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94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蓄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热量的储存,进而实现在任意时间点将热量输出,以利用这些热量做相应的工作。蓄热器部件的内部材料均为冲压压实的材料,致使蓄热器部件整体较重,因此其固定方式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蓄热模块固定模式均是采用螺栓固定,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很不方便,且操作效率低。而且在通过多个螺栓约束各个方向自由度的同时,均在螺栓对应位置设置了类似于安装压缩机时采用的减振胶垫,在蓄热模块受到振动时,在各平面自由度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偏移,在偏移量积累较大时可能会出现蓄热模块碰撞壳体的现象,导致蓄热模块的安装不稳定,而且还会增加机组的噪音,并影响机组的其它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能够提高蓄热模块固定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整体压合并跨过所述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共同限制所述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支撑部和弯折部,所述支撑部限制所述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所述弯折部设在所述支撑部沿蓄热模块宽度方向的端部,所述宽度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蓄热模块冷媒管接头的方向,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支架,所述蓄热模块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支架之间,所述弯折部和支架共同限制所述蓄热模块沿宽度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蓄热模块,所述支撑部沿所述蓄热模块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反向延伸的所述弯折部,所述支撑部的正反面上均设有所述支架,两个所述蓄热模块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正反两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蓄热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弯折部和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沿蓄热模块长度方向一端的基板,所述长度方向为沿着所述蓄热模块冷媒管接头的方向,所述基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蓄热模块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安装接口,螺栓穿设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安装接口将蓄热模块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以限制所述蓄热模块沿长度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接口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减振件。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模块具有多组冷媒管接头,每组冷媒管接头均包括一个气态冷媒管接头和一个液态冷媒管接头,相邻组所述冷媒管接头之间在横截面上围合成平行四边形,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使各个所述蓄热模块的气态冷媒管接头均处于第一水平面内,各个所述蓄热模块的液态冷媒管接头均处于第二水平面内。

进一步地,蓄热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在所述弯折部远离支撑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沿蓄热模块长度方向一端的基板,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设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和设在底板后侧的后板,所述底板、侧板和后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蓄热模块的安装空间,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固定在不同的侧板上,所述后板作为所述基板,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蓄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装置设在空调机组的室内侧,且与所述室内机的换热器并联设置,用于对室外机除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热装置,将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第一限位件上,第二限位件压合并跨过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端部与第一限位件连接,以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共同限制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此种固定结构能够简化蓄热模块的安装固定方式,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而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提供限位功能的基础上,与仅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相比,还能够对蓄热模块提供有效的支撑,提高蓄热模块安装的稳定性,在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晃动,保证蓄热装置在各个环节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热装置中蓄热模块固定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热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热模块;2、第一限位件;3、第二限位件;4、减振件;5、螺栓;6、安装架;7、支架;8、基板;11、气态冷媒管接头;12、液态冷媒管接头;13、安装接口;21、连接部;22、弯折部;23、支撑部;31、第一连接部;32、限位部;33、第二连接部;61、后板;62、底板;63、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蓄热装置,主要对蓄热装置中蓄热模块1的安装固定结构进行了改进,后续在描述时,主要按照安装固定结构分别限制蓄热模块1沿高度、宽度和长度方向自由度的思路进行说明。通常的蓄热模块1的壳体大致呈长方体,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气态冷媒管接头11和液态冷媒管接头12,气态冷媒管接头11和液态冷媒管接头12统称为冷媒管接头,冷媒管接头可垂直设在壳体的侧壁上,本文将垂直于冷媒管接头的方向定义为蓄热模块1的宽度方向,将沿着冷媒管接头的方向定义为蓄热模块1的长度方向。而且,后续提到的蓄热模块1上的面均指蓄热模块1的外侧面。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该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1、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第一限位件2上,第二限位件3整体压合并跨过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第二限位件3的端部与第一限位件2连接,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共同限制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

该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分别与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两个面接触,可通过面接触的方式限制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与仅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相比,至少具备如下优点之一:

(1)当蓄热装置受到外力时,现有技术中仅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只能依靠螺栓承受外力,螺栓的截面积较小承力能力有限。而本实用新型的蓄热装置则依靠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承受外力,与蓄热模块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对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两个面产生可靠的限位作用力,提高蓄热模块安装的稳定性,在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蓄热模块可靠约束,蓄热模块不容易发生晃动,可保证蓄热装置在各个环节中的可靠性。

(2)由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蓄热模块的接触面积增大,因而能够对蓄热模块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安装时容易保证精度。

(3)此种固定结构能够简化蓄热模块的安装固定方式,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

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件2包括支撑部23和弯折部22,支撑部23和弯折部22都可采用板状结构,第一限位件2可通过整板弯折形成。其中,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支撑部23上,以限制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弯折部22设在支撑部23沿蓄热模块1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L形结构,弯折部22与支撑部23之间的夹角与蓄热模块1的形状适配。另外,支撑部23上设有支架7,支架7也可采用板状结构,且与弯折部22相对设置,蓄热模块1置于弯折部22与支架7之间,弯折部22与支架7之间的距离与蓄热模块1的宽度相适配,弯折部22和支架7共同限制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的自由度。

该实施例中,支撑部23和支架7分别与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的两个面接触,也可通过面接触的方式限制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的自由度,能够对蓄热模块1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能够对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的两个面产生可靠的限位作用力,进一步提高蓄热模块1安装的稳定性。在安装时,只需将蓄热模块嵌入至支撑部23和支架7之间的空间内,就能实现宽度方向的定位,可降低安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而且,该结构将宽度限位部件均设置在第一限位件2上,通过采用统一的定位基准提高定位精度,而且第一限位件2强度较高,不容易发生变形,能够提高蓄热模块1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优选地,支撑部23能够对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面的整个表面提供约束,以提高定位和约束的可靠性。在支撑部23可作为稳定的安装基准的前提下,第二限位件3只需采用预设宽度的条形板对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进行限位,能够节约材料,也便于安装。

在此基础上,弯折部22沿着支撑部23的整个长度边缘延伸,以对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其中一个侧面的整个表面提供约束,可提高定位和约束的可靠性。在弯折部22提供稳定约束力的前提下,支架7只需设计为预设宽度的板状结构,以对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个面进行限位。优选地,弯折部22和支架7的高度按照相应侧蓄热模块1的厚度设计。

对于通过弯折部22和支架7实现宽度方向限位的实施例,第二限位件3沿蓄热模块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限位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弯折部22和支架7上。由于支撑部23上沿蓄热模块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处均具有加高结构,可充分利用加高结构实现第二限位件3的固定,可降低连接难度。而且,由于将宽度限位部件统一设置在强度较高的第一限位件2上,可降低对第二限位件3的强度要求,第二限位件3可采用长条形板。另外,第二限位件3沿蓄热模块1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可行。

此处给出第二限位件3可采用的结构形式。结合图1和图3所示,第二限位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限位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限位部32用于压合在蓄热模块1的沿厚度方向的面上进行限位,限位部32与蓄热模块1形成面接触。第一连接部31设在限位部32的一端且朝向远离蓄热模块1的方向弯折,形成L形结构,第一连接部31通过紧固件与弯折部22连接。第二连接部33设在限位部32的另一端,且与限位部32形成钝角,与蓄热模块1上的倾斜部相适配,第二连接部33与支架7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二限位件3整体可通过板状结构弯折形成。

在图3所示的蓄热装置中,包括两个蓄热模块1,为了采用同一个第一限位件2同时安装两个蓄热模块1,支撑部23沿蓄热模块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反向延伸的弯折部22,支撑部23的正反面上均设有支架7,以便将两个蓄热模块1分别安装在支撑部23的正反两面。此种结构能够节省零件个数,使蓄热模块1的安装更紧凑,提高蓄热装置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蓄热装置还包括设在第一限位件2沿蓄热模块1长度方向一端的基板8,基板8上设有定位孔,蓄热模块1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安装接口13,螺栓5穿设定位孔和安装接口13将蓄热模块1固定在基板8上,以限制蓄热模块1沿长度方向的自由度。

优选地,蓄热模块1沿长度方向一端设有两个安装接口13,分别设在蓄热模块1相邻的宽度边缘和厚度边缘上,且处于宽度边缘上的安装接口13远离支撑部23设置,处于厚度边缘上的安装接口13远离弯折部22,以使各个约束位置的分布均匀,提高安装的牢固性。

优选地,安装接口13与基板8之间设有减振件4。减振件4可以为沿轴线设有通孔的柱形结构,用于吸收蓄热装置在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的振动,保护蓄热模块1。由于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螺栓连接的数量,相应地减振件4的数目也减少,在起到减振作用的同时能够减小蓄热模块1的偏移量,同时配合沿蓄热模块1宽度和厚度方向的可靠约束,能够防止蓄热模块1碰触到外周壳体。

具体地,安装接口13为设在蓄热模块1凸耳上的安装孔,将螺栓5从基板8外部依次穿过定位孔、减振件4和安装孔之后,通过螺母进行锁紧,这样蓄热模块1和基板8之间通过减振件4隔开,起到缓冲作用。

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设有至少两层换热管,每层换热管对应设有一组冷媒管接头,每组冷媒管接头均包括一个气态冷媒管接头11和一个液态冷媒管接头12,相邻组冷媒管接头之间在横截面上围合成平行四边形。对于此种双通道蓄热模块1的安装,如图3所示,支撑部23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使各个蓄热模块1的气态冷媒管接头11均处于第一水平面内,各个蓄热模块1的液态冷媒管接头12均处于第二水平面内。

以该蓄热装置用于空调机组为例,当空调机组处于制热模式时,由于各个蓄热模块1的气态冷媒管接头11所处的高度相同,通过各气态冷媒管接头11进入换热管的气态冷媒量一致,能够使蓄热模块1各处热量吸收均匀,从而提高蓄热装置的蓄热能力。当空调机组处于化霜模式时,由于各个液态冷媒管接头12所处的高度相同,则通过各液态冷媒管接头12进入换热管的液态冷媒量一致,可排除重力作用的影响,能够使蓄热模块各处的放热量均匀,使化霜效果达到最优。

若只安装一个蓄热模块1,优选地将蓄热模块1安装在支撑部23的上表面,这样能够通过支撑部23承受蓄热模块1的主要重量,为蓄热模块1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或者将该蓄热模块1安装在支撑部23的下表面也是可选的方式。

若需要安装两个蓄热模块1,如图3所示,将两个蓄热模块1分别安装在支撑部23的上下表面,倾斜设置的支撑部23为在其下方安装蓄热模块1留出空间。支撑部23的面积大于与之接触的蓄热模块1的表面积,这样两个蓄热模块1可在宽度方向上错开安装,以使两个蓄热模块1的所有气态冷媒管接头11均处于第一水平面内,各个蓄热模块1的所有液态冷媒管接头12均处于第二水平面内,第一水平面和第二水平面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另外,还能降低蓄热装置的整体高度。

在支撑部23倾斜设置时,为了便于第一限位件2的安装,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蓄热装置还包括安装架6,第一限位件2还包括连接部21,连接部21设在弯折部22远离支撑部23的一端,连接部21与弯折部22远离蓄热模块1的侧面呈钝角,用于将第一限位件2固定在安装架6上。如果安装两个蓄热模块1,则相应地在两个弯折部22的端部均设置连接部21,形成的第一限位件2呈反对称结构。

具体地,如图3所示,安装架6包括底板62、设在底板62两侧的侧板63和设在底板62后侧的后板61,底板62、侧板63和后板61之间围合形成蓄热模块1的安装空间,两个连接部21分别固定在不同的侧板63上,使第一限位件2整体位于两个侧板63之间,且相对于底板62悬空设置,以便为支撑部23下方的蓄热模块1留出空间,支撑部23相对于底板62倾斜设置。

具体地,在侧板63的顶端设置向内弯折的翻边,连接部21可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在翻边上,第一限位件2两端的连接部21均呈水平状态。后板61作为基板8,蓄热模块1通过螺栓5固定在后板61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蓄热装置。通过为蓄热模块1设置固定安装结构,蓄热装置整体可作为独立的模块安装在空调机组中,在空调机组设计或安装时可以根据需求对蓄热装置进行选配,或改变安装位置,能够提高蓄热装置的通用性,易于实现整体化安装。而且,由于蓄热模块1的安装更加稳定,在空调机组运行过程中受到持续振动时不容易发生安装松动的现象,可提高空调机组工作时的可靠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蓄热装置设在空调机组的室内侧,蓄热装置与室内机换热器并联设置,用于对室外机除霜。

当空调机组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部分进入作为冷凝器的室内机换热器中冷凝放热;同时,另一部分气态冷媒通过总管分流至各个蓄热模块1的气态冷媒管接头11中,并进入换热管中将气体的热量传递给蓄热介质进行存储,在此过程中气态冷媒转化为液态冷媒从液态冷媒管接头12流出。从室内机换热器和蓄热装置流出的液态冷媒进入作为蒸发器的室外机换热器中,液态冷媒通过蒸发形成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吸入。

在此过程中,由于从气态冷媒管接头11进入的气态冷媒中混有部分液体,如果各个气态冷媒管接头11高度不一致,就会在气液混合冷媒进入时,气态冷媒向上串走,进入位置较高的接头中;而液态冷媒由于重力作用流入位置较低的管口,产生气液分层现象,位置较低的接头中容易积聚液态冷媒,阻碍管路畅通,导致从各个气态冷媒管接头11进入的冷媒量不一致,最终使蓄热模块1内部蓄热不均匀,蓄热能力较低。而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形式使各个气态冷媒管接头11的高度一致,则通过各气态冷媒管接头11进入的液态冷媒量一致,使气态冷媒的进入量在各接头之间保持均衡,能够使蓄热模块1各处热量吸收均匀,提高蓄热装置的蓄热能力。

当空调机组处于化霜模式时,室内机换热器所在冷媒流通支路关闭,通过总管向蓄热装置的各个液态冷媒管接头12通入液态冷媒,液态冷媒流入换热管中吸收在制热模式下存储在蓄热介质中的热量,在换热的过程中液态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从气态冷媒管接头11流出。接着低温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吸入,经过压缩后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作为冷凝器的室外机换热器中进行化霜。

在此过程中,各个液态冷媒管接头12的高度一致,则通过各液态冷媒管接头12进入换热管的液态冷媒量一致,排除重力作用的影响,能够使蓄热模块各处的放热量均匀,从而使化霜效果达到最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