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369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管程流体通入时,是由集水管直接导入各传热管束中,由于每支传热管束的孔径远远比集水管的孔径小,因此,在管程流体入口处形成较大的紊流,水流压力不平衡导致长期冲刷造成内部管道磨损。壳程流体通入时同样存在上述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缓冲方式,使流体能够平称地通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通过设置流体缓冲滤板,使紊乱的流体平稳地导入传热管束和外壳体的中空管内腔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

一外壳体,该外壳体具有贯穿首尾两端的中空管内腔,该外壳体的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进口,另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出口,该壳程流体进口和壳程流体出口分别与中空管内腔连通;

一换热管组,该换热管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传热管束捆绑形成,多条传热管束安装于外壳体的中空管内腔,换热管组的一端连通管程流体进口,另一端连通管程流体出口;所述壳程流体进口上设有壳程流体缓冲滤板,所述管程流体进口上设有管程流体缓冲滤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程流体缓冲滤板和管程流体缓冲滤板均包括滤板主体和密布于滤板主体的通孔,该通孔为圆孔或蜂窝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直通孔,通孔的各位置直径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板主体的外周设有卡合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壳程法兰,所述管程流体进口设于第一管程法兰上,该第一壳程法兰与该第一管程法兰固定连接,管程流体缓冲滤板夹设于该第一壳程法兰与该第一管程法兰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壳程法兰;所述管程流体出口设于第二管程法兰上,该第二壳程法兰与该第二管程法兰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下端设有固定支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外壳体和一换热管组,在壳程流体进口上设有壳程流体缓冲滤板,以及在管程流体进口上设有管程流体缓冲滤板,这样,可以将紊流的流体转变为平行直线运行,均匀平稳地导入传热管束和外壳体的中空管内腔中,并赋予流体以必要的压力,使流体顺利从出口送出。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第一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第二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壳程流体缓冲滤板/管程流体缓冲滤板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壳程流体缓冲滤板/管程流体缓冲滤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体 11、中空管内腔

12、壳程流体进口 13、壳程流体出口

14、壳程流体缓冲滤板 15、第一壳程法兰

16、第二壳程法兰 17、固定支脚

20、换热管组 21、传热管束

22、管程流体进口 23、管程流体出口

24、管程流体缓冲滤板 25、第一管程法兰

26、第二管程法兰 30、滤板主体

31、通孔 32、卡合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外壳体10和一换热管组20。

该外壳体10具有贯穿首尾两端的中空管内腔11,该外壳体10的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进口12,另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出口13,该壳程流体进口12和壳程流体出口13分别与中空管内腔11连通。该换热管组20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传热管束21捆绑形成,多条传热管束21安装于外壳体10的中空管内腔11,换热管组20的一端连通管程流体进口22,另一端连通管程流体出口23。这样,管程流体进口22通入热流体,流向传热管束21内部,再从管程流体出口23输出,同时,壳程流体进口12通入冷流体,在中空管内腔11与传热管束21外壁面产生热交换,使壳程流体出口13的冷流体温度上升,而管程流体出口23的热流体温度下降。

所述壳程流体进口12上设有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所述管程流体进口22上设有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和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的大小可自由选择,只要与相应进口能够匹配安装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和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均包括滤板主体30和密布于滤板主体30的通孔31,该通孔31为圆孔或蜂窝孔,并且通孔31为直通孔,通孔31的各位置直径相同。这样,可以将紊流的流体转变为平行直线运行,均匀平稳地导入传热管束21和外壳体10的中空管内腔11中,并赋予流体以必要的压力,使流体顺利从出口送出。

所述外壳体10的一端设有第一壳程法兰15,所述管程流体进口22设于第一管程法兰25上,该第一壳程法兰15与该第一管程法兰25固定连接,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夹设于该第一壳程法兰15与该第一管程法兰25之间。还有,所述滤板主体30的外周设有卡合凹槽32,使滤板可以紧紧地固定在进口上,不出现移位。所述外壳体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壳程法兰16;所述管程流体出口23设于第二管程法兰26上,该第二壳程法兰16与该第二管程法兰26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外壳体10的下端设有固定支脚1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由于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外壳体10和一换热管组20,在壳程流体进口12上设有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以及在管程流体进口22上设有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这样,可以将紊流的流体转变为平行直线运行,均匀平稳地导入传热管束21和外壳体10的中空管内腔11中,并赋予流体以必要的压力,使流体顺利从出口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