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2744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自循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预浸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特别是飞机螺旋桨及机翼等航空构件的重要材料。制造预浸料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浸渍树脂的状态分为干法和湿法。湿法主要是指纤维经过装有树脂溶液的胶槽,经过挤胶、烘干、铺垫隔离纸和压实成型。干法又称胶膜法、热熔法,特别适合制造宽幅预浸料。预浸料的制备过程分成两部分,首先要制造一定宽度的均匀平整的树脂胶膜,然后用所制胶膜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一定数量的纤维进行复合预浸,最终制备出符合要求的预浸料。预浸料制备中的烘箱大多采用热辐射作用对预浸料进行加热和烘干作用,不论是常见的电加热或是燃气加热都可以使预浸料快速的达到预期温度,但同时这种加热方式会导致预浸料受热不均,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

热对流加热通常包含有一个气流输出装置。这样以来,在烘干区域的温度就会均匀分布,并且可以避免温度过高的部分出现。均匀的温度分布可以使预浸料更加快速和温度完成烘干作用。尽管有这些好处,但是出于对传统热辐射烘干改造的难度和费用考虑,目前在预浸料制备中还是单纯采用热辐射加热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预浸料制备中的烘箱大多采用热辐射对预浸料进行烘干会导致预浸料受热不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包括热电装置、风扇、容器,热电装置包括内热交换装置以及与内热交换装置连接的外热交换装置,所述容器安装在热辐射烘箱的烘干区域内,容器内设置有有机导热油,外热交换装置的上端伸入烘箱的烘干区域内;内热交换装置的下端设置在容器中与有机导热油接触;所述外热交换装置为P型热电材料,内热交换装置为N型热电材料;热电装置与风扇的电源连接。

在本方案中,外热交换装置为P型热电材料,内热交换装置为N型热电材料,两种材料连接在一起,内热交换装置下端设置在有机导热油中,外热交换装置的上端伸入烘干区域内,由于内热交换装置与外热交换装置置于的环境存在温度差。外热交换装置由于热激发作用,高温端的空穴和电子浓度比低温端高,因此空穴和电子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在低温开路端形成电动势,产生的电动势被收集起来即可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风扇运转。本方案的热风自循环装置可以直接安装于传统的热辐射加热烘箱中,在风扇转动时烘箱内部将形成一个闭合的热风循环系统,实现烘箱内的热对流加热,避免预浸料受热不均。并且本方案采用热电转换的原理来驱动,不会增加能耗等使用成本,与传统的利用热辐射加热的烘箱比较,本装置不用对烘箱本身结构进行任何改造,既节约了改造成本,也避免了对原有系统的改装,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也为预浸料制备提供了稳定的热源,保障了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内热交换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翅片。本方案中的内热交换装置为热传导翅片便于温度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外热交换装置为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翅片。本方案中的外热交换装置为多个热传导翅片便于温度的传递。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热交换装置的下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固定在外热交换装置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外热交换装置为P型热电材料,内热交换装置为N型热电材料,外热交换装置由于热激发作用,高温端的空穴和电子浓度比低温端高,因此空穴和电子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在低温开路端形成电动势,产生的电动势被收集起来即可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风扇运转。在风扇转动时烘箱内部将形成一个闭合的热风循环,实现烘箱内的热对流加热,避免预浸料受热不均。

2、本方案的热风自循环装置可以直接安装于传统的热辐射加热烘箱中,在风扇转动时烘箱内部将形成一个闭合的热风循环系统,实现烘箱内的热对流加热,避免预浸料受热不均,本装置不用对烘箱本身结构进行任何改造,既节约了改造成本,也避免了对原有系统的改装,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也为预浸料制备提供了稳定的热源,保障了产品质量。

3、内热交换装置采用热传导翅片便于温度的传递。

4、外热交换装置采用热传导翅片便于温度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风扇,2-容器,3-内热交换装置,4-外热交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包括热电装置、风扇1、容器2,热电装置包括内热交换装置3以及与内热交换装置3连接的外热交换装置4,所述容器2安装在热辐射烘箱的烘干区域内,容器2内设置有有机导热油,外热交换装置4的上端伸入烘箱的烘干区域内;内热交换装置3的下端设置在容器2中与有机导热油接触;所述外热交换装置4为P型热电材料,内热交换装置3为N型热电材料;热电装置与风扇1的电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热交换装置4为P型热电材料,内热交换装置3为N型热电材料,两种材料连接在一起,内热交换装置3下端设置在有机导热油中,外热交换装置4的上端伸入烘干区域内,由于内热交换装置3与外热交换装置4置于的环境存在温度差。外热交换装置4由于热激发作用,高温端的空穴和电子浓度比低温端高,因此空穴和电子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在低温开路端形成电动势,产生的电动势被收集起来即可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风扇运转。本实施例中的热风自循环装置可以直接安装于传统的热辐射加热烘箱中,在风扇转动时烘箱内部将形成一个闭合的热风循环系统,实现烘箱内的热对流加热,避免预浸料受热不均。并且本实施例采用热电转换的原理来驱动,不会增加能耗等使用成本,与传统的利用热辐射加热的烘箱比较,本装置不用对烘箱本身结构进行任何改造,既节约了改造成本,也避免了对原有系统的改装,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也为预浸料制备提供了稳定的热源,保障了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所述内热交换装置3为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翅片。本实施例中的内热交换装置3为多个热传导翅片便于温度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外热交换装置4为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翅片。本实施例中的外热交换装置4为多个热传导翅片便于温度的传递。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热交换装置3的下端固定在容器2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1固定在外热交换装置4上。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预浸料制备中热辐射烘箱的热风自循环装置,包括热电装置、风扇1、容器2,热电装置包括内热交换装置3以及与内热交换装置3连接的外热交换装置4,所述容器2安装在热辐射烘箱的烘干区域内,容器2内设置有有机导热油,外热交换装置4的上端伸入烘箱的烘干区域内;内热交换装置3的下端设置在容器2中与有机导热油接触;所述外热交换装置4为P型热电材料,内热交换装置3为N型热电材料;热电装置与风扇1的电源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内热交换装置3为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翅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外热交换装置4为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翅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内热交换装置3的下端固定在容器2的底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风扇1固定在外热交换装置4上。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