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6570发布日期:2019-06-13 13:1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木耳是一种常见食品,由于新鲜的木耳当中含有感光的卟啉类物质,部分敏感体质的人吃完新鲜的木耳后,接受很强的太阳光下照时,身体可能产生一些不适的反应,如皮肤变得瘙痒、出现红疙瘩等,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常见的木耳加工都是干制,包括烘干和晾晒。

烘干多用于人工种植木耳,晾晒由于其操作易上手,成本低而更广泛的应用于野生木耳和人工种植木耳,现有技术中,晾晒多采用粗放的户外暴晒法,用苇席、尼龙纱等盛接,晾在场地上,由于晾晒场一般较大且为开放式,灰尘、蚊蝇的干扰没法排除,盛夏时户外地面温度能达到60℃-70℃,场地晾晒时木耳一面接受阳光直晒,另一面被地面烘烤,很容易晾晒过干,在后续的卷收、包装中很容易破碎;也有晾晒架体,但是只是简单地为了节省场地而设计,且多为一体设计,采耳捡摘后还需要往晾晒盘再摊放一次,手续繁琐,耗费人力,且对于木耳成品的质量控制还有所欠缺,GB6192-86中对于木耳的含水量有,明确规定:含水量不能超过14%,再以不同的干湿、杂质等指标比来分级,在实际生产中,含水率控制在10%-12%左右时最适宜,一方面符合国标,不会在包装后由于过分潮湿产生霉菌,另一方面也不会由于过干而在分装中破碎损耗太多,影响最终成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导致装袋中木耳湿度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包括竖轴、托架、托盘,竖轴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托架,托架为可绕竖轴旋转的十字形架体,托架的十字形架体端部均设有横支架,横支架上方架设有托盘;托架上位于托盘下方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横支架上也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起的定位柱,定位柱卡在托盘的晾晒空隙中。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柱中均设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称重传感器、微处理器、电源,电源设在电池盒内,每个托盘下方的称重传感器之间并联。

进一步的,托盘从上到下呈阶梯形排列。

进一步的,托架之间间距为20cm-50cm,横支架垂直于托架的十字形架体。

进一步的,微处理器连接有显示仪和提示灯。

进一步的,竖轴底端连接有延长架,竖轴与延长架之间设有定位销。

进一步的,竖轴下部设有稳定杆,稳定杆为三个,均匀分布在竖轴的同一水平面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的,竖轴底部设有滚轮,滚轮设在晾晒棚的内的轨道中。

进一步的,稳定杆下方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可旋转的十字形托架定位,结合横支架构成一个可以支撑托盘的平台,通过突出的定位柱定位托盘,使其位置固定,即便在操作人员碰撞时也能保证托盘不倾翻,这种活动连接的方式,方便直接采耳在托盘中,根据品级捡摘后将托盘直接放置到托架即可,大大节省了传统采摘后转运到晾晒场再捡摘分盘的人力,也省去了采耳时的工具,从采耳开始就尽量少翻动或不翻动木耳,使其一次性晾晒,更有利于耳片成型;

(2)托架从下到上长度依次递减,就使得托盘从上到下呈阶梯形排列,这种立体的排列,没有遮挡,有利于所有的托盘在晾晒中有均匀的通风和采光;

(3)称重装置的设置方便成品的水分控制,在统一的托盘中盛放重量接近的新鲜木耳,由于晾晒位置不同,晾晒进程也不同,但称重装置可以精确的把控每个托盘的重量变化,也就是随时检测木耳含水量的变化,待木耳重量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时,提示灯亮起提示晾晒结束,操作人员每次在晾晒棚收取晾晒完毕的托盘时,都能通过显示仪看到其余每一个托盘中木耳重量的减少程度,就可以预估下一次收取托盘的时间段,将木耳含水率的控制由操作人员的经验控制改为较为精确的计重控制,有利于成品含水量指标的稳定性;

(4)延长架的设置是为了在晾晒棚中实现多个本实用新型之间阶梯行排布,更有利于通风;滚轮配合晾晒棚中的轨道,方便移动本实用新型到晾晒棚门口,减少操作人员来回搬运的劳动量,防止不慎倾翻在地;稳定杆和万向轮时为了稳定本实用新型,避免操作人员不慎碰翻,造成损失;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大大较少了操作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成品质量稳定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中的称重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竖轴;11、延长架;12、定位销;2、托架;21、横支架;22、定位柱;23、电池盒; 3、托盘;4、滚轮;5、稳定杆;6、称重传感器;61、微处理器;62、显示仪;63、提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木耳自然干燥装置,包括竖轴1、托架2、托盘3,竖轴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托架2,托架2为可绕竖轴1旋转的十字形架体,托架2的十字形架体端部均设有横支架21,横支架21上方架设有托盘3;托架2之间间距为20cm-50cm,每个横支架21分别垂直于其设置的托架2的十字形架体的那个分支,托架2从上到下长度依次递增,托盘3从上到下呈阶梯形排列,托架2上位于托盘3下方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起的定位柱22,横支架21上也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起的定位柱22,定位柱22卡在托盘3的晾晒空隙中,每个定位柱22中均设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称重传感器6、微处理器61、电源,电源设在电池盒23内,每个托盘3下方的称重传感器6之间并联,微处理器61连接有显示仪62和提示灯63,竖轴1底端连接有延长架11,延长架11底部设有滚轮4,滚轮4设在晾晒棚的内的轨道中,竖轴1与延长架11之间设有定位销12,竖轴1下部设有稳定杆5,稳定杆5下方设有万向轮,稳定杆5为三个,均匀分布在竖轴1的同一水平面的外圆周上。

作业前,将托盘3运至采摘地采耳,采耳完毕进行简单的耳根捡摘,将大朵的耳片撕开,成单片状,保证耳基在下, 尽量减少翻动,通过延长架11、定位销12、稳定杆5的角度来调节本实用新型的高度,保证在晾晒棚的轨道上一高一低阶梯分布,有利于棚内晾晒更加通风。

作业时,将托盘3放在托架2与横支架21构成的每一个可以支撑托盘3的平台上,由于托盘3盘底是多孔状的,将托盘3卡在定位柱22中,在电池盒23中装入电池,称重传感器6就开始工作,称重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到微处理器61,通过微处理器61将信号的转换与放大,最终显示在显示仪62上,即可通过显示仪62读出托盘3与木耳原始重量,由于拖盘3为统一定制,质量相差不大,当木耳摊放均匀度适宜时,每个显示仪62上的原始读数相差也不大,其中有某个显示仪62上读数与其它的读数相去甚远时,应检查该对应托盘底部是否有粘连杂质,或者该托盘中的木耳是否没有经过捡摘耳根,检查调整完毕后进行晾晒,由于晾晒位置不同,晾晒进程也不同,但称重装置可以精确的把控每个托盘3的重量变化,也就是随时检测木耳含水量的变化,待木耳重量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时,提示灯63亮起提示晾晒结束,操作人员每次在晾晒棚收取晾晒完毕的托盘3时,都能通过显示仪62看到其余每一个托盘中木耳重量的减少程度,就可以预估下一次收取托盘3的时间段进行收取,收取时,在轨道中移动滚轮4,配合稳定杆下方的万向轮保持稳定,将本实用新型依次移至晾晒棚门口,进行收取,采耳初期后期可以等晾晒棚内所有托盘中的木耳均晾晒好之后再放置下一批,采耳高峰期时,可循环作业,收取托盘3后,在相应位置放置盛装有新鲜木耳的另一个托盘3,保证晾晒的及时性,保证成品品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