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41663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对破碎的油漆桶进行炭化处理后进行分离,回收,对炭化油漆进行再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建筑、安装、船舶工业等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废油漆桶,每年产生的废油漆桶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场地和库房,而且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此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头疼的问题,以舟山某造船厂为例,造船所使用油漆后产生的废油漆桶每年达到近千吨,现有场地堆放积压了大约二万多吨储量,堆放场地占地面积大,废油漆桶处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并影响了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找到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合理方式,成为该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在此条件下,我们设计出以废治废,进行无公害处理的环保方式,对废油桶进行处理。
[0003]对于产生的废油漆桶,过去一般采用机械破碎或直接当建筑垃圾填埋,即使有的地方采取焚烧方式,但是经过燃烧后油漆桶铁皮已经成为垃圾废物不能再利用。造成了环境再次污染或者不能进行废物利用,这对废油漆桶的处理就是没能达到综合治理的良好的效果。从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等几个方面来说都没有体现出减量、无害的绿色环保之处置宗旨。
[0004]由于经济的发展,油漆需求量较大,产生大量的废油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危害,(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参照WH49中900-041-49含有或直接沾有危险废物废气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危险特性:Τ/C/In/I/R)。为此,按照固体处理的减量无害化处理原则,以废治废、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原则进行废油漆桶的处置。本发明采用固废焚烧产生的尾气,在适应温度段取用其热空气,对破碎后的废油漆桶进行高温段炭化热解处理,既保证了油漆与铁皮的分离,又可以保证铁皮在炭化后保持铁皮的自有性能。在经过分离后,铁皮可以进行回收再生利用,使资源得以再利用,并产生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分离炭化后的油漆和灰尘再回炉进行燃烧处理,达到无公害处理的效果。
[0005]本设备可以在定量、定时的控制下,进行程序化全自动控制和操作,通过自身PLC或与原系统DCS联络实现全自动运行模式,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将人员从繁重、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0006]本发明根据相关多年的工程经验,采用设计简单化、操作联动化、运行低故障化等设计理念,前后动作相互关联,在节点设计上考虑了,高温、散热、闭锁、封闭等环节,是安全可靠的处理系统,减少了该设备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对废油漆桶进行处置的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废油漆桶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0008]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方法:
[0010]将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的热烟气通过热解风机和管道送入热解炉,破碎后的废铁皮通过输送装置进入热解炉;经过高温热空气加热,废铁皮上油漆在经过热解后与铁皮分离或脱落,然后通过液压装置转动翻转炉排将热解后的铁皮缓慢倒入下料斗,与此同时打开翻板阀,将热解后的铁皮放入下料溜管,经过下料溜管进入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将铁皮和脱落的油漆及灰尘进行分离,分离的铁皮经收集后进行再生回收利用,脱落的油漆及灰尘再次送入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进行处理。所述的热烟气的温度为400-700°C。此方法对降低原设备运行温度、减少烟气排放、优化周围环境都具有很好的作用!
[0011]二、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装置:
[0012]进料装置、热解炉、液压装置、热风管道、热解风机、翻板阀、下料斗、下料溜管、分离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与热解炉进料口相连,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通过热风管道和热解风机与热解炉相连,热解炉中设置有翻转炉排,液压装置带动翻转炉排翻转,热解炉下部与下料斗相连,下料斗下部连接翻板阀,翻板阀下部接下料溜管,下料溜管与分离装置相连。
[0013]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发明,通过此方案处理有以下几个优点:
[0015]—是以废治废,可将原固废处理系统中产生的废烟气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能源消耗;
[0016]二是可以降低原系统的高温尾气,提高了原烟气排放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延长了原设备其使用寿命;
[0017]三是资源再生,变废为宝。回收的铁皮经再生处理后可以重复利用,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0018]四是通过循环处理使达标排放效果更加明显,减少了对周围环境污染,属于绿色环保的理念。
[0019]总之,该专利属于节约能源、再生资源、绿色环保理念的专利产品,可谓是一举多得!
[0020]由于该系统采用分体式设计,装置连接合理、紧凑,如采用电气自动化协调设计,可使该结构设备具有程序化自动控制的操作优点,大大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运行产生的高附加值。此专利可广泛运用于固废、污泥焚烧,化工、电力等燃烧的烟气处理的综合利用,它不仅可以降低了运行成本,取得可观的附加值效益,也净化周围环境,杜绝了采取土地填埋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多种资源浪费。
[0021]随着该产品日臻完善和工艺日趋成熟,通过实际运行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性和实用性,对于解决我国迫在眉睫的废油漆桶处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值得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是废油漆桶处理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3]图2是废油漆桶处置工艺流程图。
[0024]图中:进料装置1、热解炉2、翻转炉排3、液压装置4;热风管道5、7、8,热解风机6、翻板阀9、下料斗10、下料溜管11和分离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进料装置1、热解炉2、翻转炉排3、液压装置4;热风管道5、7、8,高温热解风机6、电动翻板阀9、下料斗10、下料溜管11和分离装置12。
[0026]高温烟气在高温热解风机6的作用下,从热风管道7进入,通过管道5进入热解炉2对破碎后的油漆桶进行高温加热,加热后的烟气通过管道8再次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在不断进入的高温热气的烘烤下,热解炉2中的油漆桶碎片铁皮经过高温炭化后其表面废油漆与铁皮分离。在经过高温加热后,旋转翻转炉排3。同时,开启翻板阀9,将处理后的油漆桶铁皮经过下料溜管11进入分离装置12。从而分离出铁皮和处理后的油漆垃圾。
[002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废油漆桶处理装置系统,包括一个利用进料装置I的步骤,高温烟气通过热解炉装置2的步骤,热解风机6输送热风管道空气的步骤,以及炉排3倒出热处理后废油漆桶,经过分离装置12分离后再进行铁皮收集和油漆垃圾的输送处理的步骤。
[0029]热解炉2内部设置有翻转炉排3和翻转阀9,经过高温热解风机6的作用下,将热风通过管道7、5进入热解炉2对破碎后的油漆桶进行高温加热,使用后的废热烟气通过管道8再次送入焚烧炉进行燃烧。在不断进入的高温热气的烘烤下,热解炉2中的油漆桶碎片铁皮经过高温炭化后其表面废油漆与铁皮分离。在经过高温处理后,旋转翻转炉排3。同时,开启翻板阀9,将处理后的废油漆桶铁皮经过下料溜管11进入分离装置12。从而分离出铁皮和处理后的油漆垃圾。然后通过输送装置将铁皮进行集中回收再利用处理,产生的油漆垃圾再通过输送装置送入焚烧炉进行再处理。
[0030]如图2所示,为废油漆桶处置工艺流程图。实际工作中不只限于该工艺流程方式,此图仅供参考。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I)、热解炉(2)、液压装置(4)、热风管道、热解风机(6)、翻板阀(9)、下料斗(10)、下料溜管(11)、分离装置(12),所述的输送装置(I)与热解炉(2)进料口相连,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通过热风管道和热解风机(6)与热解炉(2)相连,热解炉(2)中设置有翻转炉排(3),液压装置(4)带动翻转炉排(3)翻转,热解炉(2)下部与下料斗(10)相连,下料斗(10)下部连接翻板阀(9),翻板阀(9)下部接下料溜管(11),下料溜管(11)与分离装置(12)相连。2.—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的热烟气通过热解风机送入热解炉,破碎后的废铁皮通过输送装置(I)进入热解炉(2);经过高温热空气加热,废铁皮上油漆在经过热解后与铁皮分离或脱落,然后通过液压装置(4)转动翻转炉排(3)将热解后的铁皮缓慢倒入下料斗(10),打开翻板阀(9),将热解后的铁皮放入下料溜管(U),经过下料溜管进入分离装置(12),分离装置将铁皮和脱落的油漆及灰尘进行分离,分离的铁皮经收集后进行再生回收利用,脱落的油漆及灰尘再次送入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进行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烟气的温度为400-700°C。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焚烧系统余热进行废油漆桶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将原回转窑(或流化床)+二燃室焚烧系统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解风机送入热解炉对废油漆桶进行热解,热解后的产物送入机械分离装置,产生的热解尾气送入原用的回转窑(或流化床)+二燃室焚烧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处理后尾气经过原有的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后的烟气直接排入烟囱。送入机械分离装置的热解产物经过分离,将废金属进行回收,残渣送入原有回转窑+二燃室焚烧系统再次进行处置。该系统通过组合型设计,集成装置连接合理紧凑,采用设备结构成熟,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F23G5/46, F23G5/033, F23G5/027
【公开号】CN105605580
【申请号】CN201610133969
【发明人】史林芳, 李柏町
【申请人】史林芳, 李柏町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