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7885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扇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旅客对旅途中乘坐交通列车的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北方冬季来临时,列车内环境温度较低,旅客会感觉到寒冷,为保证旅客在列车内的舒适度,需在列车内安装取暖设备。

现有技术中,列车内的取暖器占据空间较大,且加热后的空气流通起来速度较慢,冷热空气交换速率较慢,取暖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电加热器,该电加热器具有冷热气流交换快、加热效果好和占据空间小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电加热器,包括加热风箱和导流风箱,所述加热风箱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前罩板,所述加热风箱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进口和热气出口,所述导流风箱的两端均为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边缘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热气出口处,另一端开口为出风口,所述导流风箱的内腔与所述加热风箱的内腔连通,所述加热风箱内设有风扇、加热元件和过温保护元件,所述风扇通过风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风扇靠近所述空气进口设置,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过温保护元件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加热风箱的内壁上,所述过温保护元件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过温保护元件设置在所述风扇的下方,所述过温保护元件靠近所述加热元件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磁加热元件,所述电磁加热元件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铁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风箱的热气出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伸入所述导流风箱内。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前罩板倾斜一定角度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风箱连接在所述导流风箱的侧部。

进一步,对应于所述加热风箱的热气出口处,所述导流风箱设有斜板。

进一步,所述加热风箱和所述导流风箱上均设有固定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加热风箱的端部设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包括交流电接线端和直流电接线端。

进一步,所述空气进口设置在所述前罩板上,所述空气进口由多个通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电加热器,包括加热风箱和导流风箱,风扇将空气从空气进口引入加热风箱内,空气在加热风箱内被加热元件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从加热风箱内流入导流风箱中,热空气从导流风箱的出风口分散到外部的空间中,从而提升外部空间的温度,风扇提高了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使得热空气能快速的分散到其周围的环境中,提升周围环境的温度,提高风扇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

另外,加热风箱内设有过温保护元件,过温保护元件用于监测加热元件附近的温度,如果加热元件附近的温度超过一定限值,则,加热元件所在的电路停止通电,加热元件停止加热,防止从导流风箱的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温度过高,导致环境温度过高使旅客感觉不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电加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电加热器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电加热器的左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电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风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风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热风箱;2-导流风箱;3-风扇;4-加热元件;5-过温保护元件;6-安装板;7-导流板;8-接线端;11-底板;12-前罩板;13-空气进口;14-热气出口;15-固定连接件;21-出风口;22-斜板;31-风扇安装座;71-导流板固定件;81-交流电接线端;82-直流电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电加热器,包括加热风箱1和导流风箱2,加热风箱1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11和前罩板12,加热风箱1的两端分别设有空气进口13和热气出口14,导流风箱2的两端均为开口,其中一端开口的边缘部固定连接在热气出口14处,另一端开口为出风口21,导流风箱2的内腔与加热风箱1的内腔连通,加热风箱1内设有风扇3、加热元件4和过温保护元件5,风扇3靠近空气进口13设置,风扇3通过风扇安装座31固定在底板11上,加热元件4和过温保护元件5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加热风箱1的内壁上,过温保护元件5与加热元件4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扇电加热器,包括加热风箱1和导流风箱2,风扇3将空气从空气进口13引入加热风箱1内,空气在加热风箱1内被加热元件4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从加热风箱1内流入导流风箱2中,热空气从导流风箱2的出风口21分散到外部的空间中,从而提升外部空间的温度,风扇3提高了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使得热空气能快速的分散到其周围的环境中,提升周围环境的温度,提高风扇3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

另外,加热风箱1内设有过温保护元件5,过温保护元件5用于监测加热元件4附近的温度,如果加热元件4附近的温度超过一定限值,则,加热元件4所在的电路停止通电,加热元件4停止加热,防止从导流风箱2的出风口21流出的热空气温度过高,导致环境温度过高使旅客感觉不舒适。

如图5所示,加热元件4和过温保护元件5设置在风扇3的下方,风扇3将空气引入到加热元件4所在的空间内,加热元件4对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过温保护元件5靠近加热元件4设置,过温保护元件5靠近电加热元件4设置,可方便监测加热元件4加热的空气的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限值,如果超过设定的限值,则加热元件4停止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加热元件4为电磁加热元件,电磁加热元件包括铁芯和线圈,铁芯固定在安装板6上,线圈绕设在铁芯上,线圈产生交变磁场,铁芯在交变磁场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并将热能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其热转化效率较高。

如图6所示,加热风箱1的热气出口14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板7,导流板7的两侧通过导流板固定件71固定在热气出口14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导流板7伸入导流风箱2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导流板7相对于前罩板12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导流板7将热空气引导到导流风箱2内。

如图4所示,加热风箱1连接在导流风箱2的侧部,热空气从加热风箱1的热气出口14从导流风箱2的侧部流入导流风箱2内,并沿导流风箱2的长度方向流通。

如图1和图4所示,对应于加热风箱1的热气出口14处,导流风箱2设有斜板22,进入导流风箱2内的热空气沿斜板22的表面流通进入导流风箱2内,并从导流风箱2的出风口流出。

如图4所示,加热风箱1和导流风箱2上均设有固定连接件15,通过将固定连接件15固定在列车的侧壁上可固定加热风箱1和导流风箱2,方便固定加热风箱1和导流风箱2。

如图2所示,加热风箱1的端部设有接线端8,接线端8包括交流电接线端81和直流电接线端82,交流电接线端81用于接交流电,直流电接线端82用于接直流电。

如图6所示,空气进口13设置在前罩板12上,空气进口13由多个通孔组成,多个通孔均匀设置,多个通孔可阻隔较大的杂质进入加热风箱1中,且从多个通孔进入加热风箱1内的空气较为均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