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坩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0113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坩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坩埚,特别利用电磁加热的坩埚结构有关。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坩埚(融化炉)大多是采用明火加热或者电加热器 进行加热。明火加热是通过燃烧煤碳等将化学能和物理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热传导对柑埚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坩埚内的物料加热;这种 加热方式在加热过程中不仅因为热传导而存在能量的损耗,而且,还 存在光耗和氧耗,所以,热效率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不安全, 也不洁净。电加热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传导对坩埚进行加热, 从而实现对坩埚内的物料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在加热过程中虽然没有 光耗和氧耗,但是仍然存在因为热传导而造成的能耗,所以,热效率 还是较低。因此,现有的坩埚加热方式确实有必要改革,本发明人对坩埚结 构加以改良,藉以提高热效率,本案由此产生。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坩埚,以提高热效率, 避免污染,安全又洁净。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坩埚,以确实达到保温节能的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 电磁坩埚,在金属制成的坩埚本体外安装电磁反应电圈。 所述电磁反应电圈安装在坩埚本体的侧壁上。 所述坩埚本体的侧壁上绕有电磁反应电圈。 所述电磁反应电圈安装在坩埚本体的底部。所述坩埚本体外先包覆一层保温棉,电磁反应电圈安装在保温棉外。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反应电圈在通电状态下产生 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铁质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坩埚时, 即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坩埚本体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加热坩埚内的 物料。本实用新型因为没有明火燃烧的光耗和氧耗,也没有明火加热 及电加热时的热传导损失,故热效率高达93%,确实保证了坩埚内温 度,而且,无明火、无烟尘、也不会产生废气,具有环保效果,安全 又洁净。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坩埚本体外增加的保温棉可以避免坩埚内的 热量通过热传导而散失,因此,有效地达到了保温节能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电磁坩埚,是坩埚本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在 坩埚本体1的外部安装电磁反应电圈2。此电磁反应电圈2具体是安 装在坩埚本体1的侧壁和底部,也可以根据情况只在侧壁或只在底部 安装电磁反应电圈2。为了使加热均匀,此实施例在柑埚本体1的侧 壁上绕有电磁反应电圈2。为了更好地保温节能,此实施例是在坩埚 本体1外先包覆一层保温棉3,再将电磁反应电圈2安装在保温棉3 外。
这样,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场感应涡流(EDDYCURRENT)加热原理, 使坩埚本体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加热坩埚内的物料,热效率高达93%, 确实保证了坩埚内温度,而且,无明火、无烟尘、无噪音、也不会产 生废气,具有环保效果,安全又洁净。另外,保温棉可以避免柑埚内 的热量通过热传导而散失,有效地达到了保温节能的功效。
权利要求1、电磁坩埚,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制成的坩埚本体外安装电磁反应电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反应电 圈安装在坩埚本体的侧壁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本体的 侧壁上绕有电磁反应电圈。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反应电 圈安装在坩埚本体的底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本体外 先包覆一层保温棉,电磁反应电圈安装在保温棉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坩埚,在金属制成的坩埚本体外安装电磁反应电圈。在坩埚本体和电磁反应电圈之间还包覆一层保温棉。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反应电圈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坩埚时,即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坩埚本体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加热坩埚内的物料,热效率高达93%,确实保证了坩埚内温度,而且,无明火、无烟尘、也不会产生废气,具有环保效果,安全又洁净,并有效地达到了保温节能的功效。
文档编号F27B14/10GK201429321SQ200920136619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5日
发明者林升泉 申请人:昆山松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