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6999阅读:1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轮机组的化学除盐水在凝汽器喉部实现雾化的装置,属凝汽器热交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水量补充,所补充的水为化学补充水,化学补充水通过补水管进入到汽轮机的凝汽器喉部。目的是使补充水在凝汽器喉部实现雾化,使低温的化学补充水(20~25℃)与高温的汽轮机排汽(35℃以上)在凝汽器喉部内实现混合换热、部分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喉部提前凝结,从而使汽轮机排入凝汽器冷却管区域的汽量减少,这样,在冷却管内冷却水量、水温不变的情况下,对提高凝汽器的真空有利。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现有装置在补水时,由于水流是沿着凝汽器喉部补水管上的几排喷水小孔喷出的,这些小孔沿补水管长度方向排列,小孔直径均为3mm~5mm,在补水压力的作用下,补水以柱状喷出。柱状的水流射流速度快,喷射距离远,而换热面积却较小,以致低温的补水与高温排汽在凝汽器喉部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换热,不能使汽轮机排汽在喉部得到最大程度的凝结。另外,化学补充水还因内含空气,也影响传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现有装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化学补充水在凝汽器喉部内得到充分雾化,以提高机组运行热经济性的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它包括补水管、支撑筋,补水管位于凝汽器喉部,多根平行排列,并由支撑筋予以固定,其改进之处是,在凝汽器喉部补水管上设置雾化喷嘴,雾化喷嘴沿补水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上述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所述补水管上雾化喷嘴的数量为10-100个。
采用这种雾化装置后,由于补水在凝汽器喉部充分实现了雾化,使补水由原来通过小孔以柱状形式喷出而成为雾化后的水雾微粒,大大增加了与排汽之间的换热面积,换热充分,从而使凝结的排汽量也大大增加,降低了主凝结区的热负荷,这对提高机组的真空和降低凝结含氧量是非常有利的。另外,化学补充水在凝汽器喉部内实现雾化后,补水中所含空气也就容易游离出来并被抽气设备抽走,因此,也可以提高下游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这对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是非常有利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补水管1、汽轮机排汽2、支撑筋3、凝汽器喉部4、凝汽器冷却管5、雾化喷嘴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包括补水管1、支撑筋3,雾化喷嘴6。补水管1为多根,安装凝汽器喉部4的空间内,可以采取平行排列方式,也可以采取其它方式。支撑筋3将补水管1固定定位。在补水管1上安装雾化喷嘴6,雾化喷嘴6沿补水管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雾化喷嘴6的数量根据化学补充水量的大小定为10-100个,雾化方向可以根据不同机组凝汽器实际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每根补水管1上的雾化喷嘴6数量为50个。补水在凝汽器喉部通过装设雾化喷嘴实现雾化后,使补水由原来通过小孔以柱状形式喷出而成为雾化后的水雾颗粒,使整个凝汽器喉部被水雾笼罩而形成雾化区,化学补水与凝结的汽轮机排汽2共同排入凝汽器冷却管5区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它包括补水管[1]、支撑筋[3],补水管[1]位于凝汽器喉部,多根平行排列,支撑筋[3]将补水管[1]予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凝汽器喉部补水管[1]上设置雾化喷嘴[6],雾化喷嘴沿补水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上雾化喷嘴的数量为10-100个。
专利摘要一种汽轮机组凝汽器补水雾化装置,属凝汽器热交换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化学补充水在凝汽器喉部充分雾化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雾化装置包括补水管和支撑筋,所述补水管位于凝汽器喉部,多根平行排列,支撑筋将补水管予以固定,改进后,在凝汽器喉部补水管上设置雾化喷嘴,雾化喷嘴沿补水管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使补水由柱状喷出改为雾化微粒,大大增加了与排汽之间的换热面积,换热充分,从而使凝结的排汽量也大大增加,降低了主凝结区的热负荷。另外,化学补水在凝汽器喉部雾化后,补水中所含空气也就容易游离出来并被抽气设备抽走,因此,此举可提高下游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文档编号F01D25/32GK2744836SQ20042011803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兰欣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