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专用耐高温沉降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6689发布日期:2019-01-15 23:02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专用耐高温沉降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专用耐高温沉降冷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密闭式电石炉普遍使用干法除尘工艺,来对电炉的炉气进行降温和净化,在实际电炉生产运行中,很难满足工作要求,经常在实际使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主要是由于密闭电石炉在实际生产运行中,炉况正常时,炉气温度在600-800度之间,炉况不正常时,会出现炉况的各种各样的波动,造成炉气温度波动变化较大,电炉炉气温度有时会瞬间达到1000度以上。另外,国内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除尘滤袋,主要采用的是复合波纤材料,此种材料最高只能耐温 250度,炉气温度高于250度,会造成大量滤袋的烧损,同时,炉气中含有大量的焦油,炉气温度低于180度,会有大量焦油析出,粘在滤袋表面,造成滤袋堵塞,无法正常过滤炉气,由于以上原因给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系统的降温和除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随着,国内密闭电石炉规格的不断加大,尤其是近几年,密闭电石炉规格已达到40.5MVA容量以上,炉气净化系统的降温和除尘负荷也在不断加大,在此期间,由于国内制作厂家炉气净降温设备的天然缺陷,在大负荷工作条件下,很难满足大电炉的长期稳定使用,实际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仍然存在着维护工作量大、寿命短、温度不好控制、易烧损滤袋和降温设备等诸多问题。

因此,继续利用原来设计原理制作的炉气净化降温除尘设备,已无法满足大型密闭电石炉的正常工作条件,严重影响了密闭电石炉生产厂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尘、降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专用耐高温沉降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专用耐高温沉降冷却器,包括外筒体,在外筒体下端连接有锥形灰斗,在灰斗下端设有出灰口,其特殊之处是:在外筒体内中心处设有内导管,内导管上端由外筒体上端的半椭圆球形封头密封穿出,内导管下端插入外筒体内下部,用于将高温炉气导入外筒体内;

在外筒体与内导管之间的环形腔体内由下至上固设有多层由耐热金属材料制成的挡尘板,每层挡尘板为沿圆周均布的若干个挡尘板组成,每个挡尘板的整体为扇形且横截面为倒V字形,相邻二层挡尘板的分布位置相互错开;

在外筒体上端的封头上设有出气口,用于排出降温和净化后的炉气。

作为进一步优选,每个挡尘板外端分别焊接在外筒体内壁,在内导管上对应每层挡尘板下沿分别固定有挡圈,挡圈分别托住每层挡尘板的内端,用于避免挡尘板因热胀冷缩而脱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挡尘板材质为不锈钢板或15CrMo。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内导管下端口为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口,以便于气体分散。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灰斗下端设有防堵料嘴,以防止出灰口堵塞。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堵料嘴包括连接在灰斗下端的半椭圆球型外壳,所述出灰口设在外壳下端中心处,在外壳内固定有由不锈钢孔板围成的锥斗,锥斗与外壳之间形成一周环形空腔,在外壳底面设有与环形空腔相通的进气口,用于接入惰性气体防止防堵料嘴内堵塞无法出灰。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外壳内对应锥斗上、下端分别沿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凸台,所述锥斗上下端分别通过一个锥套使用螺钉压在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外筒体内中心处设有内导管,内导管上端由外筒体上端的椭圆形封头密封穿出,内导管下端插入外筒体内下部,通过内导管将高温炉气导入外筒体内下部,能够避免二次扬尘的问题,并可降低高温炉气进入外筒体内的气流速度,有利于提高除尘和降温效果。

2、由于在外筒体与内导管之间的环形腔体内由下至上固设有多层挡尘板,每层挡尘板为沿圆周均布的若干个挡尘板组成,每个挡尘板的整体为扇形且横截面为倒V字形,相邻二层挡尘板的分布位置相互错开;通过布置的多层挡尘板能够有效提高除尘、降温效果,使用寿命长,可以取代原有空气冷却器的作用,节省能源和维修成本,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防堵料嘴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外筒体1,支座2,出气口3,内导管4,封头5,挡尘板6,挡圈7,灰斗8,防堵料嘴9,出灰口10,外壳11,锥套12,环形空腔13,锥斗14,进气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密闭电石炉炉气净化专用耐高温沉降冷却器,包括一个外筒体1,在外筒体1下端焊接有锥形灰斗8,在灰斗8下端设有出灰口10。在外筒体1内中心处设有竖直的内导管4,所述内导管4材质为不锈钢板或15CrMo,内导管4上端由焊接在外筒体1上端的半椭圆球形封头5密封穿出并焊接在封头上,内导管4下端插入外筒体1内下部,用于将高温炉气导入外筒体 1内。在内导管4上端设有一个变径结构,即内导管4上端口内径小于内导管4的主体内径,以便于降低气流速度。

在外筒体1与内导管4之间的环形腔体内由下至上固设有多层由耐热金属材料制成的挡尘板6,本实施例挡尘板以八层为例。每层挡尘板6为沿圆周均布的若干个挡尘板6组成,每个挡尘板6的整体为扇形且横截面为倒V字形,相邻二层挡尘板的分布位置相互错开。每个挡尘板外端分别焊接在外筒体1内壁,在内导管4 上对应每层挡尘板下沿分别固定有挡圈7,挡圈7分别托住每层挡尘板的内端,且每层挡尘板的内端与内导管4之间留有间隙,用于避免挡尘板因热胀冷缩而脱落。

所述挡尘板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板或15CrMo。在外筒体1上端的封头上位于内导管4一侧设有出气口3,用于排出降温和净化后的炉气。所述内导管4下端口为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口,以便于气体分散。在外筒体1外缘上部沿圆周方向均布焊接有支座2,用于该冷却器的安装固定。

在灰斗8下端设有防堵料嘴9,以防止出灰口10堵塞。

所述防堵料嘴9包括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在灰斗8下端的半椭圆球型外壳11,所述出灰口10设在外壳11下端中心处,在外壳11内固定有由不锈钢孔板围成的锥斗14,锥斗14与外壳11之间形成一周环形空腔13,在外壳11底面设有与环形空腔 13相通的进气口15,用于接入惰性气体防止防堵料嘴内堵塞无法出灰。在外壳11 内对应锥斗14上、下端分别沿圆周均布固定有多个凸台,所述锥斗14上下端分别通过一个锥套12使用螺钉压在凸台上。

工作时,高温炉气通过管路由内导管4上端口进入内导管4内,通过内导管4 下端口进入内导管与外筒体1之间的环形腔体内,经过多层挡尘板时进行降温和除尘,被挡尘板挡住的电石粉尘靠自重下落并堆积在锥斗上,通过进气口15接入惰性气体如氮气,可将落在锥斗内底部的粉尘吹起,使粉尘由出灰口10顺利排出。经过降温和除尘后的炉气经出气口3排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