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锅炉前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6048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锅炉前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锅炉前烟箱。
背景技术
前烟箱,装于锅炉本体的前部,用于烟气的汇聚与折返,并能打开烟箱门对烟管、 烟管与管板的焊接进行检修与维护。以往的卧式燃油、燃气锅炉前烟箱,其箱体与烟箱门之 间仅采用一道密封面密封,而燃油、燃气锅炉通常为微正压高温下运行,经常会发生烟气的 泄露事故,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锅炉前烟箱,以克服现有卧式锅炉前烟箱密 封性不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卧式锅炉前烟箱,包括烟箱门和箱体,烟箱门内部设有硅酸铝纤维带,烟箱门内侧 中心向内凹进设置有凹台,凹台与硅酸铝纤维带压紧形成一道密封面。进一步,烟箱门与箱体接触面采用迷宫结构。更进一步,烟箱门铰接在箱体门口。此外,烟箱门与箱体的前面板接触处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扁钢圈。本实用新型在烟箱门内设置的凹台与硅酸铝纤维带压紧形成的密封面为烟箱提 供了双密封,大大降低了其泄露的可能。烟箱门与箱体接触面采用迷宫结构,可以解决常规设计中因接触面不平整或紧固 件紧固力不均勻而引起的漏烟现象。密封槽内设置扁钢圈,由于扁钢圈是采用耐高温的硅酸铝绳制成,并外加了保护 网,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当烟箱门开启后,扁钢圈不会失效,无须更换。再者,由于采用活动式的箱门,因此只要松开固定在烟箱门上的螺栓,依靠铰链的 转动,即可把烟箱门旋开,且既不破坏密封面,又能方便的对烟管,烟管与管板的焊接进行 检修与维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前烟箱采用双密封结构不仅能保证锅炉的密封性,不漏烟,在检修时 烟箱门又方便打开,解决了锅炉烟箱长期存在的露烟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锅炉前烟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箱体,2为烟箱门,3 为铰链,4为前面板,5为烟箱门内的硅酸铝纤维带,6为密封槽。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7为扁钢圈,8为凹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不限于此卧式锅炉前烟箱,结合附图1和2,包括箱体1和烟箱门2,烟箱门2通过铰链3铰 接在箱体1门口。烟箱门2内部设有硅酸铝纤维带5,烟箱门2内侧中心向内凹进设置有凹 台8,凹台8与硅酸铝纤维带5压紧形成一道密封面。烟箱门2与箱体1接触面采用迷宫型 设计结构。烟箱门2与箱体1的前面板4接触处设有密封槽6,密封槽6内设置扁钢圈7。前烟箱中,烟箱门2与箱体1接触面本身为一层密封,其次凹台8与硅酸铝纤维带 5压紧形成一道密封面,构成双密封结构。
权利要求1.卧式锅炉前烟箱,包括烟箱门和箱体,烟箱门内部设有硅酸铝纤维带,其特征在于, 烟箱门内侧中心向内凹进设置有凹台,凹台与硅酸铝纤维带压紧形成一道密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锅炉前烟箱,其特征在于,烟箱门与箱体接触面采用迷宫 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锅炉前烟箱,其特征在于,烟箱门铰接在箱体门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锅炉前烟箱,其特征在于,烟箱门与箱体的前面板接触处 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扁钢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锅炉前烟箱。所述卧式锅炉前烟箱,包括烟箱门和箱体,烟箱门内部设有硅酸铝纤维带,烟箱门内侧中心向内凹进设置有凹台,凹台与硅酸铝纤维带压紧形成一道密封面。本实用新型前烟箱采用双密封结构不仅能保证锅炉的密封性,不漏烟,在检修时烟箱门又方便打开,解决了锅炉烟箱长期存在的露烟问题。
文档编号F24H9/00GK201852120SQ20102061375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叶元华, 周加慧, 徐烈峰, 杨国娟, 范裕敏, 邓龙强 申请人:浙江特富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