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368阅读:19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烧结环冷机台车的动、静密封板,采用硅橡胶板或氯丁橡胶板,由于胶皮板有一定硬度,动密封接触部位堆积物料,容易折断或刮磨损坏,漏风率大,增加了检修频率。安装采用压板连接,压板易脱落与变形,更换也困难。静密封的位置距离台车横梁太近,台车轮掉后轮轴落在轨道上,横梁压在静密封上,继续行走会把动、静密封全部刮掉,给正常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解决烧结环冷机台车漏风率、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事故和检修频率,节省检修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包括动密封板、静密封板,所述动密封板由螺栓固定在台车下栏板上,所述静密封板通过角型座固定在风箱挡板上,静密封板前沿与动密封板侧面相接触,角型座与风箱挡板之间固定斜封板,动密封板下沿与斜封板的上表面相接触。

所述的静密封板通过螺栓与角型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角型座夹角为95-100°。

所述的动密封板和静密封板由橡胶板或耐高温皮带制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烧结环冷机台车漏风率减小到12%左右,动、静密封折断或刮磨损坏现象基本杜绝,台车掉轮后未发生刮掉动静密封现象。延长了检修周期,保证了环冷机密封安装检修质量,减小了安装难度,提高了密封效果。减少了事故和检修频率,大大降低了检修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台车下栏板1、风箱挡板2、原静密封板3、原动密封板4、动密封板5、静密封板6、角型座7、斜封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2,一种烧结环冷机台车底部密封结构,包括动密封板5、静密封板6,所述动密封板5由螺栓固定在台车下栏板1上,所述静密封板6通过角型座7固定在风箱挡板2上,静密封板6前沿与动密封板5侧面相接触。不仅增加密封可靠性,同时可以避免散料、块料堆积在动、静密封板之间,导致动静密封刮磨损坏现象,可提高密封效果。

角型座7与风箱挡板2焊接固定,角型座7与风箱挡板2之间焊接斜封板8,动密封板5下沿与斜封板8的上表面相接触,动密封板4靠弹性和内部风压力始终与斜面良好的接触。

动密封板4与台车下拦板1螺栓连接,安装螺栓焊接固定在下拦板上。角型座上焊接螺栓,将静密封直接安装在角型座上,安装方便可靠。

角型座7的夹角为95-100°,使静密封板6斜向上与动密封板5接触良好。

动密封板4和静密封板5由橡胶板或耐高温皮带制作,考虑成本问题,利用更换下线废旧的耐高温皮带作密封件,这些皮带可以承受较高温度和耐磨性,可以满足密封性能要求,完全降低了密封材料成本。

拆掉原台车下角钢横梁,避免台车轮掉后轮轴落在轨道上压坏静密封,继续行走会把动静密封全部刮掉。

由于密封件的改型,静密封不再需要模具制作,可以按照改造后的尺寸,直接进行制作,解决了动、静密封制作更换困难问题。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