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水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409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水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热水器组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家用厨房、卫生间或办公、公共场所的卫生间等冷热水供应水龙头一般会设置左右分别是冷热水的开关,通过转向热水或转向冷水进行温度的切换,不常用的情况下,一般在使用热水前要排走预留在管道内的冷水,在支管较长的情况下造成水的大量浪费,以及热水需求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对于末端有高端需求的情况,为了实现快速冷热水切换,一般通过在末端支管设置循环管实现快速切换热水和冷水,但也存在造价高,热水反复循环,水泵耗电量大的情况,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所述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可解决水量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的热水器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包括:末端温控阀,所述末端温控阀适于设置在热水器的出水端与出水龙头之间,所述末端温控阀邻近所述出水龙头安装,所述末端温控阀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在所述末端温控阀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热水器输出的具有第一温度的热水通过所述末端温控阀输出至所述出水龙头;通断装置,所述通断装置设置在所述末端温控阀与所述热水器之间,其中在所述末端温控阀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热水器输出的具有第二温度的热水通过所述末端温控阀和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通断装置后回流至所述热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通过在热水器和出水龙头之间设置末端温控阀和通断装置,可解决水龙头出热水前冷水排放造成浪费的问题,并且加快热水出热水,同时可提供准确的热水供应需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所述末端温控阀包括:第一电磁通断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通断阀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所述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还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旁通管路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相连,所述旁通管路的旁通管路出水端与所述热水器相连,所述通断装置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旁通管路出水端高于所述出水龙头。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所述末端温控阀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具有出水龙头接口、热水器出水接口和热水器回水接口,所述热水器出水接口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水龙头接口和所述热水器回水接口中的一个连通。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在所述末端温控阀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末端温控阀与所述通断装置联动工作。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所述通断装置为第二电磁通断阀。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包括:末端温控阀,所述末端温控阀适于设置在热水器的出水端与出水龙头之间,所述末端温控阀邻近所述出水龙头安装,所述末端温控阀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在所述末端温控阀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热水器输出的具有第一温度的热水通过所述末端温控阀输出至所述出水龙头;通断装置和储水器,所述通断装置设置在所述末端温控阀与所述储水器之间,其中在所述末端温控阀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热水器输出的具有第二温度的热水通过所述末端温控阀和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通断装置后回流至所述储水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

可选地,所述末端温控阀包括:第一电磁通断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通断阀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端;所述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还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旁通管路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相连,所述旁通管路的旁通管路出水端与所述热水器相连,所述通断装置设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储水器高于所述出水龙头。

可选地,所述末端温控阀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具有出水龙头接口、热水器出水接口和热水器回水接口,所述热水器出水接口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出水龙头接口和所述热水器回水接口中的一个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器上还设置有溢流管。

可选地,所述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还包括:自来水连接管路,所述自来水连接管路适于连接在所述储水器与自来水管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自来水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和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通断装置为第二电磁通断阀。

进一步地,所述自来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通断阀,所述自来水连接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三电磁通断阀与所述出水龙头之间。

可选地,在所述末端温控阀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末端温控阀与所述通断装置联动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热水器组件,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还包括热水器。所述热水器组件与上述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第一电磁通断阀1,第一进水端11,第一出水端12,温度传感器2,通断装置3,旁通管路4,旁通管路进水端41,旁通管路出水端42,第一三通换向阀5,出水龙头接口51,热水器出水接口53,热水器回水接口52,热水器6,储水器7,溢流管71,自来水连接管路8,流量控制阀81,单向阀82,自来水管路9,第三电磁通断阀91,出水龙头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包括:末端温控阀(例如图1实施例的第一电磁通断阀1和温度传感器2、或者图2实施例的第一三通换向阀5和温度传感器2)和通断装置3。

家庭卫生间及厨房供热水的方式,主要通过燃气热水器6或太阳能热水器6等对自来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根据末端水龙头左右调节冷热水混合比例达到所需温度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热水器6可以具有出水端和进水端,出水端用于为出水龙头92提供热水,且热水器6的出水端与出水龙头92之间可以设置有末端温控阀,末端温控阀邻近出水龙头92安装,由此便于对流进出水龙头92的热水温度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末端温控阀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在末端温控阀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热水器6输出的具有第一温度t1的热水通过末端温控阀输出至出水龙头92,即末端温控阀可以预设一温度阈值,在热水器6输出的热水的温度大于等于该温度阈值时,认为热水温度符合用户使用需求,因此末端温控阀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此时热水器6输出的热水可通过末端温控阀输出至出水龙头92,以方便用户使用。

同时在末端温控阀与热水器6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通断装置3,通断装置3邻近热水器6安装,通断装置3可以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热水器6输出的热水的温度大于等于末端温控阀设置的温度阈值时,通断装置3可以处于关闭状态,热水从热水器6的出水端流出,经过末端温控阀后流进出水龙头92。

而在热水器6输出的热水的温度小于末端温控阀设置的温度阈值时,末端温控阀处于第二导通状态,通断装置3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利用出水龙头92处水的余压将处于第二温度t2(小于温度阈值,如不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凉水或低温热水)的热水通过末端温控阀和通断装置3回流至热水器6,从而进行进一步加热,直到水温达到温度阈值。

其中的第一温度大于第二温度,也就是说,第一温度大于等于末端温控阀预设的温度阈值,第二温度小于末端温控阀预设的温度阈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通过在热水器6和出水龙头92之间设置末端温控阀和通断装置3,并通过末端温控阀和通断装置3对水温及热水的流出进行控制,可有效防止用户在使用热水前将冷水排出造成浪费,同时可加快热水流出的速度,并且通过末端温控阀的设置可使得出水龙头92处的出水温度满足需求,避免出现过冷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末端温控阀可以包括:第一电磁通断阀1和温度传感器2,第一电磁通断阀1具有第一进水端11和第一出水端12,其中第一进水端11与热水器6相连,第一出水端12与出水龙头92相连。

温度传感器2和第一电磁通断阀1相连,温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从热水器6流出的水的温度,且温度传感器2可以预设一温度阈值(即上述的温度阈值),从而对从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自来水的温度和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将信号发送给第一电磁通断阀1(图1中的虚线表示信号传递)。

同时,第一电磁通断阀1可与通断装置3进行联动,进一步地,第一电磁通断阀1与通断装置3可以进行无线通讯,并在第一电磁通断阀1和通断装置3之间可以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2的温度信号后,可控制通断装置3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具体地,在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水的温度超过温度传感器2的预设阈值时,控制器控制通断装置3关闭,从而使热水从热水器6经过第一电磁通断阀1后流进出水龙头92。在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水的温度小于温度传感器2的预设阈值时,控制器控制通断装置3打开,出水龙头92处的热水利用余压经过通断装置3后流回至热水器6。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还包括:旁通管路4,旁通管路4的旁通管路进水端41与第一电磁通断阀1的第一进水端11相连,旁通管路4的旁通管路出水端42与热水器6相连,通断装置3可设置在旁通管路4上,且通断装置3可以为第二电磁通断阀。

同时,旁通管路出水端42的高度大于出水龙头92的高度,从而可防止温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热水从旁通管路4流回热水器6,进而加快热水流出速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所示,在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末端温控阀可以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5和温度传感器2,第一三通换向阀5具有出水龙头接口51、热水器出水接口53和热水器回水接口52,其中出水龙头接口51与出水龙头92相连,热水器出水接口53与热水器6的出水端相连,热水器回水接口52与热水器6的回水端或进水端相连。

进一步地,热水器出水接口53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出水龙头接口51和热水器回水接口52中的一个连通,也就是说,热水器出水接口53可与出水龙头接口51连通,以便在在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水的温度超过温度传感器2的预设阈值时,热水可经过热水器出水接口53和出水龙头接口51流进出水龙头92。在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水的温度小于温度传感器2的预设阈值时,热水器出水接口53与热水器回水接口52连通,从而使热水可流回至热水器6中继续加热。

类似地,第一三通换向阀5可与通断装置3进行联动,进一步地,第一三通换向阀5与通断装置3可以进行无线通讯,并在第一三通换向阀5和通断装置3之间可以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2的温度信号后,可控制通断装置3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此通断装置3可以为第二电磁通断阀,由此通断装置3的控制方便。

下面结合图2和图4对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末端温控阀适于设置在热水器6的出水端与出水龙头92之间,且末端温控阀邻近出水龙头92安装,末端温控阀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二导通状态,在末端温控阀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热水器6输出的具有第一温度的热水通过末端温控阀输出至出水龙头92,此过程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的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6末端装置还可以包括通断装置3和储水器7,如图2和图4所示,通断装置3设置在末端温控阀与储水器7之间,其中在末端温控阀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热水器6输出的具有第二温度的热水通过末端温控阀和处于打开状态的通断装置3后回流至储水器7,其中第一温度(超过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小于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末端温控阀可以包括:第一电磁通断阀1和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用于检测从热水器6流出的水的温度,第一电磁通断阀1具有第一进水端11和第一出水端12,第一进水端11与加热器的出水端相连,第一出水端12与出水龙头92相连。

该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旁通管路4,旁通管路4的旁通管路进水端41与第一进水端11相连,旁通管路4的旁通管路出水端42与储水器7相连,通断装置3设置在旁通管路4上。

储水器7要高于出水龙头92,由此可防止温度大于预设阈值的热水从旁通管路4流回热水器6,进而加快热水流出速度。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第四种实施例中,末端温控阀可以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5和温度传感器2,第一三通换向阀5具有出水龙头接口51、热水器出水接口53和热水器回水接口52,其中出水龙头接口51与出水龙头92相连,热水器出水接口53与热水器6的出水端相连,热水器回水接口52与储水器7相连。

进一步地,热水器出水接口53设置成可选择性地与出水龙头接口51和热水器回水接口52中的一个连通,也就是说,热水器出水接口53可与出水龙头接口51连通,以便在在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水的温度超过温度传感器2的预设阈值时,热水可经过热水器出水接口53和出水龙头接口51流进出水龙头92。在热水器6出水端流出的水的温度小于温度传感器2的预设阈值时,热水器出水接口53与热水器回水接口52连通,从而使热水可流回至储水器7中。

如图2和图4所示,储水器7上还可以设置有溢流管71,这样储水器7中的水过多以至溢出时,多余的水可经溢流管71排至卫生间或排水管道中。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第三种和第四种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自来水连接管路8,自来水连接管路8适于连接在储水器7与自来水管路9之间,且自来水连接管路8上可以设置有流量控制阀81和单向阀82,自来水管路9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通断阀91,自来水连接管路8连接在第三电磁通断阀91与出水龙头92之间。

流量控制阀81可检测并控制自来水连接管路8中水流量的大小,且流量控制阀81可与第三电磁通断阀91进行联动,当水流量大时,流量控制阀81控制第三电磁通断阀91关闭,储水器7中的水可通过流量控制阀81和单向阀82流向自来水管路9,并最终流进出水龙头92;当流量控制阀81检测到自来水连接管路8中的水流量较小时,流量控制阀81控制第三电磁通断阀91打开,从而使自来水管的冷水进入出水龙头92,且单向阀82的存在可保证自来水管中的水不会流至储水器7中,控制方便。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通过在热水器6和出水龙头92之间设置末端温控阀和通断装置3,并通过末端温控阀和通断装置3对水温及热水的流出进行控制,可有效防止用户在使用热水前将冷水排出造成浪费,同时可加快热水流出的速度,并且通过末端温控阀的设置可使得出水龙头92处的出水温度满足需求,避免出现过冷的情况,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水器组件,该热水器6组件包括热水器6和上述的热水器末端调节装置100,从而具有节能、出热水速度快等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