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设备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链篦机是球团生产中重要的设备,链篦机的篦板、链节和侧挡板依次串装在小轴上,小轴上装有套管,小轴两端用轴卡固定,以保证篦板、链节和侧挡板在小轴的准确位置,这时链节与篦板、篦板与篦板间的间隙有2mm左右,以保证不漏料。传动装置通过主传动轴、链轮、链条带动小轴转动进而使链篦机篦板平行移动,将经过鼓干、抽干、预热后并放在篦板上的生球由篦板输送到焙烧工序。链篦机工作时,环境温度高,大约在180-1000度之间,加之运行时的震动,链篦机小轴轴端固定卡环经常断裂脱落,小轴窜轴,造成卡环和小轴、篦板、侧挡板等损坏,致使备件频繁更换,从而使设备检修次数增多,备件消耗费用加大,严重影响生产。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专利文献200720080415.X公开了链篦机小轴轴端固定装置,其在小轴两端用挡圈定位,侧挡板外小轴上适当位置设置有一环形槽,槽内安装有挡圈,用焊条将其与侧挡板焊接在一起,从而固定各调节套管和篦板、链节、侧挡板的位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卡环式定位结构改为挡圈定位结构,此举是通过将挡圈固定在侧挡板上,但是侧挡板在链篦机运行过程中是活动的,进而造成挡圈随之活动,使用时严重磨损环形槽,进而磨损销轴,使销轴容易变形,寿命变短。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200720015410.9公开了一种链篦机小轴卡环,其是在小轴上的凹槽内设置半圆卡环,半圆卡环与保护套焊接固定。上述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半圆卡环上的一侧焊接保护套来实现对卡换的保护固定,但是,这种形式在实际使用中,卡环与保护套之间开裂的几率更大,并不实用。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其包括:环形槽,设置在小轴端部;第一圆形卡环,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至少由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弧形卡环组成。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圆形卡环上靠近环形外边缘且与所述第一环形卡环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圆环;同时,还包括第二圆形卡环,所述第二圆形卡环套设在所述小轴上,且与所述第一圆环的内环侧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圆环跟随所述弧形卡环分体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设置在所述小轴与所述第二圆形卡环之间,且所述第二圆环与所述第一圆形卡环连接设置,同时,所述第二圆环的外环侧与所述第二圆形卡环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圆环跟随所述弧形卡环分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圆环的内径等于或者稍大于所述第二圆环处所述小轴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容置空间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形卡环与所述第一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点焊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环的内环边缘与所述第二圆环的外环边缘分别形成第一倒角设置和第二倒角设置,同时在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相应两边分别形成第三倒角设置和第四倒角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倒角和所述第三倒角处以及在所述第二倒角和第四倒角处沿周向均匀点焊。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倒角和所述第三倒角处以及在所述第二倒角和第四倒角处沿周向均匀四点点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通过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所述第一圆形卡环,且其由连接在一起的弧形卡环组成,这种结构简单实用,更换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圆环以及在所述第一圆环的内环侧设置所述第二圆形卡环,这样,高温引起的内应力、震动引起的外力首选传递到所述第二圆形卡环上,减少了因内应力和外力首先传递到由至少两块弧线卡环形成的所述第一圆形卡环上,且所述第一圆形卡环不用焊接到到侧挡板上,使所述第一圆形卡环与所述第二圆形卡环之间形成稳定性的结构,使其总体运行时稳定好,可以很好的减少因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化。
(3)本实用新型的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圆环与所述第二圆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容置空间,使所述第二圆形卡环容置其中,同时,所述第二圆形卡环与所述第二圆环外环侧连接设置,这样就行成了一种可以方便拆卸、更换的层结构,且利用所述第一圆形卡环和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这种叠加,使内应力和震动在传递时容易层间的传递而减小或者抵消,从而稳定性好,降低损坏率,减少更换。
(4)本实用新型的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所述第一圆环、所述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形卡环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且形成倒角结构,进而点焊,更进而均匀轴向四点点焊,使整体结构受力均匀,结构稳定性更加优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环形槽;2-小轴;3-第一圆形卡环;4-第一圆环;5-第二圆形卡环;6-第二圆环;7-第一倒角;8-第二倒角;9-第三倒角;10-第四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链篦机小轴端部装配结构,其包括:环形槽1,设置在小轴2端部;第一圆形卡环3,设置在所述环形槽1内,至少由两片连接在一起的弧形卡环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所述第一圆形卡环,且其由连接在一起的弧形卡环组成,这种结构简单实用,更换方便。
具体地,所述弧形卡环的片数不做具体限制,且其弧形结构可以为规则的弧形或者不规则的弧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两片半圆形卡环;至于其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如卡紧、螺纹连接等,优选通过点焊连接。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圆形卡环3上靠近环形外边缘且与所述第一环形卡环3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圆环4,所述第一圆环跟随所述弧形卡环分体设置,同时分开的所述第一圆环4与所述弧形卡环呈一体化设置;同时,还包括第二圆形卡环5,所述第二圆形卡环套5设在所述小轴上,且与所述第一圆环4的内环侧连接设置,至于其连接方式多种多样,优选点焊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圆环6,所述第二圆环6设置在所述小轴2与所述第二圆形卡环5之间,所述第二圆环6跟随所述弧形卡环分体设置,同时分开的所述第二圆环6与所述弧形卡环呈一体化设置;且所述第二圆环6与所述第一圆形卡环3连接设置,同时,所述第二圆环6的外环侧与所述第二圆形卡环5连接设置,至于其连接设置方式,优选点焊;所述第一圆环4与所述第二圆环6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圆形卡环5的容置空间。
至于所述第二圆环6的结构,尤其是其内环的直径,可以大于所述小轴2的外径,优选地,所述第二圆环6的内径等于或者稍大于所述第二圆环6处所述小轴2的外径。
至于所述第一圆环4、第二圆形卡环5、所述第二圆环6的截面形状多种多样,只要三者适配即可,优选地,所述第一圆环4和所述第二圆环6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所述第二圆形卡环5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所述第二圆形卡环5的容置空间的径向截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环4的内环边缘与所述第二圆环6的外环边缘分别形成第一倒角7设置和第二倒角8设置,同时在所述第二圆形卡环5的相应两边分别形成第三倒角9设置和第四倒角10设置;更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倒角7和所述第三倒角9处以及在所述第二倒角8和第四倒角10处沿周向均匀点焊;更更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倒角7和所述第三倒角9处以及在所述第二倒角8和第四倒角10处沿周向均匀四点点焊,这样,稳定性最好,且更换简单。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