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24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属于物料的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燥机是一种利用热能降低物料水分的机械设备,用于对物料进行干燥操作。干燥机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以满足物料使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需要。

然而现有的一些颗粒物料的干燥机装置,其结构设计中均存在着干燥不充分,干燥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实现对物料的高效率干燥操作,且基于搅拌叶片的结构设计,彻底解决了干燥机的干燥不充分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节约了能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包括:物料桶、锥形斗、热风机构及基座,所述物料桶的上端设有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中心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沿轴向均匀固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锥形斗的内侧设有锥形衬套,且所述锥形斗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基座设有可控制基座开合的螺栓,所述锥形斗的侧壁设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与所述的热风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物料桶的桶盖设有可供干燥物料水分散发的排气孔,所述桶盖上的搅拌轴上端与电机连接,以提供搅拌轴的转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锥形斗的下端,且所述搅拌轴上位于锥形斗内的搅拌叶片的宽度依次减小,以达到物料的充分搅拌;

更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机构包括有鼓风机、电热器、热控制箱及风管,所述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锥形斗的进风口密封连接。

同时,所述锥形衬套的上端圆形口上设有锥缘,所述锥缘与所述锥形斗的上端内侧壁紧密接触,且所述锥形衬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鼓风孔,同时,所述锥形衬套的侧壁上沿同一圆周面均匀设置的多个凸垫,在所述锥缘与凸垫的支撑作用下,所述锥形衬套与所述锥形斗的内壁,形成热风道,以提高热风与物料的接触面,可显著提高热利用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高效物料干燥装置,通过设计具有多个搅拌叶片的搅拌机构,避免了常规干燥机的因物料堆积而导致的干燥时间长、效率低,同时结合锥形衬套形成的新型风道结构,有效提高了干燥热风与物料的接触,提高了热风的热量利用率,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所述的锥形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物料桶,2-鼓风机,3-电热器,4-热控制箱,5-搅拌轴,6-排气孔,7-锥形衬套,8-螺栓,9-搅拌叶片,10-桶盖,11-锥形斗,12-风管,13-基座,14-入风口,71-锥缘,72-鼓风孔,73-凸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及其所述的锥形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所述一种高效物料干燥装置,包括:物料桶1、锥形斗11、热风机构及基座13,物料桶1的上端设有桶盖10,桶盖1中心设有可转动的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上沿轴向均匀固设有多个搅拌叶片9,搅拌叶片可随着搅拌轴转动,以实现对物料桶内物料的搅拌,以加速物料的干燥。

锥形斗11的内侧设有锥形衬套7,且锥形斗11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基座13连接,所述基座13设有可控制基座开合的螺栓8,所述锥形斗11的侧壁设有入风口14,所述入风口14与所述的热风机构连接。

物料桶1的桶盖10设有可供干燥物料水分散发的排气孔6,所述桶盖10上的搅拌轴5上端可与电机等驱动机构连接,以提供搅拌轴的转动力。

所述的搅拌轴5的下端延伸至锥形斗11的下端,且所述搅拌轴5上位于锥形斗11内的搅拌叶片9的宽度依次减小,配合锥形斗11的向下的口径变窄结构,可使锥形斗11内的物料也得到充分搅拌,有效提高物料的整体干燥速度。

所述的热风机构包括有鼓风机2、电热器3、热控制箱4及风管12,所述风管12的出风口与所述锥形斗11的进风口14密封连接,可通过热控制箱4对热风机构的温度、风速的控制,以适应不同物料的干燥需求,合理化利用热风机构的技术目的。

如图2所示,为所述锥形衬套的结构示意图,锥形衬套7的上端圆形口上设有锥缘71,所述锥缘71与所述锥形斗11的上端侧壁紧密接触,且所述锥形衬套7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鼓风孔72,同时,所述锥形衬套11的侧壁上沿同一圆周面均匀设置的多个凸垫73,在所述锥缘71与凸垫73的支撑作用下,锥形衬套7与所述锥形斗11的内壁形成热风道74,以提高热风与物料的接触面,可显著提高热利用率。

本发明的实施有益效果如下:所述的高效物料干燥装置,通过设计具有多个搅拌叶片的搅拌机构,避免了常规干燥机的因物料堆积而导致的干燥时间长、效率低,同时结合锥形衬套形成的新型风道结构,有效提高了干燥热风与物料的接触,提高了热风的热量利用率,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