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996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干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该干燥装置它包括下底座、远红外干燥段、排粮段、热风干燥段、储粮段、排风机构Ⅵ和提升机,所述的红外干燥段设置在下底座的上方,排粮段设置在红外干燥段的上方,至少一层热风干燥段设置在排粮段的上方,储粮段设置在热风干燥段的上方,排风机构设置在热风干燥段的侧面与其相连通,提升机设置在干燥装置主体的左侧。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安装方便、能源利用率高、干燥均匀、自动化程度高的谷物红外干燥装置。
【专利说明】 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物干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干燥是谷物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加工环节之一。所谓干燥就是以供热的方式从物料中脱去水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干燥作业为了保证谷物的优良品质,必须选择合适的干燥条件和设备,尽可能减少干燥对谷物品质的不良影响。已有技术中,粮食干燥机多为塔式粮食干燥机,塔式粮食干燥机的粮食流道是用两层垂直谪网制成的垂直的粮食通道,粮食在通道里形成一层粮食墙,粮食在通道里从上向下移动;加热装置是燃煤热风炉,燃煤热风炉可输出热风。干燥时让热风吹过粮食墙,实现对粮食的加热、干燥。这种粮食干燥机在干燥时,整机热效率低,能耗大,加热温度不容易控制。
[0003]中国专利(专利号为98237176.4)提供了“折流式远红外粮食干燥机”,本折流远红外粮食干燥机,在支架上固定有由多段斜坡安置的方筒形粮食通道以折流形式首尾连接组成的折流粮食通道,折流粮食通道的上端有粮食入口和热汽出口,下端有粮食出口。在粮食通道内的上壁、沿着粮食通道的长度方向,均布有远红外线辐射管。本实用新型采用远红外线加热的方法干燥粮食,热效率高,能耗小,因为用电加热远红外线辐射管,所以干燥时的温度容易控制,远红外线的加热效率较高,粮食在粮食通道里停留的时间短。
[0004]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0420058350.5)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热风脱水干燥机”,该远红外热风脱水干燥机,属于脱水干燥【技术领域】,设各包括热风机、箱体、进料口和出料日。其中,箱体水平设置,一端接热风、箱体内带有远红外辐射器和水平设置的烘板,热风的方向与烘板平行。本实用新型加工出的产品可保持原色原味,营养成分不会被破坏,与新鲜原料完全相同,加工效率高、耗能低,特别适合食品、医药行业的脱水干燥加工。
[0005]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020172794.7)提供了一种“方形管道式远红外加热干燥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管道式远红外加热干燥机,包括支架以及安放在支架上的若干个依次连通的截面为方形的干燥管道,所述的干燥管道内设有用于传送被干燥物料的若干个平行布置的导辊,以及若干个远红外加热板,所述的干燥管道的顶面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该干燥机存在着干燥彻底,空间利用率高,且连续工作操作性好,玻璃纤维使用数量便于观察、控制的优点。
[0006]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020662993.6)提供了一种“一种可移动组合式远红外干燥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移动组合式远红外干燥机,整体结构为箱式和棚式并用,通过左框架、右框架、五个中间框架,快捷地把侧板、底板、后板按顺序组合后,塑料布铺在弧形杆上面,用活动夹和压条在保温板四面边缘装卡,实现了太阳光热能和远红外发热板合用,达到绿色低碳,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
[0007]综上可见,目前谷物红外干燥设备和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干燥过程中存在易燃,危害食品安全,干燥后谷物水分不均匀,红外涂料涂覆效果不佳,红外辐射器辐射波长单一,烘干效率偏低,处理量普遍偏小,能耗较大等。为此,吸纳上述研究成果的优点,克 服其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谷物红外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安装方便、能源利用率高、干燥均匀、自动化程度高的谷物红外干燥装置。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干燥装置它包括下底座、远红外干燥段、排粮段、热风干燥段、储粮段、排风机构VI和提升机,所述的红外干燥段设置在下底座的上方,排粮段设置在红外干燥段的上方,至少一层热风干燥段设置在排粮段的上方,储粮段设置在热风干燥段的上方,排风机构设置在热风干燥段的侧面与其相连通,提升机设置在干燥装置主体的左侧。
[0010]所述的下底座包括下底座框架和设置在下底座框架上的搅龙,所述的搅龙设置在下底座框架的上部居中位置。
[0011]所述的红外干燥段包括远红外干燥段外壳、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壳内的上流粮板,设置在上流粮板下面的端部带有圆形支撑套的圆筒型红外辐射器,设置在圆筒型红外辐射器下面的下流粮板,设置在红外干燥段外框上的热风入口和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框一侧的冷热风混合室,所述圆筒型红外辐射器一端安装燃油炉,另一端直接放入冷热风混
I=I 主 O
[0012]所述的排粮段包括推板,设置在推板下面的推杆,推杆上安装推板套管、推杆端部安装推板曲柄一端,推板曲柄的另一端和推板凸轮连接,设置在推板电机支架上的推板电机轴与推板凸轮连接。
[0013]所述的热风干燥段包括热风干燥段外壳,对称设置在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上的两块通风网板、设置在两块通风网板之间的山形板和设置在山形板上方的排风网眼圆筒。
[0014]所述的储粮段包括储粮段外壳,设置在储粮段外壳上的支撑梯形网骨架,设置在支撑梯形网骨架上的挡板和储粮段上盖板,所述支撑梯形网骨架与储粮段外壳左右侧板连接,挡板设置在支撑梯形网骨架之上,储粮段上盖设置在储粮段外壳的上方。
[0015]所述的排风机构包括湿空气收集室、通过轴流风机支架连接在湿空气收集室一端的轴流风机,所述的湿空气收集室一端与热风干燥段外壳右侧板通过四边法兰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连接,轴流风机设置在轴流风机支架上。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1、本发明干燥装置主体采用组合式和模块化结构,干燥装置干燥段是由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和排风网眼圆筒构成,远红外段采用圆筒型红外辐射器,之间设有上流粮板、下流粮板、混风室,整个远红外干燥装置采用组合结构,可在车间完成加工,在现场进行装配,提高了加工、安装的方便性,缩短安装时间;同时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谷物从上端进入干燥装置后,经过热风干燥段和远红外干燥段,谷物在远红外干燥段呈瀑布型式,使每个谷物颗粒都能受到远红外线的辐射。
[0018]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远红外辐射被干燥物料,利用“匹配理论”使辐射能量完全吸收,能源利用率高,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0019]3、本发明由于远红外干燥段采用了倾斜板流粮,谷物呈薄层瀑布状流动,在谷物流动时保证每个谷粒都能受到远红外线的辐射,防止了谷物干燥不均或干燥过干。[0020]4、本发明由于热风干燥段采用了薄层干燥结构,在谷物流动时保证每个谷粒充分与热介质接触,均匀分配热风,避免了传统干燥机谷物易出现“过干”和干燥不足的现象。
[0021]5、本发明与同类机型比较,采用了可更换的圆筒远红外辐射器,涂覆各种远红外材料的辐射器可以适应不同谷物的干燥。
[0022]6、冷热风混合室采用了百叶窗式的冷风入口,利用热风入口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百叶窗的开启大小,配比出不同温度的热风。
[0023]7、排粮段的推板结构,利用电机转动来推动推板结构,实现与热风干燥段最下层山形板空隙的调节,控制物料的流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的正视图;
[0026]图2是本发明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的左视图;
[0027]图3a、3b是本发明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4是排风网眼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干燥段上三层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干燥段最下层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与排粮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远红外干燥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图7远红外干燥段的上流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图7远红外干燥段的圆筒型红外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是排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是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结构图;
[0036]1.搅龙;2.下底座框架;3.远红外干燥段外壳;4.上流粮板;5.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6.圆形支撑套;7.下流粮板;8.热风入口 ;9.冷热风混合室;10.推板;11.推杆;12.推板电机支架;13.推板电机;14.推板凸轮;15.推板曲柄;16.推杆套管;17.山形板;18.热风干燥段外壳;19.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20.排风网眼圆筒;21.通风网板;22.储粮段外壳;23.支撑梯形网骨架;24.挡板;25.储粮段上盖板;26.湿空气收集室;27.轴流风机;28.轴流风机支架;29.燃油炉;30.排风口 ;31.配风口 ;32.挡风板;33.进粮提升机;34.进粮流粮管;35.进排粮管换向机构;36.排粮流粮管;37.上粮仓;38.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实施例1:
[0038]如图l、2、3a、3b所示,该干燥装置它包括下底座1、远红外干燥段I1、排粮段II1、热风干燥段IV、储粮段V、排风机构VI和提升机VL所述的远红外干燥段II设置在下底座I的上方,排粮段III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II的上方,至少一层热风干燥段IV设置在排粮段III的上方,储粮段V设置在热风干燥段IV的上方,排风机构VI设置在热风干燥段IV的侧面与其相连通,提升机νπ设置在干燥装置主体的左侧。
[0039]工作时,提升机νπ将待干燥谷物提升到干燥的上顶部,通过进粮流粮管34进入储粮段V,进入储粮段V的谷物靠自重依次流过四层热风干燥段IV、排粮段II1、远红外段II,最终通过搅龙I将每次干燥后的谷物再进入提升机VL通过进粮流粮管34将谷物送入干燥装置内或通过改变进排粮管换向装置35使粮食通过排粮流粮管流36出干燥装置。
[0040]所述的下底座I包括下底座框架2和设置在下底座框架2上的搅龙1,所述的搅龙I设置在下底座框架2的上部居中位置。
[0041]由附图1、2、4所示:所述的远红外干燥段II包括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内的上流粮板4 (附图9所示),设置在上流粮板4下面的端部带有圆形支撑套6的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 (附图10所示),设置在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下面的下流粮板7,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框3上的热风入口 8和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框3 —侧的冷热风混合室9。
[0042]所述的上流粮板4和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之间螺栓连接,下流粮板7和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两端由圆形支撑套6支撑,圆形支撑套6和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圆形支撑套6与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之间由高温绝热材料密封,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 —端安装燃油炉29 ;另一端直接放入冷热风混合室9,冷热风混合室9通过四边法兰连接到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上。冷热风混合室9上有个配风口 31,配风口 31进冷风和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出来的热风在冷热风混合室内9混合后,通过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板上的热风入口 8进入远红外干燥段II内,再向上进入热风干燥段IV内,热风穿过粮层进入排风网眼圆筒20内,经过粮层的气流变成湿空气,由热风干燥段外壳18上安装的湿空气收集室26收集,通过轴流风机27排出干燥装置外,将谷物的水分带走。
[0043]所述的远红外干燥段II采用倾斜板式流粮,粮层呈薄层瀑布状,其作用是在粮食流动时保证每个谷粒都能被红外线辐射到,均匀分配红外辐射能量,带走潮湿谷物的水分;
[0044]由附图l、3b、5所示:所述的排粮段III包括推板10,设置在推板10下面的推杆11,推杆11上安装推板套管16、推杆11端部安装推板曲柄15 —端,推板曲柄15的另一端和推板凸轮14连接,设置在推板电机支架12上的推板电机13轴与推板凸轮14连接。
[0045]所述推杆11、推板凸轮14和推板曲柄15构成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时,推板电机13转动,带动推板凸轮14、推板曲柄15运动,使推杆11在推杆套管16内移动,推动推板10进行移动,实现与山形板17形成的空隙间对应度调整,控制粮食的流量。
[0046]由附图l、2、3a、3b、6所示:所述的热风干燥段IV包括热风干燥段外壳18,对称设置在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19上的两块通风网板21 (附图8所示)、设置在两块通风网板21之间的山形板17和设置在山形板17上方的排风网眼圆筒20 (附图7所示)。
[0047]所述的热风干燥段IV内部为斗状结构,斗子外壁为网孔板、斗子中间设置一个圆形网孔管道,干燥时类似薄层干燥原理,均匀分配热风。
[0048]所述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19和热风干燥段外壳18的左右侧板连接构成斗状结构,热风干燥段IV—共有四层这样斗状结构,斗状结构中间是排风网眼圆筒20,排风网眼圆筒20左右两端与热风干燥段外壳18左右侧板通过圆形法兰连接,一端封闭,另一段有排风口。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19两端与热风干燥段外壳18的左右侧板连接,前后与热风干燥段外壳(18)有空隙,形成热风风道,热风经过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19上的网板后,进入粮层,经过粮层后进入排风网眼圆筒20内,通过轴流风机27的作用排出热风干燥段IV。[0049]所述的储粮段V包括储粮段外壳22,设置在储粮段外壳22上的支撑梯形网骨架23,设置在支撑梯形网骨架(23)上的挡板24和储粮段上盖板25。
[0050]所述支撑梯形网骨架23与储粮段外壳22左右侧板连接,挡板24设置在支撑梯形网骨架23之上,储粮段上盖25设置在储粮段外壳22的上方。储粮段V用于暂储谷物和干燥过程的缓苏。
[0051]所述的排风机构VI包括湿空气收集室26、通过轴流风机支架28连接在湿空气收集室26 —端的轴流风机27。
[0052]所述的湿空气收集室26 —端与热风干燥段外壳18右侧板通过四边法兰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27连接,轴流风机27设置在轴流风机支架28上。
[0053]所述的提升机VII将谷物从下向上输送到干燥机的上顶部、进入红外干燥装置。
[0054]所述的下底座1、远红外干燥段I1、排粮段II1、热风干燥段IV和储粮段V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红外干燥段I1、热风干燥段IV和储粮段V的外壳是有四块侧板通过卡扣连接。
[0055]工作原理:
[0056]谷物通过进粮提升机33进入到远红外干燥装置内,首先进入储粮段V,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进入热风干燥段IV、排粮段II1、远红外干燥段II,最后进入搅龙,再进入进粮提升机33,在远红外干燥段II内,物料通过上流粮板4后流入下流粮板7,在下流粮板7上呈瀑布状谷物层。热风由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内喷出的热空气与配风口 31进入的冷空气,在冷热风混合室9内混合后,通过热风入口 8进入红外干燥段II内,沿着导挡风板32流到远红外干燥段II的中部,向上进入热风干燥段IV,在热风干燥段IV内,热风通过支撑梯形网骨架23上的网板,经过粮层进入到排风网眼圆筒20,在轴流风机27的作用下,把湿空气排出远红外干燥装置外部。谷物的流动速度是由排粮机构控制的,根据推板10与山形板17之间的空隙大小来实现谷物流速。
[0057]实施例二:
[0058]如附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变化,相同之处不再重复,不同之处在于再加一个上粮仓37和提升机38,将新加的提升机38底部入粮口与搅龙I出口连接,新加的提升机38出口与上粮仓37入口连接,上粮仓37出口与原进粮提升机33入口连接,使每次干燥后的粮食在上粮仓内缓苏一段时间,提高日产量,充分利用谷物内部的余热来降低粮食的水分。
【权利要求】
1.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燥装置它包括下底座(I )、远红外干燥段(II)、排粮段(III)、热风干燥段(IV)、储粮段(V)、排风机构VI和提升机(νπ),所述的远红外干燥段(II)设置在下底座(I )的上方,排粮段(III)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II)的上方,至少一层热风干燥段(IV)设置在排粮段(III)的上方,储粮段(V)设置在热风干燥段(IV)的上方,排风机构(VI)设置在热风干燥段(IV)的侧面与其相连通,提升机(νπ)设置在干燥装置主体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座(I)包括下底座框架(2 )和设置在下底座框架(2 )上的搅龙(I),所述的搅龙(I)设置在下底座框架(2)的上部居中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红外干燥段(II)包括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壳(3)内的上流粮板(4),设置在上流粮板(4)下面的端部带有圆形支撑套(6)的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设置在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 )下面的下流粮板(7 ),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框(3 )上的热风入口( 8 )和设置在远红外干燥段外框(3)—侧的冷热风混合室(9),所述圆筒型远红外辐射器(5) —端安装燃油炉(29),另一端直接放入冷热风混合室(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粮段(III)包括推板(10),设置在推板(10)下面的推杆(11),推杆(11)上安装推板套管(16)、推杆(11)端部安装推板曲柄(15) —端,推板曲柄(15)的另一端和推板凸轮(14)连接,设置在推板电机支架(12 )上的推板电机(13 )轴与推板凸轮(14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干燥段(IV)包括热风干燥段外壳(18),对称设置在通风支撑梯形网骨架(19)上的两块通风网板(21)、设置在两块通风网板(21)之间的山形板(17)和设置在山形板(17)上方的排风网眼圆筒(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粮段(V)包括储粮段外壳(22),设置在储粮段外壳(22)上的支撑梯形网骨架(23),设置在支撑梯形网骨架(23)上的挡板(24)和储粮段上盖板(25),所述支撑梯形网骨架(23)与储粮段外壳(22)左右侧板连接,挡板(24)设置在支撑梯形网骨架(23)之上,储粮段上盖(25)设置在储粮段外壳(22)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机构(VI)包括湿空气收集室(26)、通过轴流风机支架(28)连接在湿空气收集室(26) —端的轴流风机(27),所述的湿空气收集室(26) —端与热风干燥段外壳(18)右侧板通过四边法兰连接,另一端与轴流风机(27)连接,轴流风机(27)设置在轴流风机支架(28)上。
【文档编号】F26B25/00GK203586723SQ20132063332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吴文福, 张忠杰, 吴子丹, 刘春山, 张亚秋, 尹君, 韩峰, 刘哲, 吴玉柱, 徐岩, 吴新怡, 陈思羽, 张立辉, 秦骁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