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327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现有吸油烟机的滤油网一般都固定安装在集烟罩上,即滤油网不会随着吸油烟机工况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这种滤油网固定安装的吸油烟机,其进风口面积一般是不可调的,即智能化程度较低。现有技术中公开有进风面可调节的吸油烟机,如申请号为201410443175.X(申请公布号为CN 10429621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升降可调节进风面的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包括风柜和置于风柜底部的集烟罩,风柜包括框架和内置于框架中并沿框架升降的主机,框架顶部设有主机升降装置,在主机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辅助进风口。虽然,该吸油烟机通过在风柜内设置可升降的主机,可灵活调节油烟机的进风面与灶具炉头的距离,极大地提升了吸油烟效率,通过在主机侧面增设辅助进风口,相应增加了吸油烟机的吸风口面积,使吸净率更高,但是,该吸油烟机的进风面积和风机转速不能根据风机出风口压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智能化程度较低。

另外,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有双层滤油网结构的滤油网,但这些滤油网安装完毕后,两层滤油网之间的间距无法进行调节。如专利号为201020541690.9(授权公告号为CN 20183695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吸油烟机用的滤油装置及吸油烟机》,该滤油装置具有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外层的孔板过滤网和固定于板孔过滤网内侧的丝网,丝网设有数个网孔,板孔过滤网设有数个进风孔,且板孔过滤网所有进风孔面积占孔板过滤网总面积的50~56%。虽然,该过滤装置能保证油烟与滤油装置充分接触,最大可能使油烟分离,又能保证一定的进风面积,风量和风压损失小,采用该过滤装置的吸油烟机具有足够大的吸力,但是,该过滤装置的孔板过滤网与丝网之间的间距无法调节,即进风面积不能随吸油烟机的工况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智能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双层滤油网的进风间隙可以调节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吸油烟机,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风机、位于机壳下方的集烟罩以及设置在集烟罩进风口处的滤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网为由内层滤油网和外层滤油网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还包括有推杆机构,所述的内层滤油网和外层滤油网中的其中一层滤油网能在所述推杆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另一层滤油网作相对移动,从而改变两层滤油网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的机壳包括容纳风机在其中的风机外罩以及罩设在风机外罩之外的装饰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杆机构设于所述风机外罩内部,所述推杆机构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内层滤油网上,所述外层滤油网固定在所述集烟罩上,所述内层滤油网在推杆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外层滤油网作上下移动。该方案下,内层滤油网为活动滤油网。

为了防止内层滤油网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产生左右移动,优选地,在所述外层滤油网的周围向上凸设有导向柱,在所述内层滤油网的对应位置上开有通孔,所述导向柱始终插设在对应的通孔内。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饰罩与风机外罩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推杆机构安装在所述的安装腔内,并且,推杆机构的驱动输出端向下伸出于所述安装腔并连接在所述的外层滤油网上,所述内层滤油网固定在所述集烟罩上,所述外层滤油网在推杆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内层滤油网作上下移动。该方案下,外层滤油网为活动滤油网。

推杆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推杆机构包括安装架、电机、传动机构、升降杆、连接件和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安装架上并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升降杆至少有两根并设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升降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外层滤油网上,所述连接件连接在升降杆与传动机构之间,所述导轨至少有两条并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连接件沿着所述导轨作升降运动,进而使所述升降杆和外层滤油网作同步升降运动。

安装架和连接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具有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电机和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前板上,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所述连接件为设于所述安装架外侧的U型连接板,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安装所述U型连接板的对应侧部,U型连接板的侧部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导轨滑动配合,所述U型连接板的前侧部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上。

为了避免传动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噪音和抖动,使得其运行状况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弹簧,所述丝杆竖向设置并在所述电机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所述丝杆上,所述弹簧套设在丝杆上并设于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所述第一螺母用来连接所述的连接件,所述弹簧对第一螺母产生有竖直向上的弹力,进而避免第一螺母在运动过程中因与丝杆之间的配合间隙而与丝杆产生撞击。

为了防止吸油烟机关机状态下,吸油烟机未排出的烟气进入室内,优选地,在吸油烟机关机状态下,所述内层滤油网与外层滤油网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吸油烟机能通过推杆机构来驱动内层滤油网和外层滤油网中的其中一层滤油网相对另一层滤油网作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内层滤油网与外层滤油网之间的入口间隙,进而调节吸油烟机的风量变化,使吸油烟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吸油烟机去掉装饰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去掉风机外罩前侧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滤油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外层滤油网未下降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外层滤油网下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推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去掉丝杆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包括装饰罩1、风机外罩2、集烟罩3、风机4和滤油网等主要组件,其中,装饰罩1和风机外罩2构成吸油烟机的机壳,装饰罩1罩设在风机外罩2外,集烟罩3设于风机外罩2下方,风机4设于风机外罩2内部,滤油网设于集烟罩3的进风口处,上述结构为现有吸油烟机的常规结构。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推杆机构7和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之间电信号连接,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压力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来控制风机4的转速和推杆机构7的行程。其中,压力传感器8安装在风机4出风口处并用来检测风机出风口压力变化,滤油网为由内层滤油网5和外层滤油网6构成的双层结构。

本实施例中,内层滤油网5为活动滤油网,外层滤油网6为固定滤油网。外层滤油网6固定在集烟罩3上,推杆机构7设于风机外罩2内部,推杆机构7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在内层滤油网5上,内层滤油网5在推杆机构7的驱动下相对于外层滤油网6作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内层滤油网5与外层滤油网6之间的间距。由控制器控制推杆机构7的电机正反转,进而来带动内层滤油网5作上下移动。并且,为了将内层滤油网5限制在上下活动,在外层滤油网6的周围向上凸设有导向柱61,在内层滤油网5的对应位置上开有通孔51,导向柱61始终插设在对应的通孔51内。

控制器即为电源板上的主控芯片,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8的输出信号来相应产生用来控制风机电机转速和推杆机构7行程的控制信号,使吸油烟机能够实现电机转速和滤油网进风面积与吸油烟机工况的自动适配,使吸油烟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吸油烟机关机状态下,内层滤油网5能向下移动至与外层滤油网6相贴合的位置。内层滤油网5与外层滤油网6相贴合后,吸油烟机进风口封闭,从而可以防止在吸油烟机关机状态下,吸油烟机未排出的烟气进入室内,以污染室内空气。

如图6所示,该吸油烟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启动吸油烟机,控制器使风机电机处于初始状态,并使内层滤油网处于初始位置;

②、压力传感器检测烟道阻力,并在同阻力条件下判断风机电机的运行状态,若电机转速偏高,则提示用户需要清洗叶轮或滤油网,若电机转速正常,则直接进入下个步骤;

③、控制器计算新的电机状态和上述内层滤油网的位置;

④、检测内层滤油网的位置,若未处于目标位置,则控制器控制推杆机构调整内层滤油网的位置;若处于目标位置,则对内层滤油网位置不作调整;

⑤、电机检测模块检测电机当前运行状态,若未运行在目标状态,则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模块调整电机运行状态,若运行在目标状态,则对电机转速不作调整。

图6中,内油网即为本实施例中的内层滤油网5,外油网即为本实施例中的外层滤油网6。

另外,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在推杆机构上安装有用来检测内层滤油网位置的传感器(图中未示),控制器通过接收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判断内层滤油网的位置。

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在装饰罩1与风机外罩2之间形成安装腔9,推杆机构7安装在安装腔9内。内层滤油网5为固定滤油网,外层滤油网6为活动滤油网,内层滤油网5固定在集烟罩3上,推杆机构7的驱动输出端向下伸出于安装腔9并连接在外层滤油网6上,外层滤油网6在推杆机构7的驱动下相对于内层滤油网5作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内层滤油网5与外层滤油网6之间的间距。由于安装腔9与油烟隔绝,因而将推杆机构7安装在安装腔内,可以避免推杆机构7与油烟相接触,从而利于外层滤油网6移动更为顺畅,并提高推杆机构7的使用寿命。

如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推杆机构7包括安装架71、电机72、传动机构73、升降杆74、连接件和导轨75。其中,安装架71具有前板711、左侧板712和右侧板713,电机72和传动机构73安装在前板711上,且传动机构73位于前板711的中间并由电机72驱动。升降杆74竖直设置,升降杆74有两根并设于安装架71的两侧,连接件为设于安装架71外侧的U型连接板76,升降杆74的下端连接在外层滤油网6上,升降杆74的上端安装U型连接板76的对应侧部。导轨75有两条并分别竖直安装在安装架71的左侧板712和右侧板713上,U型连接板76的侧部分别与对应侧的导轨75滑动配合,且U型连接板76的前侧部连接在传动机构73的输出端上。工作时,电机72通过传动机构73带动U型连接板76沿着导轨75作升降运动,进而使升降杆74和外层滤油网6作同步升降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73采用丝杆螺母机构,其具体包括丝杆730、第一螺母731、第二螺母732和弹簧733,丝杆730竖向设置并在电机72驱动下转动,第一螺母731和第二螺母732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在丝杆730上,弹簧733套设在丝杆730上并设于第一螺母731与第二螺母732之间,丝杆罩734罩设在丝杆730外部。第一螺母731用来连接U型连接板76,弹簧733对第一螺母731产生有竖直向上的弹力,进而避免第一螺母731在运动过程中因与丝杆730之间的配合间隙而与丝杆产生撞击。

本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