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013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一种公知的送风装置10,其本体11由底部12和盖部13组成,底部12包括底面14及两侧面15、16,所述底部12内设有马达和电容等,所述底部12的两侧面15、16 所夹的另外两侧面由分别安装设有吸气用接头21和排气用接头22的接头板20构成。然而这样的送风装置10,设置在天花板背面的话,有因为装置本体太厚而不能安装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人考虑到把箱状本体内部的送风机水平方向设置以减小装置本体厚度。即把送风装置10的马达靠一个侧面设置,靠与该侧面相对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排气用接头22。 但是这样的结构会导致重心随马达的位置偏移,送风装置10的重量不平衡。因此排气用接头21和吸气用接头22即使与管道连接,因为送风装置本体倾斜安装所以排气用接头21和吸气用接头22的连接口就会产生应力,很难长期维持稳定的连接。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装效果的送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可设置在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或者用于吸气的管道的中途,所述送风装置设有由盖部、顶面、两安装侧面、顶侧面以及底侧面形成的六面箱状框体;该送风装置的框体内部备有风扇和驱动该风扇的马达,框体的相对两安装侧面上设有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所述马达靠顶侧面或者底侧面设置;所述两安装侧面上设有可与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连接的接头、可将所述框体吊在建筑物上的挂钩;所述两安装侧面中的一个安装侧面上设有电源盒,该电源盒与供给送风装置的电源连接;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到顶侧面或者底侧面的距离相等;所述进风开口部的吸入方向和所述出风开口部的吹出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进风开口部和所述的出风开口部同时偏向顶侧面或者底侧面设置。所述的电源盒分为两层,上层备有风扇驱动用的电容,下层备有电源线的接线端子。所述的电源盒下层被可拆卸的盒盖覆盖。所述的两安装侧面均设有接线用开口。所述的顶侧面和底侧面的长度比两安装侧面的长度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即使送风装置本体倾斜安装,也能保持接头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长期稳定,施工性得以提高。

图1为一种公知的送风装置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拟送风装置本体产生倾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拟送风装置本体产生倾斜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送风装置100,可以设置在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或者用于吸气的管道的中途,设有由设于底面的盖部110、顶面120、两安装侧面130、140、顶侧面150以及底侧面160 形成的六面箱状框体;该框体内部备有风扇170和驱动该风扇170的马达180,框体的相对两安装侧面130、140上设有进风开口部230和出风开口部(图中未示),所述马达靠底侧面160设置(也可以靠顶侧面150设置);所述两安装侧面130、140上设有可与进风开口部230和出风开口部连接的接头131、141,可将所述框体吊在建筑物上的挂钩250 ;所述两安装侧面中的一个安装侧面140上设有电源盒沈0,该电源盒260与供给送风装置100的电源连接;进风开口部230和出风开口部到顶侧面150或者底侧面160的距离相等(图中所示的A = B);所述进风开口部230的吸入方向和所述出风开口部的吹出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于进风开口部230的吸入方向和所述出风开口部的吹出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因此即使送风装置本体受马达重量影响如图5所示产生倾斜,也可以以管道轴为中心倾斜从而防止对管道与接头131、141施加应力。可使管道与接头131、141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施工性,长期维持连接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开口部230和出风开口部同时偏向顶侧面150设置,靠底侧面 160侧的空间就可以用于设置电源盒沈0,可以把接头141与管道的连接一侧和电源的连接一侧合并在一个侧面140上,从而可以从同一侧进行施工、维修,这样便于施工。电源盒260分为两层,上层备有风扇驱动用的电容,下层被可拆卸的盒盖163覆盖,内有电源线的接线端子。由此,使得电源盒260从框体突出的方向上的长度变短,即使与接头141位于同一个面上,也不会妨碍管道与接头141连接时的缠胶布等的作业。进行接线端子的电源线的连接时,只需要从室内侧从送风装置下侧的天花板侧拆下所述盒盖163 就可以接线施工了。本实施例中,虽然电源盒260安装在侧面140上,但是在侧面130上也设有安装电源盒260用的接线用开口沈6。这是为了通过两个所述接线用开口沈6,使得无论电源盒260安装于设有进风开口部230还是出风开口部所在的侧面上与马达180之间也可以进行接线,不使用的接线用开口 266可用密封圈遮盖,避免漏风,由此提高安装灵活性和施工性。再如图4所示,顶侧面150和底侧面160的长度比两安装侧面130、140的长度短。 这样,当送风装置的下侧设置点检口 500时,电源盒260收纳于点检口 500的投影面内,所以可以很容易进行点检。如果顶侧面150和底侧面160的长度比两安装侧面130、140的长度长或者相等的话,电源盒260就会超出点检口 500的投影面,点检就会难以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送风装置,可设置在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或者用于吸气的管道的中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设有由盖部、顶面、两安装侧面、顶侧面以及底侧面形成的六面箱状框体;该送风装置的框体内部备有风扇和驱动该风扇的马达,框体的相对两安装侧面上设有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所述马达靠顶侧面或者底侧面设置;所述两安装侧面上设有可与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连接的接头、可将所述框体吊在建筑物上的挂钩;所述两安装侧面中的一个安装侧面上设有电源盒,该电源盒与供给送风装置的电源连接;所述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到顶侧面或者底侧面的距离相等;所述进风开口部的吸入方向和所述出风开口部的吹出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开口部和所述的出风开口部同时偏向顶侧面或者底侧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盒分为两层,上层备有风扇驱动用的电容,下层备有电源线的接线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盒下层被可拆卸的盒盖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安装侧面均设有接线用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侧面和底侧面的长度比两安装侧面的长度短。
专利摘要一种送风装置,可设置在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或者用于吸气的管道的中途;该送风装置的框体内部备有风扇和驱动该风扇的马达,框体的相对两安装侧面上设有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所述马达靠顶侧面或者底侧面设置;所述两安装侧面上设有可与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连接的接头、可将所述框体吊在建筑物上的挂钩;所述两安装侧面中的其中一个安装侧面上设有电源盒,该电源盒与供给送风装置的电源连接;进风开口部和出风开口部到顶侧面或者底侧面的距离相等;所述进风开口部的吸入方向和所述出风开口部的吹出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即使送风装置本体倾斜安装,也能保持接头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长期稳定,施工性得以提高。
文档编号F24F7/007GK202328608SQ2011204842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俭强, 曹莉红, 沈定禄, 郭强, 黄鑫城 申请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