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653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



背景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机是一种能够驱除含水物质中水分的机械设备,其主要用于高档原料药、中药饮片、生物、野生蔬菜、脱水蔬菜、食品、水果、化工、药物中间体等物料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机主要由冻干箱、冷阱、真空系统、制冷系统等组成。冻干箱用于水分的升华,冷阱用于水分的凝华。现有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冻干箱和冷阱一般都是两个独立的容器,中间通过一个通道联通,通道上装有主隔离阀。

由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功能和结构限制,独立冷阱一般都只能设计在冻干箱的侧面,独立冷阱的横向长度较大,这就造成了真空冷冻干燥机整体横向长度较长,占用了隔离系统的长度。而且由于隔离系统的造价昂贵,从而使设备总体成本较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整体横向长度较短的、占用隔离系统长度短、设备总体成本较低的真空冷冻干燥机,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横向长度较短的、占用隔离系统长度短、设备总体成本较低的真空冷冻干燥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包括冻干箱、冷阱,所述冷阱置于冻干箱横向一侧,且冷阱与冻干箱共用一个侧壁,所述共用侧壁上安装有主隔离阀。

进一步地,所述冷阱与冻干箱一侧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主隔离阀由主阀油缸驱动,所述主阀油缸安装在冷阱中与共用侧壁相对的一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隔离阀包括阀板,所述阀板采用可相对运动的双阀板结构,包括带有开孔的大阀板及位于大阀板一侧的小阀板;当所述主隔离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形成双股气流;当所述主隔离阀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小阀板可覆盖住大阀板的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大阀板与小阀板可沿开孔轴向相对滑动,当所述主隔离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形成双股环状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主隔离阀还包括密封法兰、大导杆、小导杆及阀杆;所述密封法兰安装在共用侧壁上,所述大导杆连接在密封法兰与大阀板之间,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滑动连接;所述小导杆连接在大阀板与小阀板之间,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滑动连接;所述大阀板设置在密封法兰与小阀板之间,所述小阀板与阀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阱和冻干箱的一体化设计,节省了横向空间,真空冷冻干燥机占用隔离区的长度变短,降低了综合成本;由于减少了真空冷冻干燥机的占地面积,同样厂房可布置更多真空冷冻干燥机;由于冷阱与冻干箱的距离更短,压力损失更小。

2、通过采用双阀板结构的主隔离阀,实现了双股气流、尤其是双环状气流分布,相比原有蘑菇阀的单一圆环状气流更加均匀,提高了进入冷阱内盘管处气流的流速,降低了冷阱内盘管前局部大量结冰的程度,提高了盘管整体的捕捉效率,缩小了的盘管体积。

3、本实用新型的含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可以实现多台并列布置,一侧进料,另一侧出料,多台设备共用进料线和出料线,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了设备配套,降低了总成本。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隔离阀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采用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的生产线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侧置整体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包括冻干箱1;冷阱4,其与冻干箱1一侧焊接于一起,并与冻干箱1共用一个侧壁2;主隔离阀3,其安装于冻干箱1与冷阱4的共用侧壁2上。冷阱4可以处于冻干箱1的横向左侧或者右侧。将冷阱集成到冻干箱一侧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冷阱和冻干箱的一体化设计,这样就免去了独立冷阱和冻干箱之间的连接结构,使中间的空间利用率更高,缩短了整机横向长度,真空冷冻干燥机占用隔离区的长度变短,降低了综合成本。

配合图2所示,主隔离阀3包括阀板,阀板采用可相对运动的双阀板结构,包括带有开孔的大阀板31及位于大阀板31一侧的小阀板32;当主隔离阀3处于开启状态时,形成双股气流;当主隔离阀3处于闭合状态时,小阀板32可覆盖住大阀板31的开孔。

大阀板31与小阀板32可沿开孔轴向相对滑动,当主隔离阀3处于开启状态时,形成双股环状气流。具体地,主隔离阀3还包括密封法兰33、大导杆34、小导杆35及阀杆36;

密封法兰33安装在共用侧壁2上,大导杆34连接在密封法兰33与大阀板31之间,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滑动连接;小导杆35连接在大阀板31与小阀板32之间,一端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滑动连接;大阀板31设置在密封法兰33与小阀板32之间,小阀板32与阀杆36连接。

配合图1所示,阀杆36由主阀油缸5的活塞杆连接,主隔离阀3由主阀油缸5驱动,主阀油缸5安装在冷阱4中与共用侧壁2相对的一侧壁上。

当主阀油缸5的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驱动阀杆36向前运动,阀杆36驱动小阀板32沿小导杆35向前运动与大阀板31接触,然后小阀板32驱动大阀板31沿大导杆34向前运动与密封法兰33接触,最终将小阀板32、大阀板31压紧在密封法兰33上,实现主隔离阀3的关闭。反之,如图2所示,活塞杆缩回时,实现主隔离阀3的开启,并形成密封法兰33与大阀板31之间、大阀板31与小阀板32之间的双环状气流分布,相比原有蘑菇阀的单一圆环状气流更加均匀,提高了进入冷阱内盘管处气流的流速,降低了冷阱内盘管前局部大量结冰的程度,提高了盘管整体的捕捉效率,缩小了的盘管体积。

配合图3所示,为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的生产线布局示意图,通过将多台上述具有侧置式冷阱的真空冷冻干燥机并列布置,一侧进料,另一侧出料,多台真空冷冻干燥机共用进料线和出料线,节省了占地面积,减少了设备配套,降低了总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