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9736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风切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切装置。



背景技术:

零件清洗防锈常采用人工手动吹洗料,人工将零件浸泡防锈油、先用气抢吹干再将零件置于电风扇下吹干,其虽然可以实现零件清洗防锈操作,但是其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加工效率,而且其容易造成空气中油雾大,从而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风切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处理效率低的技术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切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相连通的风切腔和干燥腔,所述风切腔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腔与出料口相连通,在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传送链,所述传送链依次穿过风切腔和干燥腔,在所述风切腔内设有U型导滑槽,所述传送链穿过所述U型导滑槽内,在所述U型导滑槽内设有滑块,在所述滑块的端面上固定有风切嘴,在所述U型导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轮,所述动轮的中心通过旋转轴连接在U型导滑槽内,在所述风切腔内固定有驱动电机,还设有传动索,所述传动索的中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主轴上且传动索的两端分别通过动轮连接在滑块的两端,在所述装置壳体上固定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与风切嘴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在旋转时带动传动索动作,从而使滑块在U型导滑槽内移动。

在所述U型导滑槽内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在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触压开关,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触压开关与正反转电机相连接。

在所述干燥腔内固定有电加热块,在所述干燥腔的内壁上贴有保温层。

所述滑块为工字形滑块,且在滑块的侧面上有滚珠,所述滚珠抵接在U型导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可有效提高风切效率,而且设有U型导滑槽和滑块,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索实现滑块在U型导滑槽内来回移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切风的范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处理效率低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见图1和图2,一种风切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1上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在所述装置壳体1内设有相连通的风切腔4和干燥腔5,所述风切腔4与进料口2相连通,所述干燥腔5与出料口3相连通,在所述进料口2与出料口3之间设有传送链6,传动链的驱动采用流水线即可并传送至下一工位。所述传送链6依次穿过风切腔4和干燥腔5,在所述风切腔4内设有U型导滑槽7,所述传送链6穿过所述U型导滑槽7内,在所述U型导滑槽7内设有滑块8,在所述滑块8的端面上固定有风切嘴9,在所述U型导滑槽7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轮10,所述动轮10的中心通过旋转轴11连接在U型导滑槽7内,在所述风切腔4内固定有驱动电机12,还设有传动索13,所述传动索13的中部连接在驱动电机12的主轴上且传动索13的两端分别通过动轮10连接在滑块8的两端,在所述装置壳体1上固定有导风管14,导风管采用软管从而可以随滑块滑动而进行调节,所述导风管14与风切嘴9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在旋转时带动传动索动作,从而使滑块在U型导滑槽内移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和传送链为市场上常规的结构,只需要按照对应的说明进行连接使用即可。

在所述U型导滑槽7内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块15,在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触压开关16,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触压开关与正反转电机相连接。

在所述干燥腔内固定有电加热块17,在所述干燥腔的内壁上贴有保温层18。

所述滑块为工字形滑块,且在滑块的侧面上有滚珠19,所述滚珠抵接在U型导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可有效提高风切效率,而且设有U型导滑槽和滑块,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动索实现滑块在U型导滑槽内来回移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切风的范围,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处理效率低的技术不足,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