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换热器的设有扰流纹理的快速换热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700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换热器的设有扰流纹理的快速换热列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换热列管。



背景技术:

换热列管是换热器的核心结构,换热器包括一壳体,壳体内设有列管,需要被冷却或加热的液体从列管内流经,用于冷却或加热列管内液体的冷却介质从壳体内、列管外流经。

然而市面上的换热列管的换热效果不佳,没有一款换热效果较为理想的换热列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换热器的设有扰流纹理的快速换热列管,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适用于换热器的设有扰流纹理的快速换热列管,包括一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包括一管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体的外壁上设有一条状凹槽,以所述管状体的外壁上的条状凹槽为外凹槽,所述外凹槽环绕在所述管状体的外壁上呈螺旋状,所述外凹槽形成的螺旋结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管状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一条状凹槽,以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的条状凹槽为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环绕在所述管状体的内壁上呈螺旋状,所述内凹槽形成的螺旋结构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管状体的中心轴线重合;

所述外凹槽与所述内凹槽的螺旋方向相反,以所述内凹槽、所述外凹槽作为扰流纹理。

本专利通过列管的外壁上设有的条状凹槽使列管外的冷却介质流动混乱,进而冷却介质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本专利通过列管的内壁上设有的条状凹槽,使流经列管内的液体流动混乱,进而液体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所述外凹槽、所述内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半圆状。横截面呈半圆状的条状凹槽,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性,减小对换热列管结构强度的影响。

所述条状凹槽最深处的深度在所述管状体的壁厚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所述外凹槽内涂覆有一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涂层,所述碳纤维涂层的厚度在0.2mm~0.4mm之间。碳纤维具有较佳的导热性,提高了导热效果,同时碳纤维本身具有抗腐蚀性,对于具有腐蚀性的冷却介质时不易损坏。条状凹槽的横截面是指垂直于条状凹槽长度方向的截面。

所述内凹槽最深处的深度在所述管状体的壁厚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所述内凹槽内涂覆有一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的厚度在0.15mm~0.25mm。涂覆陶瓷涂层以减少流经内凹槽时的阻力,同时陶瓷涂层具有较佳的抗腐蚀能力,特别别适用于一些化工用液体的冷却或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列管安装于换热器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适用于换热器的设有扰流纹理的快速换热列管,包括一换热列管,换热列管包括一管状体1,管状体1的外壁上设有一条状凹槽2;条状凹槽2环绕在管状体的外壁上呈螺旋状,条状凹槽形成的螺旋结构的中心轴线与管状体的中心轴线重合,以条状凹槽作为扰流纹理。条状凹槽内涂覆有一碳纤维制成的碳纤维涂层;条状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状。碳纤维具有较佳的导热性,提高了导热效果,同时碳纤维本身具有抗腐蚀性,对于具有腐蚀性的冷却介质时不易损坏。横截面呈半圆状的条状凹槽,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性,减小对换热列管结构强度的影响。条状凹槽的横截面是指垂直于条状凹槽长度方向的截面。本专利通过列管的外壁上设有的条状凹槽使列管外的冷却介质流动混乱,进而冷却介质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先将碳纤维与胶黏剂混合,再将混合后的碳纤维涂层液涂覆到凹槽内。

条状凹槽最深处的深度在管状体的壁厚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碳纤维涂层的厚度在0.2mm~0.4mm之间。此尺寸下,在不过度影响换热列管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取得较佳的扰流效果。

管状体的内壁上设有一条状凹槽,以管状体的内壁上的条状凹槽为内凹槽3;内凹槽3环绕在管状体的内壁上呈螺旋状,内凹槽形成的螺旋结构的中心轴线与管状体的中心轴线重合。使流经列管内的液体流动混乱,进而液体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生产时,列管内部螺旋状的凹槽是通过一带有刀头的转轴伸入列管后旋切产生的内螺纹。

内凹槽的横截面呈半圆状。具有较佳的结构稳定性。

内凹槽最深处的深度在管状体的壁厚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不过度影响换热列管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取得较佳的扰流效果。

内凹槽内涂覆有一陶瓷涂层,陶瓷涂层的厚度在0.15mm~0.25mm。优选0.2mm。涂覆陶瓷涂层以减少流经内凹槽时的阻力,同时陶瓷涂层具有较佳的抗腐蚀能力,特别别适用于一些化工用液体的冷却或加热。涂覆时,通过喷管伸入列管内喷涂。

以管状体的外壁上的条状凹槽为外凹槽,外凹槽设有至少两个针状凸起,外凹槽内的至少两个针状凸起嵌入到碳纤维涂层内;内凹槽内均设有至少两个针状凸起,内凹槽内的至少两个针状凸嵌入到陶瓷涂层内。凹槽内设有针状凸起,即毛刺,加强了与涂层的连接强度。

管状体内设有至少三个螺旋桨;螺旋桨包括至少两片桨叶、一安装桨叶的桨毂;还包括一固定杆,固定杆通过支架固定后穿过管状体;桨毂通过一轴承固定在固定杆上,进而螺旋桨能以固定杆为中心轴线进行转动;还设有一条状凹槽,条状凹槽环绕在列管的外壁上呈螺旋状,条状凹槽形成的螺旋结构的中心轴线与列管的中心轴线重合。此设计通过在管状体内设有螺旋桨,当需要冷却或加热的液体流经列管时,推动螺旋桨转动,进而使液体流动混乱,使其与列管的热交换更充分,进而提高了换热效果。

作为一种方案,管状体的左端设有一左侧支架,左侧支架上设有一盲孔,固定杆的左端插入盲孔内;管状体的右端安有一右侧支架,右侧支架上设有一通孔,固定杆的右部穿过通孔;右侧支架还设有一将右侧支架固定到管状体右端的圆环,圆环套设在管状体外,右侧支架通过圆环可拆卸连接管状体。两个支架形成固定杆的两个支撑点,进而固定固定杆穿过列管内部。本专利以液体流入列管的方向为右,液体流出列管的方向为左。左侧支架与管状体一体化成型、或左侧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到管状体上。进而液体流经支架时,不会使支架脱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