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334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框体的底板上配置有压缩机等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公知有具备配置在框体的底板上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 外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种室外单元通过制冷剂管与室内单元的室内热交换器 连接而使制冷剂循环,因此在室外单元的框体的前板或底板形成有分别导出制冷剂管的导 出孔(取出孔),在现场设置室外单元时,在设置场所冲裁而开设适当的导出孔。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4卯499号公报然而,在现有的结构中,由于在底板上形成导出孔,因此需要用于冲压成型该导出 孔的模具,存在制造工序及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并且,在现场冲裁形成在底板上的导出孔 时,在狭窄的场所进行作业,作业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从框体的前 板或底板导出制冷剂管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框 体的底板上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 所述框体的前面侧的前面面板和配置在该前面面板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板的前端部之间的 大致L字状的面板构件,在该面板构件中的与所述前面面板的下端部相连的前板部及与所 述底板的前端部相连的底板部上分别设置有取出孔。在该结构中,所述前面面板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底板分别在进深方向及高度方向上 空出空间,所述面板构件配置成覆盖所述空间也可。并且,所述面板构件具备将所述底板部 的前端进行台阶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该弯曲部延伸到所述底板的前端部上也可。并且,具 备在所述框体的四角配置的支柱,所述面板构件固定于配置在前侧的所述支柱上也可。并且,所述面板构件配置成在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在一方上形 成用于导出电线的取出孔,在另一方上形成有用于导出制冷剂配管的取出孔也可。并且,在 形成有用于导出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取出孔的另一方的面板构件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于所述 支柱上的配管连接部也可。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具备配置在前面面板的下端部与底板的前端部之间的大致L字状的 面板构件,在该面板构件中的与前面面板的下端部相连的前板部及与底板的前端部相连的 底板部分别设置有取出孔,因此,不需要在底板或前面面板上设置取出孔,能够使底板和前 面面板的结构简单化。另外,由于设置有取出孔的面板构件配置在前面面板的下端部与底 板的前端部之间,因此通过卸下该面板构件而进行作业,在现场也能够简单地冲裁取出孔。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卸下前面面板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室外单元的侧剖视图。图4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底板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底板的结构的仰视图。图7是表示框体的前面下部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框体的前面下部的侧剖视图。符号说明10室外单元11单元壳体(框体)12 底板12A前底板12B后底板12C 凹部12G前端部12G2 端面12G3 上表面13腿构件13A上表面14 支柱15前面面板15A上面板15B下面板15B 1 下端部18、19面板构件18A、19A 前板部18B、19B 底板部18C、19C 立起部18D、19D 弯曲部21热交换器30A、30B 压缩机35储液器45阀台(配管连接部)50A、50B、51A、51B、52、53 取出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室外单元10和室内单元(未图示),通过使制冷 剂在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中流动而进行制冷运转及供暖运转。室外单元10 设置于室外,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冷凝而向外部气体放出 热量,在供暖运转时使制冷剂蒸发而从外部气体吸收热量。此外,以下叙述的上下及左右方 向表示在设置有室外单元10的状态下从其前面侧观察时的方向。图1是室外单元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卸下前面面板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10 的主视图。室外单元10具备大致长方体箱形状的单元壳体(框体)11,该单元壳体11具有 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腿构件13、13上架设并固定的底板12、从该底板12的四角沿铅垂 方向延伸的支柱14、前面面板15。在底板12上配置有后述的热交换器21,通过该热交换器21形成单元壳体11的背 面及左右两侧面。并且,在热交换器21的上部配置有鼓风机22、在该鼓风机22的周围配置 的喇叭口 25,在该喇叭口 25的吹出开口 25A上配置有防止向鼓风机22的接触的风扇防护 件沈。并且,在喇叭口 25的周围设置有具备发泡苯乙烯等隔热材料的装饰面板27。前面面板15具备被沿上下分割成两部分而形成的上面板15A和下面板15B,上述 上面板15A及下面板15B架设并固定在前面侧的支柱14、14之间。并且,在前面面板15的 下部、即下面板15B的下端部横向排列有固定于前面侧的支柱14、14的导出面板(面板构 件)18、19。在该面板构件18、19上形成有分别将制冷剂配管、电线从单元壳体11导出时冲 裁开设的取出孔(knockout hole)。如图2所示,将压缩机30A、30B、四通阀31及膨胀阀这样的阀体等制冷剂回路构成 部件32配管连接而收容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并且在上述压缩机30A、30B等的上方配 置有用于控制室外单元10的各种设备的电装箱34。因此,通过卸下前面面板15,作业者能 够容易从前面侧进行压缩机30A、30B、电装箱34内的电装件等的维修作业。接着,说明单元壳体11内的各设备的配置结构。图3是室外单元10的侧剖视图,图4是表示室外单元10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鼓风机22具备配置在热交换器21的上方的风扇电动机23、安装在该 风扇电动机23的轴上的螺旋桨式鼓风机(叶轮)24。在相邻的支柱14、14之间,在相当于 热交换器21的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连结该支柱14、14的未图示的连结构件,风扇电动机23 固定于架设在上述连结构件之间的支承框架16上。在通过风扇电动机23驱动螺旋桨式鼓风机M旋转时,外部空气从室外单元10的 周围、更具体地说如图3、4中箭头X所示,从单元壳体11的除了前面的左侧面侧、背面侧及 右侧面侧吸入单元壳体11内,并通过在该单元壳体11的上面部设置的喇叭口 25的吹出开 口 25A而向外部被排出。即,该室外单元10构成为从上面吹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上面吹出型。如图4所示,单元壳体11形成为进深方向的长度Ll比宽度方向的长度L2长的大 致矩形。另外,鼓风机22配置成螺旋桨式鼓风机M的旋转轴0位于分别距单元壳体11的 背面侧及两侧面侧距离大致相等的位置。因此,在本结构中,鼓风机22的螺旋桨式鼓风机 24的旋转轴0配置在向背面侧移动了的位置,由此在鼓风机22的前面侧相应地形成空间。 在该鼓风机22的前方形成的空间中配置有电装箱34,电装箱34配置在高度方向上与鼓风 机22及喇叭口 25重叠的位置,并固定于支柱14、14。由此,电装箱34不会阻碍通过热交换器21而从鼓风机22吹出的空气的流动,能够降低单元壳体11内的通风阻力,因此单元壳 体11不会大型化,能够实现鼓风噪声的降低。在单元壳体11的底板12上配置有弯曲成截面大致二字形状而形成的热交换器 21,该热交换器21从单元壳体11的左侧面沿着背面及右侧面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 换器21通过弯曲成截面大致二字形状而一体形成,但也可以例如将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 状的两个热交换器对置配置成截面大致二字形状。在由热交换器21包围的内侧,在底板12上配置有与上述的压缩机30A、30B、制冷 剂回路构成部件32 —起构成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并 且在储液器35的上部中央固定有框架17,框架17从储液器35的上端部延伸而固定于连结 支柱14、14的连结构件,防止储液器35的摆动。上述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罐37是暂时积存制冷剂或制冷机油的压力容器, 维修频率低。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的压缩机30A、30B、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32具备电动机、 线圈等电动元件,因此维修频率高。因此,在本结构中设置从底板12上向上方延伸到电装 箱34的下端部的分隔板38,如图3所示,通过该分隔板38将单元壳体11内划分成热交换 室39和机械室40。并且,在机械室40中收容有维修频率高的压缩机30A、30B、制冷剂回路 构成部件32,在热交换器39中收容维修频率低的热交换器21、储液器35、隔油器36及储蓄 罐37。通过该分隔板38能够防止雨滴直接落到在机械室40内收容的各设备上。如图5所示,底板12形成为在其整个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凹凸的瓦楞板形状,具备 沿前后分割成两部分而形成的前底板12A和后底板12B,前底板12A和后底板12B架设并固 定在一对腿构件13、13上。前底板12A和后底板12B也可以以相同的金属板材料及相同的 板厚形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压缩机30A、30B的前底板12A的金属板比后底板12B 厚,来增加前底板12A的强度。在前底板12A、后底板12B上具备分别通过梯形弯曲而形成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 一条用于加强的凹部12C,由此,前底板12A、后底板12B形成为大致瓦楞板形状,凹部12C 在前底板12A、后底板12B上使用同一冲模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底板12沿前后分割 成两部分,并在前底板12A和后底板12B上分别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条同一形状的凹 部12C。由此,能够使用局部模具的冲模形成各凹部12C,与使用整体模具而在单一的底板 上形成多个加强槽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用于制造底板的劳动力及材料费。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通过将板材的前端12G1向下方折弯后向后方折回而形 成为截面大致二字形状。另外,同样后底板12B的后端部12H通过将板材的前端12H1向下 方折弯后向前方折回而形成为截面大致二字形状。由此,进一步增加前底板12A及后底板 12B的强度。另外,在作为底板12的分割面的前底板12A的后端部及后底板12B的前端部施加 Z弯曲(台阶弯曲)而形成有弯曲部12D、12E。弯曲部12D、12E形成为与凹部12C大致平 行,并位于比凹部12C靠下侧的位置。弯曲部12D、12E弯曲成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及 后底板12B的后端部12H的深度大致相同。弯曲部12D、12E、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及后 底板12B的后端部12H的弯曲的深度比凹部12C的深度深,从而进一步增加前底板12A及 后底板12B的强度。在本结构中,如图4所示,以跨弯曲部12D、12E的方式配置储液器35。 由此,将配置在底板12的大致中央部且由于积存有制冷剂而重量大的储液器跨由于实施台阶弯曲加工而强度变高的弯曲部12D、12E而配置,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储液器的重量而使 底板12的中央部挠曲的情况。前底板12A及后底板12B分别在两侧缘部的前后端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安装部 12F。上述安装部12F被设置成距底板12的载置面与凹部12C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与凹 部12C —起载置并通过螺钉紧固于腿构件13、13的上表面13A。腿构件13、13通过槽钢等形成。由于腿构件13、13的左右的部件共用,因此腿构 件13、13的上表面13A在与设置于底板12的左右两端侧的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 螺纹孔。另外,在腿构件13、13的内侧面通过切起而设置有与腿构件13、13 —体形成的多 个限动机构13B,弯曲部12D、12E、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的前端12G1及后底板12B的后 端部12H的前端12H1螺纹紧固于上述的各限动机构13B。另外,如图6所示,在前底板12A、后底板12B的下部,形成为大致Z形的加强构件 B1、B2螺纹紧固于底板12,通过该加强构件B1、B2防止底板12向进深方向的挠曲,来增加 底板12的强度。此外,室外单元10中,在单元壳体11的下部设置有上述的面板构件18、19。如图 7所示,该面板构件18、19分别具备与下面板15B的下端部15B1 (图1)相连的前板部18A、 19A和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相连的底板部18B、19B而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在一 方的面板构件18中的前板部18A及底板部18B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导出电线的大小两个取 出孔50A、50B、51A、51B。另一方面,在另一方的面板构件19中的前板部19A及底板部19B 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导出制冷剂配管的大的取出孔52、53。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的面板构件18中,前板部18A的左侧缘通过螺钉紧固于支 柱14,前板部18A的上缘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下面板15B的下端部15B1 (图1)。并且, 同样,另一方的面板构件19中,前板部19A的右侧缘通过螺钉紧固于支柱14,并且前板部 19A的上缘通过螺钉紧固而固定于下面板15B的下端部15B1 (图1)。另外,在另一方的面板构件19上设置有固定于单元壳体11的前面左侧的支柱14 的阀台(配管连接部)45。在该阀台45上集中配置有备用阀46、47、48。备用阀46、47、48 分别为气体管用备用阀46、液管用备用阀47、油平衡管用备用阀48。阀台45的一端螺合 于支柱14,在距螺合于支柱14的部位最近的位置配置配管压力最高的气体管用备用阀46。 支承构件49的一端螺合于阀台45的中央附近,该支承构件49的另一端固定于前底板12A 来提高阀台45的强度。支承结构49也可以形成为使用L型金属件等加强金属件的结构。如此,由于在另一方的面板构件19上,气体管用备用阀46、液管用备用阀47、油平 衡管用备用阀48集中配设于阀台45,因此在使与上述各备用阀连接的制冷剂配管通过取 出孔52、53而导出时能够容易进行制冷剂配管的拉引。在本结构中,如图8所示,前面面板15的下面板15B配置成相对于前底板12A在 进深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别设有空间A,面板构件18、19配置成分别覆盖空间A。在该结构 中,底板12相对于单元壳体11的设置面积形成得小。如上所述,底板12是由于载置压缩 机30A、30B等各种重量物而板厚变厚等、制造成本增加的构件。在本结构中,通过将形成为 L字状的面板构件18、19配置在前面面板15的下面板15B与前底板12A之间,从而能够实 现底板12的缩小化,能够相应地实现制造成本降低。如图8所示,面板构件18、19中,各底板部18B、19B的前端向上方进行了台阶弯曲。具体地说,面板构件18、19具备将底板部18B、19B的前端部向上方折弯成大致直角而 形成的立起部18C、19C和将上述立起部18C、19C的前端部向单元壳体11的进深方向大致 水平地折弯而形成的弯曲部18D、19D。在本结构中,将面板构件18、19固定于单元壳体11 时,立起部18C、19C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的端面12G2抵接,并且弯曲部18D、19D延 伸到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上而与该前端部12G的上表面12G3重叠。根据该结构,由于 弯曲部18D、19D与该前端部12G的上表面12G3重叠,因此能够在将底板部18B、19B的前端 (弯曲部18D、19D)卡挂在前端部12G的上表面12G3上的状态下将前板部18A、19A通过螺 钉紧固,能够容易进行装卸作业。另外,由于立起部18C、19C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的 端面12G2抵接,因此即使对各面板构件18、19沿单元壳体11的进深方向施加了载荷时,由 于立起部18C、19C与前端部12G的端面12G2相抵,因此能够防止面板构件18、19的变形或 歪斜。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配置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的前面面板 15和配置在该前面面板15的下面板15B的下端部15B1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之间的 大致L字状的面板构件18、19,在该面板构件18、19中的与下面板15B的下端部15B1相连 的前板部18A、19A及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相连的底板部18B、19B上分别设置取出孔 50A、50B、51A、51B、52、53,因此,不需要在底板12的前面面板15上设置取出孔,能够使底板 12的前面面板15的结构简单化。另外,由于设置有取出孔50A、50B、51A、51B、52、53的面板 构件18、19配置在下面板15B的下端部15B1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之间,因此通过卸 下该面板构件18、19而进行作业,在现场也能够简单地冲裁取出孔。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前面面板15配置成相对于前底板12A在进深方向及高度 方向空出空间A,面板构件18、19配置成覆盖该空间A,因此底板12(前底板12A及后底板 12B)相对于单元壳体11的设置面积形成得小,能够相应地实现底板12的制造成本降低。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面板构件18、19具备将底板部18B、19B的前端向上方进行 了台阶弯曲的弯曲部18D、19D,该弯曲部18D、19D延伸到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的上表面 12G3,因此能够在将底板部18B、19B的前端(弯曲部18D、19D)卡挂在前端部12G的上表面 12G3上的状态下将前板部18A、19A通过螺钉紧固,能够容易进行装卸作业。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配置在单元壳体11的四角的支柱14、14,面板构件 18、19固定于配置在前侧的一对支柱14、14上,因此能够使用于装卸各面板构件18、19的结 构简单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面板构件18、19配置成在单元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分割 成两部分,在一方的面板构件18上形成有用于导出电线的取出孔50A、50B、51A、51B,在另 一方的面板构件19上形成有用于导出制冷剂配管的取出孔52、53,因此能够容易从单元壳 体11的前面侧进行电线及制冷剂配管的连接及导出作业。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形成有用于导出制冷剂配管的取出孔52、53的另 一方的面板构件19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于支柱14的阀台45,因此通过将各备用阀集中配设 于该阀台45,从而在使与该备用阀连接的制冷剂配管通过取出孔52、53而导出时能够容易 进行制冷剂配管的拉引。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框体的底板上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所述框体的前面侧的前面面板和配置在该前面面板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板 的前端部之间的大致L字状的面板构件,在该面板构件中的与所述前面面板的下端部相连的前板部及与所述底板的前端部相 连的底板部上分别设置有取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面板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底板分别在进深方向及高度方向上空出空间,所述面 板构件配置成覆盖所述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构件具备将所述底板部的前端进行台阶弯曲而形成的弯曲部,该弯曲部延伸 到所述底板的前端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框体的四角配置的支柱,所述面板构件固定于配置在前侧的所述支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构件配置成在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在一方上形成用于导出 电线的取出孔,在另一方上形成有用于导出制冷剂配管的取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用于导出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取出孔的另一方的面板构件的上方设置有固定 于所述支柱上的配管连接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从框体的前板或底板导出制冷剂管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单元。其具备配置在单元壳体(11)的前面侧的下面板和配置在该下面板的下端部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之间的大致L字状的面板构件(18、19),在上述面板构件(18、19)中的与下面板的下端部相连的前板部(18A、19A)及与前底板(12A)的前端部(12G)相连的底板部(18B、19B)上分别设置有取出孔(50A、50B、51A、51B、52、53)。
文档编号F24F1/06GK102141272SQ2010106007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
发明者中村豪志, 内田阳一, 助名亮一, 小山浩司, 茨木义明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