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011发布日期:2019-11-12 21:3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单元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穿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为了使电磁炉不使用时电源线不裸露在外面,往往会在电磁炉上设置电源线的收纳结构。

目前,专利(CN202647878U)公开一种收纳电源线的电磁炉,具体包括(参见图1和图2):该电磁炉包括下盖10和电源线20,电源线20一般包括电线21和电源插头22这两部分,在下盖10上设有收纳电源线的收纳装置,其中收纳装置包括绕线装置121和插头收纳槽,电源线20的电线21部分收纳于绕线装置121上,电源插头22收纳并固定在插头收纳槽中,为了对电磁炉内进行散热,电磁炉内会设有风扇,下盖与风扇对应的位置开设进风口,下盖的侧面设有出风口。

然而,上述电磁炉中,由于在下盖上设置收纳电源线的绕线装置,这样造成下盖外壁上可用的空间减少,从而减少了出风口的设置,从而对电磁炉的散热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磁炉中由于底壳上开设藏线结构而造成电磁炉的散热受到影响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大出风口面积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

包括:底壳以及设在所述底壳内的线圈盘、风机和电路板,其中:

所述底壳上开设用于收纳所述电磁炉电源线的藏线结构,且所述藏线结构上开设风口。

通过在所述底壳上开设用于收纳所述电磁炉电源线的藏线结构,且所述藏线结构上开设风口,而风口也可以作为出风口进行热空气的排出,即底壳上可供出风口开设的空间增加,从而使得出风口的总面积增加,电磁炉内的热量能更快地向外散发,降低了电磁炉的温升,从而使得电磁炉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实现了增大出风口面积的目的,达到了对电磁炉良好的散热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磁炉中由于底壳上开设藏线结构而造成电磁炉的散热受到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底壳与所述风机对应的位置开设进风口,所述底壳上开设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藏线结构为开设在所述底壳上的环形凹槽,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外两侧,所述风口开设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圈侧壁、底壁和内圈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出风口延伸到所述藏线结构的所述风口处且与所述风口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侧壁外边缘处设有挡风件,其中,挡风件用于阻挡所述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回流到所述电磁炉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中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侧壁外向凸起以形成所述挡风件,且所述挡风件位于所述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所述挡风件可阻挡所述风口和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回流到所述电磁炉内,同时,挡风件设置在藏线结构的侧壁边缘处,这样可以在底壳的一个位置同时设置挡风件和藏线结构,挡风件和藏线结构集中在一起进行设置,使得底壳上的结构增加紧凑,提升了底壳的外观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底壳上开设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的出线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环形凹槽远离所述出线口的一端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底壳的侧壁或者底壁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壳上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外圈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壳上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圈的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底壳为方形壳体,或者所述底壳为圆形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底壳上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侧壁上设有操作按钮和/或操作区域。

通过将操作按钮和/或操作区域设置在底壳的侧壁上时,这样底壳上盖设的面板上不需要预留操作区域,只需设置加热区域即可,这样可以使得电磁炉的体积大大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口上间隔设有多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用于将所述电源线挡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通过设置阻挡件,这样电源线在藏线结构中绕设后阻挡件可以对电源线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电源线收纳在藏线结构后从藏线结构中脱落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电磁炉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又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磁炉;

10—底壳;

11—侧壁;

12-底壁;

13-操作按钮;

14-操作区域;

101-进风口;

102-出风口;

20—藏线结构;

21—出线口;

22—阻挡件;

201-风口;

30—挡风件;

40—电源线;

5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单元分实施例,而不是全单元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又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电磁炉100包括底壳10,其中,底壳10上盖设有可供锅具放置的面板50,其中,底壳10具体可包括下盖和上盖,上盖盖设在下盖上,面板50盖设在上盖上,即下盖和面板50之间设有上盖,其中,实施例中,底壳10内设有线圈盘和电路板(未示出),线圈盘和电路板电性相连,电路板根据用户的操作对线圈盘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其中,为了对电磁炉100进行散热,底壳10内往往设有风机,底壳10靠近上与风机对应的位置开设进风口101,同时,底壳10上设有出风口102,这样外界的冷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01进入电磁炉 100内,经过风机后将冷风吹向线圈盘和电路板,经过热交换后,热空气从出风口102向外吹出,从而达到对电磁炉100散热的目的。

其中,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电源线40进行收纳,下盖上设有藏线结构,这样电磁炉100使用结束后,电源线40收纳在藏线结构中,但是会存在电磁炉100的散热受到影响的问题,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由于电磁炉100的下盖上设置了藏线结构,造成下盖外壁上可用的空间减少,从而减少了出风口102的设置,总的出风面积减少,从而影响了电磁炉100的散热。

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在底壳10上开设用于收纳电磁炉100电源线40的藏线结构20,且藏线结构20上开设风口201,这样藏线结构20上的风口201也可以作为出风口102,这样底壳10上开设出风口102的区域增加,从而可以开设更多的出风口102,使得出风口102的总面积增加,这样电磁炉100内的热量能更快地向外散发,从而降低了电磁炉 100的温升,从而使得电磁炉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风口201在藏线结构20上开设时,风口201的大小具体实际需求进行设定,风口201的形状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方孔,还可以长条孔,同时,风口201在藏线结构20上开设的密度具体根据电磁炉100 内的热量进行设定,例如,电磁炉100内靠近电路板或线圈盘的位置产生的热量较多,此时,藏线结构20上与电路板或线圈盘靠近的位置开设风口201 的密度增加,即风口201之间的间隔减少,使得该区域的出风面积增大,从而更利于该处热量及时向外排出,相应的,电磁炉100内靠近风机的位置由于热量较少,此时,藏线结构20上与风机靠近的位置开设的风口201密度减少,即该位置处风口201之间的间隔可以增大,所以,本实施例中,风口201 在藏线结构20上开设的密度具体根据电磁炉100的热量分布情况进行设定,或者本实施例中,风口201可以均匀地开设在藏线结构20上,这样保证了藏线结构20上各位置的强度一直,不易出现由于风口201密度增多而强度降低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藏线结构20上靠近进风口101的风口201,由于与进风口101距离较近,此时,该风口201同样可以作为进风口101使用,而藏线接收上远离进风口101的风口201仍然可以作为出风口102进行散热,所以本实施例中,及增加了出风口102的总面积,同时也增加的进风口101 的面积,充分保证了电磁炉100具有较大的进风口101量以及出风口102量。

其中,本实施例中,藏线结构20在底壳10上设置时,藏线结构20可以与底壳10一体成型,或者藏线结构20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者紧固件紧固连接在底壳10上。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通过在底壳10上开设用于收纳电磁炉100电源线40的藏线结构20,且藏线结构20上开设风口201,而风口201 也可以作为出风口102进行热空气的排出,即底壳10上可供出风口102开设的空间增加,从而使得出风口102的总面积增加,电磁炉100内的热量能更快地向外散发,降低了电磁炉100的温升,从而使得电磁炉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实现了增大出风口102面积的目的,达到了对电磁炉100良好的散热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磁炉100 中由于底壳10上开设藏线结构20而造成电磁炉100的散热受到影响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藏线结构20为开设在底壳10上的环形凹槽,且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分别位于环形凹槽的内外两侧,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具体可以设置在底壳10的侧壁上,或者开设在底壳10的底壁上,或者可以开设在底壳10侧壁与底壁连接处,本实施例中,当风机设置在底壳10的内底壁上时,此时进风口101位于环形凹槽的内侧,即底壳10上被环形凹槽围起的区域,出风口102位于环形凹槽的外侧,即底壳10上处于环形凹槽外圈之前的区域上,当风机设在底壳10的内侧壁上时,此时,进风口101可以位于环形凹槽的外侧,出风口102位于环形凹槽的内侧,其中,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具体为底壳10外壁向内凹形成的凹槽,或者,环形凹槽也可以为底壳10外壁向外凸起而形成的凹槽。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藏线结构20为环形凹槽时,环形凹槽往往由底壁和内外两个侧壁围成,而风口201开设在环形凹槽的外圈侧壁、底壁和内圈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例如,风口201可以开设在环形凹槽的外圈侧壁上,或者风口201可以开设在环形凹槽的底壁上,或者风口201还可以开设在环形凹槽的内圈侧壁上,或者风口201可以同时开设在环形凹槽的外圈侧壁和底壁上,或者环形凹槽的外圈侧壁和内圈侧壁上,或者风口201在环形凹槽的外圈侧壁、内圈侧壁以及底壁上均进行开设。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出风口102的面积,底壳10外壁上的出风口102延伸到藏线结构20上的风口201处且与风口201贯通,即底壳10外壁上的出风口102呈长条型出风口,这样底壳10上的出风口102从底壳10的外壁延伸到藏线结构20的风口201上,出风口102与风口201相接合,从而大大增加了出风口102的面积,从而更利于电磁炉100的散热。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藏线结构20上开设风口201,这样电磁炉100 使用过程中,底壳10上的出风口102以及藏线结构20上的口排出的热空气易从进风口101回流到电磁炉100内,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磁炉100排出的热空气再次回流到电磁炉100内,具体的,在环形凹槽中靠近进风口101 的侧壁外边缘处设有挡风件30,即本实施例中,在环形凹槽靠近进风口101 的内侧壁与进风口101之间设置挡风件30,这样挡风件30可以阻挡风口201 和出风口102流出的热空气从进风口101回流到电磁炉100内。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100中,挡风件30可阻挡风口201和出风口102流出的热空气从进风口101回流到电磁炉100内,同时,挡风件30设置在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处,这样可以在底壳10的一个位置同时设置挡风件30和藏线结构20,挡风件30和藏线结构20集中在一起进行设置,使得底壳10上的结构增加紧凑,提升了底壳10的外观美观性,而且,挡风件 30设置在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处,可以对藏线结构20内脱出的电源线40 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可进一步的防止电源线40从藏线结构20内脱出,即挡风件30设在藏线结构20上时同时还增加了电源线40的藏线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中,其中,本实施例中,挡风件30在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处设置时,挡风件30的高度不能超过底壳10上用于支撑电磁炉100 的垫脚,这样才能保证挡风件30不会对电磁炉100放置造成影响。

其中,本实施例中,挡风件30在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上设置,挡风件30具体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者紧固件紧固在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上,或者挡风件30和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一体成型,也可以将挡风件30、藏线结构20的侧壁边缘和底壳10三者一体成型。

其中,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环形凹槽中靠近进风口101的侧壁外向凸起以形成挡风件30,即挡风件30由环形凹槽的侧壁向上延伸形成,挡风件 30与环形凹槽一体成型,挡风件30相当于环形凹槽的延伸侧壁,这样底壳 10上的环形凹槽的其中一个侧壁高于另一个侧壁,从而对热空气起到阻挡作用。

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环形凹槽靠近进风口101的侧壁向外延伸高于另一侧壁时,便可以对电磁炉100排出的热空气进行阻挡,这样避免额外在底壳10的其他区域设置挡风件30而造成电磁炉100外观不美观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热空气进行阻挡,所以挡风件30位于风口201 与进风口101之间。

其中,本实施例中,底壳10上开设与环形凹槽连通的出线口21,其中,出线口21用于当电磁炉100的电源线40在藏线结构20中绕设完成时可供电源线40的末端(即插头端)从藏线结构20中出去,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 位于环形凹槽远离出线口21的一端处,即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和出线口 21相互远离。

其中,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位于所述底壳10的侧壁11或者底壁12上,出风口102设置在底壳10上位于环形凹槽外圈的侧壁上,进风口101设置在底壳10上位于环形凹槽内圈的底壁上,这样挡风件30具体设置在环形凹槽的内圈侧壁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底壳10为方形壳体,或者底壳10为圆形壳体,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底壳10为圆形壳体,这样电磁炉100为圆炉。

其中,本实施例中,靠近进风口101处的底壳10侧壁处由于风机的设置,所以该处的温度往往不会较高,所以,本实施例中,底壳10上靠近进风口 101的侧壁上设有操作按钮13和/或操作区域14,即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 13和/或操作区域14设在底壳10的侧壁上,例如可以在底壳10的侧壁上设置操作按钮13,或者设置操作区域14,或者同时设置操作按钮13和操作区域14,本实施例中,当操作按钮13和/或操作区域14设置在底壳10靠近进风口101的侧壁上时,确保了操作按钮13或操作区域14的温度不易过高,这样避免了操作按钮13或操作区域14温度过高而不宜对电磁炉100进行操作的问题,同时,这样底壳10上盖设的面板50上不需要预留操作区域14,只需设置加热区域即可,这样可以使得电磁炉100的体积大大减少。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电磁炉100的面板50上设置操作按钮13和/或操作区域14。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源线40收纳在藏线结构20后从藏线结构20中脱落出来,具体的,在环形凹槽的槽口上间隔设有多个阻挡件22,阻挡件22用于将电源线40挡在环形凹槽中,其中,本实施例中,阻挡件22 具体可以为弹性件,这样电源线40绕设时可以方便电源线40在藏线结构20 中绕设,同时还可以对电源线40起到阻挡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