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25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能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冰蓄冷技术用于小型空调设 备的蓄能式蒸发器。二、 背景技术冰蓄冷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在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使电 力负荷"削峰填谷",提高发电设备的年利用率,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但是,小型空调器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如果将冰蓄冷技术应用 到小型空调设备上,这起到的"削峰填谷"作用也是很可观的。但是常规的小型 冰蓄冷空调需要载冷剂二次换热环节, 一次性投资大、系统复杂,不便于推广使 用。三、 发明内容(1)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功能齐全的储能蒸发器,它作为小型冰蓄冷空调设备的蒸发器,可省去载冷 剂二次换热环节,实现蓄冷剂蓄冷、蓄冷剂供冷、蓄冷剂与蒸发盘管联合供冷。(2)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包括多个换热单元和 保温外壳,换热单元并列置于保温外壳内,换热单元之间为室内空气换热通道, 其中换热单元由蒸发盘管、带有空腔的蓄冷板组成,蒸发盘管封装于蓄冷板内, 其进、出口部分穿出蓄冷板,蓄冷板上设有可启闭的蓄冷剂灌注口,蓄冷板内灌 注有蓄冷剂,蓄冷板内、外表面均布置多处金属突起。上述换热单元内封装多个蒸发盘管,蒸发盘管紧贴蓄冷板内表面或处于蓄冷 板中央,多个蒸发盘管进、出口部分之间釆用并联或串联。上述多个换热单元的一端相通,以便平衡蓄冷剂。上述多个换热单元之间的蒸发盘管的进、出口部分采用并联或串联。 上述蓄冷板内、外表面设置的金属突起,能强化换热。 上述蓄冷板内、外表面凹凸不平,能强化换热。 上述换热单元内的蒸发盘管外表布置金属突起,能强化换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作为冰蓄冷空调设备的蒸发器,晚间用电低谷期间, 冰蓄冷空调设备运行制冷,通过蒸发盘管对蓄冷板内的蓄冷剂进行制冷蓄能;白 天用电高峰期间,冰蓄冷空调设备不用运行,室内空气通过换热单元之间的室内 空气换热通道与蓄冷板内的蓄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制冷;当蓄冷剂不能提供充足冷 量期间,可运行冰蓄冷空调设备,室内空气通过换热单元之间的室内空气换热通 道与蓄冷板内的蒸发盘管进行热交换而制冷。本实用新型作为冰蓄冷空调设备的蒸发器,还可用于冬天蓄热和供热。如果 蓄冷剂为自来水,还能为家用提供生活热水。 (3)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储能蒸发器,它作 为小型冰蓄冷空调设备的蒸发器,可省去载冷剂二次换热环节,实现蓄冷剂蓄冷、 蓄冷剂供冷、蓄冷剂与蒸发盘管联合供冷。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B-B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叙述如下 实施例1:参照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包括多个换热单元l和保温外壳2,换热单元1并列置于保温外壳2内,换热单元l之间为室内空气换热 通道6,其中换热单元1由蒸发盘管4、带有空腔的蓄冷板3组成,蒸发盘管4 封装于蓄冷板3内,其进、出口部分穿出蓄冷板3,蓄冷板3上设有可启闭的蓄 冷剂灌注口7,蓄冷板3内灌注有蓄冷剂,蓄冷板3内、外表面均布置多处金属 突起5。实施例2:参照图l、图2、图4所示, 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包括多个换热单元l和保 温外壳2,换热单元1并列置于保温外壳2内,换热单元l之间为室内空气换热 通道6,其中换热单元1由蒸发盘管4、带有空腔的蓄冷板3组成,蒸发盘管4 封装于蓄冷板3内,其进、出口部分穿出蓄冷板3,蓄冷板3上设有可启闭的蓄 冷剂灌注口7,蓄冷板3内灌注有蓄冷剂,蓄冷板3内、外表面均布置多处金属 突起5,多个换热单元1的一端相通,以便平衡蓄冷剂。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 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包括多个换热单元(1)和保温外壳(2),换热单元(1)置于保温外壳(2)内,换热单元(1)之间为室内空气换热通道(6),其特征是换热单元(1)由蒸发盘管(4)、带有空腔的蓄冷板(3)组成,蒸发盘管(4)封装于蓄冷板(3)内,其进、出口部分穿出蓄冷板(3),蓄冷板(3)内灌注有蓄冷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保温外壳(2)内 含有多个换热单元(1),多个换热单元(1)之间相对独立,多个换热单 元(1)之间的蒸发盘管(4)的进、出口部分采用并联或串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保温外壳(2)内 含有多个换热单元(1),多个换热单元(1)的一端相通,多个换热单元(1)之间的蒸发盘管(4)的进、出口部分采用并联或串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1)内 封装多个蒸发盘管(4),多个蒸发盘管(4)的进、出口部分采用并联或 串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1)内 的蒸发盘管(4)紧贴蓄冷板(3)内表面或处于蓄冷板(3)中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1)内 的蒸发盘管(4)外表布置金属突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1)包 含的蓄冷板(3)内、外表面均布置多处金属突起(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1)包 含的蓄冷板(3)内、外表面凹凸不平。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单元(1)包 含的蓄冷板(3)上设有可启闭的蓄冷剂灌注口 (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冰蓄冷技术用于小型空调设备的蓄能式蒸发器,它包括多个换热单元(1)和保温外壳(2),换热单元(1)并列置于保温外壳(2)内,换热单元(1)之间为室内空气换热通道(6),其中换热单元(1)由蒸发盘管(4)、带有空腔的蓄冷板(3)组成,蒸发盘管(4)封装于蓄冷板(3)内,其进、出口部分穿出蓄冷板(3)。它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作为小型冰蓄冷空调设备的蒸发器,可省去载冷剂二次换热环节,实现蓄冷剂蓄冷、蓄冷剂供冷、蓄冷剂与蒸发盘管联合供冷。
文档编号F24F5/00GK201081348SQ20072003859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7日
发明者王晋生, 缪小平, 范良凯 申请人:范良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