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17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全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执行,大量换热站存在热媒利用率低、耗电量高、远端用户温度低等现象,导致热媒和电能的浪费,且使换热机组不能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它能够使全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始终在高效节能、节省总费用的状态下可靠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全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与软水箱;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热媒进口、热媒出口、用户侧供水口以及用户侧回水口;所述热媒进口的管道上设有电动调节阀、第一压力采集器以及第一温度变送器;所述热媒出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采集器以及第二温度变送器;所述用户侧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三压力采集器以及第三温度变送器;所述用户侧回水口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压力采集器以及第四温度变送器;所述第四压力采集器与第四温度变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连接软水箱;所述软水箱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所述软水箱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采集器、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二压力采集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三压力采集器、第三温度变送器、第四压力采集器、第四温度变送器以及液位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第一远端温度变送器以及第二远端温度变送器。

所述第四压力采集器通过第三分支、第四分支以及第五分支连接换热器。

所述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的结构均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连接定压泵。

所述第三分支的结构均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连接定压泵;所述第五分支为一个止回阀。

所述第三分支上设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热媒侧与用户侧供回水管道分别安装压力采集器、温度传感器,在热媒侧管道安装热计量装置,在用户远端安装温度传感器,所有压力、温度、热量信号都传送至控制器,且在控制器中输入电能单价、热媒单价,微电脑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自动综合比较热媒费用及电能费用,在满足整体换热效果的基础上将最节省费用的计算结果输送至各执行系统,使全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始终在高效节能、节省总费用的状态下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换热器;2软水箱;3热媒进口;4热媒出口;5用户侧供水口;6用户侧回水口;7电动调节阀;8第一压力采集器;9第一温度变送器;10第二压力采集器;11第二温度变送器;12第三压力采集器;13第三温度变送器;14第四压力采集器;15第四温度变送器;16第一分支;17第二分支;18自来水进水口;19液位传感器;20第三分支;21第一远端温度变送器;22第二远端温度变送器;23定压泵;24第四分支;25第五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自动综合节能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1与软水箱2;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连接热媒进口3、热媒出口4、用户侧供水口5以及用户侧回水口6;所述热媒进口的管道上设有电动调节阀7、第一压力采集器8以及第一温度变送器9;所述热媒出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采集器10以及第二温度变送器11;所述用户侧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三压力采集器12以及第三温度变送器13;所述用户侧回水口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压力采集器14以及第四温度变送器15;所述第四压力采集器与第四温度变送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分支16和第二分支17连接软水箱;所述软水箱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18;所述软水箱上设有液位传感器19;所述第一压力采集器、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二压力采集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三压力采集器、第三温度变送器、第四压力采集器、第四温度变送器以及液位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连接第一远端温度变送器21以及第二远端温度变送器22。

所述第四压力采集器通过第三分支20、第四分支24以及第五分支25连接换热器。

所述第一分支与第二分支的结构均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连接定压泵23。

所述第三分支的结构均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连接定压泵;所述第五分支为一个止回阀。

所述第三分支上设有安全阀。

所述第四压力采集器用于采集地三分支、第四分支以及第五分支总和的压力信息。所述第四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用户侧回水口到换热器的温度信息。远端温度变送器为安装在用户远端的温度变送器。

所述热媒进口的管道是指从换热器到热媒进口之间的管道;所述热媒出口的管道是指从换热器到热媒出口之间的管道;所述用户侧供水口的管道是指从换热器到用户侧供水口之间的管道。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