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风的热交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483发布日期:2018-10-12 22:2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的热交换管。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全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全世界均极重视节能减排。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社会总能耗中约有30%直接用于人类所居住的建筑,而在建筑能耗中约有50%用于采暖空调系统,人类出于健康与舒适度的基本需求,每小时一般需要30m3/h以上的新风量,夏天室外高温新风或冬天室外低温新风将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才能冷却到加热到房间所需要的舒适温度范围。故如何回收从室内排放的空气热能是现在新风研究的重点。

现有的排风管和新风管是两根管,浊风在排风管中流动时,也会损耗一定的热量,从而导致浊风的热量不能很好地被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风的热交换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量回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通风的热交换管,包括由隔热橡胶制成的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软质导热板,所述软质导热板将管本体分隔成至少一个新风道和排风道,新风道和排风道之间呈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浊风从排风道中排出,新风从新风道内流入新风机内,在浊风和新风流动的过程中,由于管本体由隔热橡胶制成,浊风或新风的热量不会散发出去,其中,当浊风的热量高时,浊风的热量将会通过软质导热板传递给新风,反之,当浊风的热量低,新风的热量高时,新风的热量将会通过软质导热板传递给浊风,使得浊风和新风之间的温度趋于均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量回收利用率;

本申请中的软质导热板中能够弯折,通过将软质导热板伸入管本体中进行安装,能够使得软质导热板适用于管本体为弯管的形式,从而无需对管本体进行额外的加工。

优选的,所述软质导热板由金属薄片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金属薄片制成的软质导热板兼具导热和可弯折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软质导热板通过由隔热橡胶制成的基座安装在管本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隔热橡胶制成的基座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对弯折的管本体安装软质导热板时,通过先将软质导热板安装在基座上,然后将基座连带软质导热板伸入到管本体中,并引导从管本体的另一端伸出,由此,采用隔热橡胶材质的基座能在安装过程中,避免造成管本体的破损。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管本体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注胶槽,若干所述注胶槽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基座于管本体内放置好,并通过基座带有的弹性向两侧张紧后,通过向注胶槽中注入胶水,胶水将在注胶槽中流动,直至将注胶槽注满以完成基座与管本体之间的固定安装;本申请,通过先放置基座后固定的方式,并且此种导热板安装的方式不会对管本体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软质导热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槽嵌合的固定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质导热板通过固定块安装在基座的固定槽中,由于基座采用隔热橡胶材质,由此,固定块能在固定槽中胀紧,以提高软质导热板与基座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在软质导热板将管本体分隔后,避免新风道和排风道相通而进行气流交换;并且在软质导热板轻微扭转时,固定块也能和固定槽保持较好的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和固定块呈T字形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字形的固定槽和固定块形成多层回路,以有效避免新风道和排风道之间的气流交换。

优选的,所述管本体的两端插接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体,所述分隔体上开设有与基座和软质导热板相适配的插槽;

所述分离管通过分隔体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新风道相通,第二通道与排风道相通,所述分离管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通道相通的第一支管,所述分离管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二通道相通的第二支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分离管的设置以较好适应本申请中新风道和排风道的构造。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互成角度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风道将浊风从新风机中引出排出到室外,以及新风道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到新风机时,互成角度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能够避免室外干净空气与室内排出的不干净空气相混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浊风从排风道中排出,新风从新风道内流入新风机内,在浊风和新风流动的过程中,由于管本体由隔热橡胶制成,浊风或新风的热量不会散发出去,其中,当浊风的热量高时,浊风的热量将会通过软质导热板传递给新风,反之,当浊风的热量低,新风的热量高时,新风的热量将会通过软质导热板传递给浊风,使得浊风和新风之间的温度趋于均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量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分离管安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分离管安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分离管安装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管本体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管本体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管本体的第三截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管本体的第四截面示意图,主要展示软质导热板为波浪状。

附图标记:1、管本体;2、分离管;3、软质导热板;4、新风道;5、排风道;6、基座;7、固定槽;8、固定块;9、注胶槽;10、分隔体;11、插槽;12、第一通道;13、第二通道;14、第一支管;15、第二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通风的热交换管,包括管本体1、以及插接在管本体1两端的分离管2。

管本体1由隔热橡胶制成。由此,管本体1具有可弯折的性能。本实施例中,管本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软质导热板3,软质导热板3将管本体1分隔成至少一个新风道4和排风道5,新风道4和排风道5之间呈间隔设置。软质导热板3由金属薄片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软质导热板3的数量设置有一个,由此,管本体1通过软质导热板3分隔成一个新风道4和排风道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软质导热板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由此,管本体1通过软质导热板3分隔成两个新风道4和一个排风道5,排风道5设置在两个新风道4之间,或管本体1通过软质导热板3分隔成两个排风道5和一个新风道4,新风道4设置在两个排风道5之间,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软质导热板3的数量设置成三个,由此,管本体1通过软质导热板3分隔成两个新风道4和两个排风道5,两个新风道4和两个排风道5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软质导热板3的形状呈平板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软质导热板3的形状呈波浪状。

需要说明的是,软质导热板3通过由隔热橡胶制成的基座6安装在管本体1内。基座6由隔热橡胶制成,由此基座6具有一定的弹性。本实施例中,基座6沿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即基座6与管本体1的弯曲形状相同,若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基座6的长度方向相应呈直线,若管本体1的长度方向呈弯曲形状,基座6的长度方向相应呈弯曲形状。

基座6对称分布在管本体1上,软质导热板3安装在基座6上,具体地,两个基座6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7,软质导热板3上设置有与固定槽7嵌合的固定块8,固定槽7和固定块8的形成呈T字形设置。其中,基座6的外壁呈弧面设置,以有效增加新风道4和排风道5的通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基座6与管本体1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注胶槽9,若干注胶槽9沿基座6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注胶槽9等间距分布。由此,在对弯折的管本体1安装软质导热板3时,通过先将软质导热板3安装在基座6上,然后将基座6连带软质导热板3伸入到管本体1中,并引导从管本体1的另一端伸出,由此,采用隔热橡胶材质的基座6能在安装过程中,避免造成管本体1的破损,在两个基座6于管本体1内放置好,并通过基座6带有的弹性向两侧张紧后,通过向注胶槽9中注入胶水,胶水将在注胶槽9中流动,直至将注胶槽9注满以完成基座6与管本体1之间的固定安装;本申请,通过先放置基座6后固定的方式,并且此种软质导热板3安装的方式不会对管本体1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分离管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体10,分隔体10上开设有与基座6和软质导热板3相适配的插槽11;分离管2通过分隔体10分隔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第一通道12与新风道4相通,第二通道13与排风道5相通,分离管2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通道12相通的第一支管14,分离管2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二通道13相通的第二支管15。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展示了分隔体10的数量设置有一个、两个和三个,分离管2通过分隔体10分隔成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管14和第二支管15互成角度设置。排风道5将浊风从新风机中引出排出到室外,以及新风道4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到新风机时,互成角度的第一支管14和第二支管15能够避免室外干净空气与室内排出的不干净空气相混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