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42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吹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属于绞线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绞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完成捻制、感应炉加热去应力、水槽冷却等工序。目前国内钢绞线生产时,在绞线中频炉加热后经水冷却后,表面空气吹扫时,绞线易残留水份,吹不干,导致表面有水斑,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绞线冷却吹干装置均采用直线孔吹扫式,绞线易残留水份,吹不干,导致表面有水斑,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包括冷水区和风干区,所述风干区设置在冷水区的一侧,所述风干区包括底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两边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连接处设置有滤水通道,两侧的所述侧板上对称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交错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每一侧的侧板上所有的所述通风孔均通过直线通道连接通风通道,所述直线通道均交错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上,所述通风通道与两个风机对应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通风通道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直线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水区上对称设置有半圆形的放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滤水通道连通回水区,所述回水区设置在所述冷水区和风干区之间,所述回水区底部与回水管一端相连,所述回水管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冷水区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电连接外部电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通过提高绞线表面空气吹扫的压力,同时单排孔改双排错位孔,增加成品表面吹扫的覆盖面积,增加了吹扫的能力,彻底清除了绞线表面残留的水份,解决了绞线成品表面有水斑并形成锈斑的问题,提高表面的质量,避免成品表面有锈。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俯视图;

图中:1、冷水区;2、回水区;3、回水管;4、风干区;5、滤水通道;6、底板;7、侧板;8、通风孔;9、通风通道;10、直线通道;1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包括冷水区1和风干区4,风干区4设置在冷水区1的一侧,风干区4包括底板6和对称设置在底板6两边的侧板7,底板6和侧板7连接处设置有滤水通道5,两侧的侧板7上对称设置有若干通风孔8,通风孔8交错设置在侧板7上,每一侧的侧板7上所有的通风孔8均通过直线通道10连接通风通道9,直线通道10均交错设置在通风通道9上,通风通道9与两个风机11对应相连。

进一步地,每个通风孔8与通风通道9之间设置有两个直线通道10,冷水区1上对称设置有半圆形的放置槽,滤水通道5连通回水区2,回水区2设置在冷水区1和风干区4之间,回水区2底部与回水管3一端相连,回水管3另一端设置在冷水区1的顶部,风机11电连接外部电源。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将经过捻制和感应炉加热后的绞线放置在冷水区1中,并放置在冷水区1上的放置槽上,经过冷水区迅速冷却后,沿着放置槽经过回水区2和风干区4,首先绞线上的水大量流入回水区2中,绞线上残留的水渍在经过空气吹扫,落入底板6上,再经过底板6边侧的滤水通道5,滤水通道5将残留的水渍流入回水区2中,回水区2中的水通过回水管3送回冷水区1中,而且回水管3上不需要设置什么阀门,他直接通过回水区2中的水压低大小控制回水管3的流量,而且回水区2中的水都是来自于冷水区1,回水管3回流的水量不会造成冷水区1中的水量上升;而且在两个侧板边侧均设置风机11对通风通道9中供给风力,通风通道9上由交错的直线通道10为通风孔8提供风力,两侧板7上的通风孔8同时对绞线表面风干,由原来的单排孔改双排错位孔,可以增大绞线表面吹扫的覆盖面,而且我们将通风孔8的孔径比原国际标准孔径虐小,可以通过提高绞线表面空气吹扫的压力,彻底清除了绞线表面残留的水份,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一种绞线冷却吹干装置,通过提高绞线表面空气吹扫的压力,同时单排孔改双排错位孔,增加成品表面吹扫的覆盖面积,增加了吹扫的能力,彻底清除了绞线表面残留的水份,解决了绞线成品表面有水斑并形成锈斑的问题,提高表面的质量,避免成品表面有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