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车间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36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型车间送风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通风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车间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车间的面积越来越大,工人对车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夏天和冬天,工人对车间温度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多数大型生产车间均采用一个工位一台挂壁风扇的形式,以供夏天使用,此方式十分浪费资源,少部分企业采用水冷风机连接风管送风的形式,但是一到换季或是冬季,是吹到工人身上的依然是凉风,并且无法独立调节出风量大小,容易致使工人生病,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的车间送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管上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二风管内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若干喷淋头,喷淋头下设有滴水槽滴水槽亦与水管连接,水管连接至车间内部水泵上,并由水泵连接至水箱,第三风管内设有加热管,第四风管下设有若干个出风口,且各出风口上均设有风量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风管连接设置于厂房外的送风机。

进一步,所述第二风管与第一风管和第三风管之间均由法兰连接。

进一步,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有连接管,连接管下端固定有第一风叶,第一风叶轴心与调节柄连接,调节柄上固定有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外形一致,均设有出风口及闭风叶。

进一步,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可根据车间工位需要设置多个。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设置与第一风管转角处,并由45度角倾斜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风管内壁设有保温棉。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当车间工人需要送风时,设置于厂房外的送风机将风抽入,经过第一风管时,由于活性炭于转角处呈45度角倾斜放置,使其可起到导流的作用,并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于其中,防止其让工人吸附于体内,提高空气质量,当工人需要凉风时,气流进入第二风管,水泵将水箱中的水经由水管抽至喷淋头喷出,喷出的水雾一部分落入滴水槽,并排至水管内,进行回收利用,此方式能够充分节约水资源,另一部分水雾在进入第二风管的风能的冲击下被进一步雾化,并随之经过第三风管进入第四风管,而此时第三风管内加热管未加热,可使第三风管和第四风管中的水分子增多,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最后再由风量调节机构送出,使工人能够在较为凉爽的环境中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当需要暖风时,水泵停止工作,第二风管内无水雾产生,并开启加热管,使第三风管内温度上升,气流进入第三风管,并将第三风管内热量带入第四风管,由风量调节机构送出,使工作能够在较暖和的环境下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可通过调节柄调整出风口与闭风叶的夹角来达到调节出风量的目的,使各个工位上的工人能够根据自身舒适度的需要,调节出风量,此方式能够降低工人的患病率,提高车间整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向示意图。

图2为第二风管、第三风管截面图。

图3为风量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为:1-风量调节机构2-第四风管 3-第三风管 4-第二风管 5-送风机 6-第一封关 7-活性炭 8-水管 9-水泵 10-水箱 11-保温棉 12-加热管 13-喷淋头 14-滴水槽 15-法兰 101-连接管 102-第二风叶 103-第二风叶 104-调节柄 105-出风口 106闭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2所示,所述送风机5设置于厂房顶部,并连接第一风管6,第一风管6转角处设置有活性炭7,并由45度角倾斜放置,使其可起到导流的作用,并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于其中,防止其让工人吸附于体内,提高空气质量;所述第一风管6经法兰15连接有第二风管4,第二风管4内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喷淋头13,喷淋头13下设有滴水槽14,滴水槽14与水管8连接,且水管8连接至厂房内部水泵9,再由水泵9连接至水箱10,使用时水泵9将水箱10中的水经由水管8抽至喷淋头13喷出,喷出的水雾一部分落入滴水槽14,并排至水管8内,进行回收利用,此方式能够充分节约水资源,另一部分水雾在进入第二风管4的气流的冲击下被进一步雾化,并随之经过第三风管3进入第四风管2,使第四风管2中的水分子增多,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最后再由风量调节机构1送出,此结构简单、实用,使工人在炎热的夏天依然能够感受到凉爽的空气,可提高其工作效率;所述第二风管4经法兰15连接有第三风管3,第三风管3内设有加热管12,管内壁设有保温棉11,当需要暖风时,则开启加热管12,使第三风管3内温度上升,气流进入第三风管3,并将第三风管3内热量带入第四风管2,由风量调节机构1送出,此结构简单、实用,使工人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够在常温下工作,可提高其工作效率;所述第三风管3经法兰连接有第四风管2,第四风管2下设有若干风量调节机构1。

参阅附图3所示,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有连接管101,连接管101下端固定有第一风叶102,第一风叶102轴心与调节柄104连接,调节柄104上固定有第二风叶103,所述第一风叶102与第二风叶103外形一致,均设有出风口105及闭风叶106,通过调节柄104调整出风口105与闭风叶106的夹角可达到调节出风量的目的,使各个工位上的工人能够根据自身舒适度的需要,调节出风量,此方式能够降低工人的患病率,提高车间整体生产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