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346发布日期:2018-10-19 21:09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汽轮发电机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补入凝汽器的水量受到以下主要因素的制约:即受到凝结水泵、主抽汽器、轴封冷却器、低压加热器通流能力的限制。其次,受到除氧能力的限制,对于其确定的机组与凝汽器补水装置,其除氧能力是确定的,若补充水量过大,它将无法将补充水中的含氧量降到要求值以下,造成凝结水含氧量超标,从而腐蚀凝结水管道。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该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能够控制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的补水速度,防止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在大量补水时无法将补充水中的含氧量降到要求值以下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包括有包括有凝汽器、补水箱、稳压箱、出水管、进水管、旁路管、注水管及控制模块;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补水箱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稳压箱内,并且位于所述稳压箱内的出水管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出水管从所述补水箱一侧到所述稳压箱一侧依次设有出水调节阀、出水逆止阀、出水压力测点;所述旁路管一端与所述补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旁路管从所述补水箱一侧到所述凝汽器一侧依次设有旁路调节阀、旁路逆止阀、旁路压力测点;所述注水管一端与所述旁路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注水管上从所述旁路管一端到所述凝汽器一端依次设置有注水调节阀、注水泵、注水逆止阀;所述进水管一侧与所述稳压箱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进水管从所述稳压箱一端到所述凝汽器一端依次设置有进水调节阀、进水逆止阀、进水压力测点;所述稳压箱底部设有液位感应器,顶部设置有排气逆止阀、稳压箱压力测点;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进水压力测点、进水调节阀、旁路压力测点、注水调节阀、注水泵、液位感应器、旁路调节阀、出水调节阀、出水压力测点;所述进水压力测点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进水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旁路压力测点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注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液位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旁路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水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出水压力测点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注水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使用时,由所述控制模块中所述控制器先控制所述注水泵将所述补水箱的水打到所述稳压箱内,所述液位感应器检测到设定的液位时,所述进水调节阀才能进行开关,防止启动时空气漏入所述凝汽器,影响凝汽器真空,所述稳压箱内液位达到设定值后,所述控制器停运所述注水泵,然后依次打开所述出水调节阀、进水调节阀,利用所述凝汽器自身的负压将所述补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引入所述稳压箱内上方,由位于所述稳压箱内所述出水管上设有若干所述喷头将水喷入所述稳压箱内,利用所述稳压箱与所述出水管的压力差,降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水中的氧含量降低,从而达到去除氧气的目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稳压箱压力测点测到的压力,控制所述排气逆止阀开关,将所述稳压箱内多余的气体排出;所述稳压箱内的水由所述凝汽器的负压,从所述稳压箱内进入所述进水管,最后进入所述凝汽器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出水压力测点测得的压力,控制所述出水调节阀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出水管的水流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进水压力测点测得的压力,控制所述进水调节阀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进水管的水流量;所述出水压力测点、进水压力测点、稳压箱压力测点所测得的压力低于限定值时,所述控制器将控制所述旁路调节阀打开,然后关闭所述出水调节阀及所述进水调节阀,将管路切至所述旁路管运行,所述补水箱中的水直接从所述旁路管流入所述凝汽器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旁路压力测点测得的压力,控制所述旁路调节阀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旁路管的水流量;所述注水逆止阀、旁路逆止阀及进水逆止阀均是防止水从所述凝汽器一侧倒流。进一步的,所述旁路管的管径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管径与出水管的管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进一步的,所述注水泵为变频注水泵。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箱内液位设定值为1.5米。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压力测点的限定值为70Kpa。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压力测点的限定值为65Kpa。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箱压力测点的限定值为60Kpa。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自动定压,自动补水,自动调节,自动脱除系统内多于的气体。2、运行参数任意设定,适用于密闭定压补水。3、脱氧效率>50%。4、脱除系统中的气体,防止气阻,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期间稳定可靠。5、消除气蚀,降低系统运行噪音。6、由于脱除了水中的氧气,降低系统的有氧腐蚀,延长设备使用时间。7、由于脱除了水中的气体,凝汽器表面上不会附有气体气泡,提高了供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示意图。图2是控制模块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凝汽器10补水箱20稳压箱30出水管40进水管50旁路管60注水管70控制模块80出水调节阀41出水逆止阀42出水压力测点43旁路调节阀61旁路逆止阀62旁路压力测点63注水调节阀71注水泵72注水逆止阀73进水调节阀51进水逆止阀52进水压力测点53排气逆止阀31液位感应器32喷头33稳压箱压力测点34控制器8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包括包括有包括有凝汽器10、补水箱20、稳压箱30、出水管40、进水管50、旁路管60、注水管70及控制模块80;所述出水管40一端与所述补水箱20相连,另一端插入所述稳压箱30内,并且位于所述稳压箱30内的出水管40上设有若干喷头33,所述出水管40从所述补水箱20一侧到所述稳压箱30一侧依次设有出水调节阀41、出水逆止阀42、出水压力测点43;所述旁路管60一端与所述补水箱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10连接,所述旁路管60从所述补水箱20一侧到所述凝汽器10一侧依次设有旁路调节阀61、旁路逆止阀62、旁路压力测点63;所述注水管70一端与所述旁路管6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10连接,所述注水管70上从所述旁路管60一端到所述凝汽器10一端依次设置有注水调节阀71、注水泵72、注水逆止阀73;所述进水管50一侧与所述稳压箱30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凝汽器10连接,所述进水管50从所述稳压箱30一端到所述凝汽器10一端依次设置有进水调节阀51、进水逆止阀52、进水压力测点53;所述稳压箱30底部设有液位感应器32,顶部设置有排气逆止阀31、稳压箱压力测点34;所述控制模块80包括控制器81、进水压力测点53、进水调节阀51、旁路压力测点63、注水调节阀71、注水泵72、液位感应器32、旁路调节阀61、出水调节阀41、出水压力测点43;所述进水压力测点53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进水调节阀5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旁路压力测点63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注水泵72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液位感应器32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旁路调节阀61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出水调节阀41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出水压力测点43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所述注水调节阀71与所述控制器81连接。凝汽器负压补水系统使用时,由所述控制模块8中所述控制器81先控制所述注水泵72将所述补水箱20的水打到所述稳压箱30内,所述液位感应器32检测到设定的液位时,所述进水调节阀51才能进行开关,防止启动时空气漏入所述凝汽器10,影响凝汽器真空,所述稳压箱30内液位达到设定值后,所述控制器81停运所述注水泵70,然后依次打开所述出水调节阀41、进水调节阀51,利用所述凝汽器10自身的负压将所述补水箱20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40引入所述稳压箱30内上方,由位于所述稳压箱30内所述出水管40上设有若干所述喷头33将水喷入所述稳压箱30内,利用所述稳压箱30与所述出水管40的压力差,降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水中的氧含量降低,从而达到去除氧气的目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稳压箱压力测点34测到的压力,控制所述排气逆止阀31开关,将所述稳压箱30内多余的气体排出;所述稳压箱30内的水由所述凝汽器10的负压,从所述稳压箱30内进入所述进水管50,最后进入所述凝汽器10中;所述控制器81根据所述出水压力测点43测得的压力,控制所述出水调节阀41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出水管40的水流量;所述控制器81根据所述进水压力测点53测得的压力,控制所述进水调节阀51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进水管50的水流量;所述出水压力测点43、进水压力测点53、稳压箱压力测点34所测得的压力低于限定值时,所述控制器将控制所述旁路调节阀61打开,然后关闭所述出水调节阀41及所述进水调节阀51,将管路切至所述旁路管60运行,所述补水箱20中的水直接从所述旁路管60流入所述凝汽器10中,所述控制器81根据所述旁路压力测点63测得的压力,控制所述旁路调节阀61的开度,进而控制所述旁路管60的水流量;从而保证了当所述进水管50进入所述凝汽器10的水量不正常时,所述旁路管60能起到及时补充所述凝汽器10水量的作用。所述注水逆止阀73、旁路逆止阀62及进水逆止阀52均是防止水从所述凝汽器10一侧倒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进水调节阀、出水调节阀的开度自动控制对凝汽器的补水量,并且以凝汽器负压为动力,减少了泵的启停,又降低了水中的氧含量,降低系统的有氧腐蚀,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凝汽器表面上不会附有气体气泡,提高了供热效率。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