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517发布日期:2019-01-29 17:44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木材干燥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质包装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材干燥房。



背景技术:

木质包装用于支撑、保护或装载货物的木材或木材产品,比如托盘、垫木、条板、木箱和活动木质容器等。木质包装用板材在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变形和最终含水率不均匀等现象都属于木材的干燥缺陷。其中,开裂也叫干裂,分为端裂、表裂和内裂。变形包括顺弯、横弯和扭曲。板材干燥过程中产生开裂和变形的因素比较复杂,采用合理的装堆和干燥基准工艺,可以最大程度的抑制干燥缺陷。目前的干燥工艺当中,风扇布置在干燥室内一侧上方,热空气单方向循环,且出现热空气循环通路不畅,材堆各处的风吹效果不均匀,热效率不佳,导致木材最终含水率不均匀,干燥质量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木材干燥房,其能够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热空气循环,排风量均匀可调,降低了干燥处理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热效率及干燥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木材干燥房,房体、排气箱、排风扇组、导轨和台车,房体的正面设有房门,房体内部上方与顶壁间隔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左右侧端与房体的左右侧壁封闭式固定连接,隔板的前后侧端与房体的前后壁保持供热风循环流通的间隔空隙,隔板上方设置排风箱,排风箱的前后箱壁上对称均布有若干排风口,排风口上设有孔板和用于遮蔽孔板的风量调节挡板,孔板上呈矩阵型排列若干排风孔,遮蔽孔板滑动连接在排风口上,排风箱内部设置有排风扇组,房体内部位于隔板下方为干燥区,干燥区设置有导轨和台车,木材装载在台车上通过导轨移动进出房门。

作为优选,房体外部设置有热风机组,排气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热风机组供风管路的通风口。

作为优选,房体外部设置有除湿机组,房体侧壁下方开设有连通除湿机组通风管路的开孔。

作为优选,房体内部位于干燥区上方设置加湿装置。

作为优选,排气箱内部和干燥区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木材干燥房,通过隔板和排风箱将排风系统与干燥区明确区分,通过隔板的前后侧端与房体的前后壁之间的间隔空隙对热风循环通路进行定向设置,经调控排风扇组的正反向运行,实现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热风循环流动,避免单向热空气循环通路不畅问题,双向周期性热风循环能够保证材堆各处的风吹均匀,通过可调节风量的排风口控制热风循环风吹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热效率,减少干燥时间,大大提高了干燥质量,确保木材最终含水率沿木材断面分布均匀,有效的防止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内裂、断裂、表裂、变形、变色等缺陷。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旨在便于描述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房体前壁和房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排气箱为半透视状态;

图4是图2中排气箱与隔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体,2-排气箱,3-排风扇组,4-导轨,5-台车,6-房门,7-隔板,8-排风口,9-孔板,10-风量调节挡板,11-排风孔,12-通风口,13-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木材干燥房,房体1、排气箱2、排风扇组3、导轨4和台车5,房体1的正面设有房门6,房体1内部上方与顶壁间隔设置有隔板7,隔板7的左右侧端与房体1的左右侧壁封闭式固定连接,隔板7的前后侧端与房体1的前后壁保持供热风循环流通的间隔空隙。隔板7上方设置排风箱2,排风箱2的前后箱壁上对称均布有若干排风口8,图4中所示,前箱壁上设置两排共十个排风口8,同样,后箱壁上也设置两排共十个排风口8,排风口8上设有孔板9和用于遮蔽孔板9的风量调节挡板10,孔板9上呈矩阵型排列若干排风孔11,遮蔽孔板9滑动连接在排风口8上,这样,可通过调整风量调节挡板10在孔板9上的遮盖位置,以根据实际需要遮盖部分排风孔11以实现调整风量的目的。排风箱2内部设置有排风扇组3。房体1内部位于隔板7下方为干燥区,干燥区设置有导轨4和台车5,木材装载在台车5上通过导轨4移动进出房门6,在房体1内部位于干燥区上方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加湿装置,比如带雾化喷嘴的喷淋管路。在排气箱2内部和干燥区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控温湿度。在房体1外部设置热风机组(图中未示出),排气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热风机组供风管路的通风口12,这样,通过热风机组导入热风进入排风箱2,然后通过排风扇组3的排风作用将热风通过排风口8经上述隔板7与房体1的前后壁之间的间隔空隙进入干燥区,从而形成均匀稳定、定向的周期性热风循环干燥处理作业。通过调整排风扇组3的正反转向,即可实现顺时针和逆时针双向热风循环流动。房体1外部设置有除湿机组(图中未示出),房体1侧壁下方开设有连通除湿机组通风管路的开孔1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采用本技术领域的公知技术或者常规技术手段可轻易实现的能够等效替换的任何变化及改进的实施方式,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