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355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设备属于冶炼设备,用于对矿热炉冶炼出的铁水进行扒渣操作。
背景技术
近矿热炉冶炼的扒渣操作,一直以来是靠人工手动扒渣,作业环境恶劣,而且极易被熔融的渣烫伤,造成安全事故。而传统的扒渣机如果应用于矿热炉领域,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因此投资较高;2、传统扒渣机设备庞大,作业效率高,适用于大渣量的扒渣,而矿热炉冶炼的渣量较少,使用传统扒渣机是大材小用;虽然市场上出现很多类型的扒渣机,但都因为造价等原因,没有应用于矿热炉冶炼扒渣,因此市场急需一套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产品,应用于矿热炉领域。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矿热炉扒渣的要求,性价比高,全套设备由液压传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完全可替代人工扒渣,改善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工人人身安全隐患的扒渣机。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包括:滑道架装置、俯仰装置、升降装置和扒渣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油缸、固定平台和升降平台;固定平台固定在底座上;升降油缸设置于固定平台内部,且升降油缸底部与底座固定,升降油缸上端与固定平台固定;升降油缸伸出于固定平台,且上端面固定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端固定有回转轴承,且与回转轴承的外齿圈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回转轴承内圈上端面固定有回转平台;回转平台上端面固定有俯仰装置;俯仰装置包括:支架和液压缸;支架和用于驱动回转平台旋转的马达I固定在回转平台上端面;支架中心在升降油缸的轴线上,且支架上端通过转轴固定有滑道架装置;滑道架装置与回转平台之间设置有液压缸,即液压缸能够驱动滑道架装置绕转轴旋转;滑道架装置包括:固定架、滑道和马达II ;滑道固定在固定架下端面两侧;马达II固定在固定架后端;扒渣装置包括:移动台车、扒渣臂和扒渣板;移动台车设置于滑道内,且通过滑轮与滑道配合移动;扒渣臂固定在移动台车下端;扒渣板固定在扒渣臂前端面;马达II与移动台车之间通过链条传递动力。马达I和马达II采用液压马达;回转平台设置有用于安装马达I的通孔;马达I通过螺栓固定在回转平台通孔处,且马达I输出轴顶部固定的齿套伸出于回转平台下端面与回转轴承外齿圈啮合;滑道上固定有用于限制扒渣臂行程的限位块;固定架前端固定有用于辅助扒渣臂为水平运行的辅助板;[00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矿热炉扒渣的要求,性价比高;2、全套设备由液压传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完全可替代人工扒渣,改善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工人人身安全隐患。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道架装置和扒渣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平台处主视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平台处侧视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道架装置,1.1、固定架,1.2、滑道,2、俯仰装置,3、升降装置,4、扒渣装置,5、马达II,6、移动台车,7、扒渣臂,8、扒渣板,9、支架,9.1、转轴,10、马达I,11、液压缸,12、回转轴承,13、底座,14、升降油缸,15、固定平台,16、升降平台,17、回转平台,18、链条,19、限位块,20、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包括:滑道架装置1、俯仰装置2、升降装置3和扒渣装置4 ;升降装置3包括:底座13、升降油缸14、固定平台15和升降平台16,固定平台15固定在底座13上,升降油缸14设置于固定平台15内部,且升降油缸14底部与底座13固定,升降油缸14上端与固定平台15固定,升降油缸14伸出于固定平台15,且上端面固定有升降平台16,升降平台16上端固定有回转轴承12,且与回转轴承12的外齿圈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回转轴承12内圈上端面固定有回转平台17如图5所示,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升降油缸14来实现升降平台16的升降;回转平台17上端面固定有俯仰装置2 ;俯仰装置2包括:支架9和液压缸11 ;支架9和用于驱动回转平台17旋转的马达I 10固定在回转平台17上端面;支架9中心在升降油缸14的轴线上,且支架9上端通过转轴9.1固定有滑道架装置I ;滑道架装置I与回转平台17之间设置有液压缸11,即液压缸11能够驱动滑道架装置I绕转轴9.1旋转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液压缸11的伸缩自然实现滑道架装置I的俯仰(即绕转轴9.1旋转),扒渣机的升降和俯仰通过此结构实现;滑道架装置I包括:固定架1.1、滑道1.2和马达II 5 ;滑道1.2固定在固定架1.1下端面两侧;马达II 5固定在固定架1.1后端;扒渣装置4包括:移动台车6、扒渣臂7和扒渣板8 ;移动台车6设置 于滑道1.2内,且通过滑轮与滑道1.2配合移动;扒渣臂7固定在移动台车6下端;扒渣板8固定在扒渣臂7前端面;马达II 5与移动台车6之间通过链条18传递动力,如图2所示,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马达II 5将动力传输给移动台车6,使移动台车6沿着滑道1.2进行移动,这样就自然带动固定在移动台车6上的扒渣臂7和扒渣板8 ;扒渣机的扒渣臂7的伸缩通过此结构实现;马达I 10和马达II 5采用液压马达;如图3所示回转平台17设置有用于安装马达I 10的通孔;马达I 10通过螺栓固定在回转平台17通孔处,且马达I 10输出轴顶部固定的齿套伸出于回转平台17下端面与回转轴承12外齿圈啮合,由于回转平台17固定在回转轴承12内圈上,进而本结构能够实现扒渣机的回转;滑道1.2上固定有用于限制扒渣臂8行程的限位块19如图2所示;固定架1.1前端固定有用于辅助扒渣臂8为水平运行的辅助板20如图2所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为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为自行式、全液压驱动。其中扒渣机液压系统实现扒渣臂前后伸缩、扒渣臂上下升降及俯仰、扒渣机旋转几项动作,从而完成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扒渣作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诉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1.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道架装置(I)、俯仰装置(2)、升降装置(3)和扒渣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底座(13)、升降油缸(14)、固定平台(15)和升降平台(16);所述固定平台(15)固定在底座(13)上;所述升降油缸(14)设置于固定平台(15)内部,且升降油缸(14)底部与底座(13)固定,升降油缸(14)上端与固定平台(15)固定;所述升降油缸(14)伸出于固定平台(15),且上端面固定有升降平台(16);所述升降平台(16)上端固定有回转轴承(12),且与回转轴承(12)的外齿圈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12)内圈上端面固定有回转平台(17);所述回转平台(17)上端面固定有俯仰装置(2);所述俯仰装置(2 )包括:支架(9 )和液压缸(11);所述支架(9 )和用于驱动回转平台(17)旋转的马达I (10)固定在回转平台(17)上端面;所述支架(9)中心在升降油缸(14)的轴线上,且支架(9)上端通过转轴(9.1)固定有滑道架装置(I);所述滑道架装置(I)与回转平台(17 )之间设置有液压缸(11 ),即液压缸(11)能够驱动滑道架装置(I)绕转轴(9.1)旋转; 所述滑道架装置(I)包括:固定架(1.1)、滑道(1.2)和马达II (5);所述滑道(1.2)固定在固定架(1.1)下端面两侧;所述马达II (5)固定在固定架(1.1)后端; 所述扒渣装置(4)包括:移动台车(6)、扒渣臂(7)和扒渣板(8);所述移动台车(6)设置于滑道(1.2)内,且通过滑轮与滑道(1.2)配合移动;所述扒渣臂(7)固定在移动台车(6)下端;所述扒渣板(8)固定在扒渣臂(7)前端面; 所述马达II (5)与移动台车(6)之间通过链条(18)传递动力。
2.根据权力要求I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I(10)和马达II (5)米用液压马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平台(17)设置有用于安装马达I (10)的通孔;所述马达I (10)通过螺栓固定在回转平台(17)通孔处,且马达I (10)输出轴顶部固定的齿套伸出于回转平台(17)下端面与回转轴承(12)外齿圈啮八口 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2)上固定有用于限制扒渣臂(8 )行程的限位块(19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前端固定有用于辅助扒渣臂(8 )为水平运行的辅助板(20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热炉用扒渣机,包括滑道架装置、俯仰装置、升降装置和扒渣装置;通过马达驱动移动台车方式实现扒渣臂前后伸缩、通过液压缸驱动和转轴连接的方式实现扒渣臂俯仰、通过液压缸驱动实现扒渣臂的升降、通过马达驱动扒渣机的旋转,综上整个装置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扒渣机旋转、俯仰、升降、扒渣臂的伸缩几项动作,从而完成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扒渣作业。
文档编号F27D25/00GK203132375SQ2012206941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5日
发明者郭强, 张彦萍, 姜岩, 王奕昀 申请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