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139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中央空调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央空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物中通常安装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能耗又占据了整个建筑能耗的很大比例,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方式比较单一,当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时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中央空调系统连接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当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时使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中央空调控制装置,现有技术中存在中央空调系统连接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当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时使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控制装置,所述中央空调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柜、冷却泵控制柜、冷却塔控制柜、阀门控制柜、末端控制柜以及冷冻泵控制柜;

所述中央控制柜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泵控制柜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冷却塔控制柜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阀门控制柜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末端控制柜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以及所述冷冻泵控制柜的信号输入输出端;

当所述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柜处于远程控制工作模式时,所述冷却泵控制柜 实时采集冷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所述冷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冷却塔控制柜实时采集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所述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冷冻泵控制柜实时采集冷冻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所述冷冻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阀门控制柜实时采集电动阀门的状态参数,并将所述电动阀门的状态参数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末端控制柜实时采集末端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所述末端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柜;

所述中央控制柜根据所述冷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所述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参数、所述冷冻泵的运行状态参数、所述电动阀门的状态参数以及所述末端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驱动所述冷却泵控制柜、所述冷却塔控制柜、所述阀门控制柜、所述末端空调机组以及所述冷冻泵控制柜工作;

当所述中央控制柜处于就地控制模式时,所述冷却泵控制柜、所述冷却塔控制柜、所述阀门控制柜、所述末端空调机组以及所述冷冻泵控制柜根据预设程序或者外部控制命令工作。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央控制柜与所述冷却泵控制柜、所述冷却塔控制柜、所述阀门控制柜、所述末端控制柜以及所述冷冻泵控制柜无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塔控制柜包括第一开关选择模块、冷却塔控制模块、第一开关模块以及第二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一选择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第一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二选择端连接所述冷却塔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开关选择模块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冷却塔。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泵控制柜包括第二开关选择模块、冷却泵控制模块、第三开关模块以及第四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开关选择模块的第一选择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第二开关 选择模块的第一选择端连接所述冷却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开关选择模块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冷却泵。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泵控制柜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冷却泵控制模块,所述变频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柜,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却泵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中央空调控制装置,通过在中央控制柜与冷却泵控制柜、冷却塔控制柜、阀门控制柜、末端控制柜以及冷冻泵控制柜设置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中央控制柜与冷却泵控制柜、冷却塔控制柜、阀门控制柜、末端控制柜以及冷冻泵控制柜一起工作,也可以实现冷却泵控制柜、冷却塔控制、柜阀门控制柜、末端控制柜以及冷冻泵控制柜的单独工作,各子控制模块具备高度独立智能控制功能,每台控制柜内部都设计有智能控制模块,可脱离中央控制柜而独立对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智能控制,该最小单元的设计可以满足用户最小的需求量,充分体现了该智能控制设备的灵活配置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控制装置中的冷冻塔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空调控制装置中的冷冻泵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中央空调控制装置,中央空调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柜101、冷却泵控制柜103、冷却塔控制柜104、阀门控制柜102、末端控制柜106以及冷冻泵控制柜105;

中央控制柜10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冷却泵控制柜103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冷却塔控制柜104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阀门控制柜102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末端控制柜10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以及冷冻泵控制柜105的信号输入输出端;

当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柜处于远程控制工作模式时,冷却泵控制柜103实时采集冷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冷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中央控制柜101;冷却塔控制柜104实时采集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中央控制柜101;冷冻泵控制柜105实时采集冷冻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冷冻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中央控制柜101;阀门控制柜102实时采集电动阀门的状态参数,并将电动阀门的状态参数发送给中央控制柜101;末端控制柜106实时采集末端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并将末端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发送给中央控制柜101;

中央控制柜101根据冷却泵的运行状态参数、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参数、冷冻泵的运行状态参数、电动阀门的状态参数以及末端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参数驱动冷却泵控制柜103、冷却塔控制柜104、阀门控制柜102、末端空调机组106以及冷冻泵控制柜105工作;

当中央控制柜101处于就地控制模式时,冷却泵控制柜103、冷却塔控制柜104、阀门控制柜102、末端空调机组106以及冷冻泵控制柜105根据预设程 序或者外部控制命令工作。

具体的,当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柜处于远程控制工作模式时,由中央控制器对各智能控制柜进行控制,可根据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情况和采集的工艺数据,自动选择空调系统各个环节的优化运行参数,实现整个空调系统的集成优化控制。

当中央控制柜处于就地控制模式时,各子控制模块均具备高度独立智能控制功能,每台控制柜内部都设计有智能控制模块,可脱离中央控制柜而独立对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智能控制,该最小单元的设计可以满足用户最小的需求量。

其中,远程控制模式包括远程自动、远程手动和第三方控制三种控制模式,以供不同需求的用户选用。

a、远程自动控制:

运用现代控制技术构建的优化控制模型,对中央空调全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以实现整个空调系统的高效节能运行。远程自动控制又包括以下两点:

自动控制-时序控制:是一种基于预设时间表来对设备进行启停控制和优化运行的模式。在此模式下,控制系统自动按照由用户设置的设备运行时间表对设备进行启停操作和优化运行控制。

自动控制-主机群控:当冷热源主机提供控制接口时,节能控制装置提供一种既满足当前空调负荷需求又使主机维持高效运行的控制方式。在有多台制冷主机并联运行的情况下,应能实现主机运行台数的优化控制,使主机尽可能在高效状态下运行。

b、远程手动控制

由操作人员按照自己的运行经验或管理要求在该装置的中央控制器(工作站)上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包括启停控制和运行控制(即运行参数调节),以实现其特殊需求或管理节能。

c、第三方控制

该装置提供符合国际标准通信协议的软件接口,以便实现与第三方控制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之间的通信,为第三方控制中央空调系统提供了方便。

具体的,当中央控制柜101处于就地控制模式时,就地控制模式为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运行模式,一般提供以下两种控制功能:

a、分布式控制

当该装置的中央控制器或通信网络发生故障时,控制系统自动转入“分布式控制”模式运行。由各个智能控制柜中的智能控制单元应用内置的控制算法独立进行分散控制,以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b、人工手动控制

由操作人员在各个智能控制柜面板上进行控制操作,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控制设备的运行。为设备的控制提供了一种备用的使用方法。

进一步的,当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柜处于远程控制工作模式时,中央控制柜101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可将中央空调系统制冷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和末端空气处理机等各个分离设备的运行信息集成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控制系统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以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使用和控制。

空调系统控制的目标是实现中央空调整体性能的优化,而空调整体性能的优化,需要在满足空调效果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空调系统总的能量消耗最低,为此,需要寻找空调系统各个构成环节在变负荷工况下的优化运行参数。

通过采用自创的空调系统参数集成与动态优化算法模型实现了整个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实时检测、集成分析、动态优化和在线调节,从而使空调系统始终保持高效运行。

进一步的,中央控制柜101与冷却泵控制柜103、冷却塔控制柜104、阀门控制柜102、末端控制柜106以及冷冻泵控制柜105无线连接。

具体的,可以通过WIFI或者蓝牙等无线模块无线连接,可实现中央控制 器对各功能控制模块的远程控制。

进一步的,冷却塔控制柜104包括第一开关选择模块1041以及冷却塔控制模块1042;

第一开关选择模块1041的第一选择端连接中央控制柜101,第一开关选择模块1041的第二选择端连接冷却塔控制模块1042,第一开关选择模块的公共端连接冷却塔110。

具体的,对于冷却塔控制模块,通过设置第一开关选择模块,以选通中央控制柜101控制或者冷却塔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可以是在中央控制柜101出现故障时自动选通冷却塔控制模块进行控制,也可以人工进行选择控制模块,其中,冷却塔控制模块为PLC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冷却泵控制柜103包括第二开关选择模块1031以及冷却泵控制模块1032;

第二开关选择模块1031的第一选择端连接中央控制柜101,第二开关选择模块1031的第一选择端连接冷却泵控制模块1032,第二开关选择模块的公共端连接冷却泵120。

具体的,对于冷却泵控制柜103,通过设置第二开关选择模块,以选通中央控制柜101控制或者冷却泵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可以是在中央控制柜101出现故障时自动选通冷却泵控制模块进行控制,也可以人工进行选择控制模块,其中,冷却泵控制模块为PLC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冷却泵控制柜103还包括变频器,变频器的第一控制端连接冷却泵控制模块,变频器的第二控制端连接中央控制柜101,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冷却泵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中央空调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柜对子控制模块的远程控制,同时,各子控制模块具备高度独立智能控制功能,每台控制柜内部都设计有智能控制模块,可脱离中央控制柜而独立对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智能控制,该最小单元的设计可以满足用户最小的需求量,充分体现了该智 能控制设备的灵活配置功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