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1993发布日期:2021-05-21 08:4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剂分流均匀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热泵型空调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冷暖空调。在夏季制冷时,空调在室内制冷,室外散热,而在冬季制热时,方向同夏季相反,即室内制热,室外制冷。空调通过热泵在不同环境之间进行冷热交换。比如在冬季,室外的空气、地面水、地下水等等就是低温热源,而室内空气就是高温热源,热泵式空调制热的作用就是把室外环境的热量输送到室内环境里。

参照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热泵的制热循环原理图。该热泵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和四通换向阀c。该热泵制热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蒸发器1内低压两相制冷剂(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的混合体)从低温环境吸收热量;经压缩机2吸入后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冷凝器3将热能释放给室内环境,同时自身温度降低;最后,经过膨胀阀机构4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1,重复上述循环的制热过程。本文所述换热器包括上述蒸发器1和冷凝器3。

热泵空调通过该四通换向阀c来改变工况模式。在夏季制冷工况下,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1,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3。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1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通过冷凝器3将热量输送到室外。冬季供热的时候,转换四通换向阀c阀块的位置,使制冷剂的流向发生转换,此时,制冷剂通过室外换热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并向室内环境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蒸发器1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膨胀阀4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3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1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2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3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到制热的目的。蒸发器1和冷凝器3是空调热泵机组中进行热量交换的重要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比翅片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在材料成本、制冷剂充注量和热流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符合换热器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翅片、集流管、端盖等部件。多流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内还插设分隔隔板,隔板将集流管分为多个独立的腔,每个集流管腔连通一定数量的扁管。微通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当气液两相制冷剂从集流管腔进入多根扁管时,由于气相和液相的密度与粘度存在差异,流动的制冷剂容易在重力和粘性力作用下发生分离,导致进入多根扁管的制冷剂不均匀。制冷剂不均匀不仅恶化换热效率,而且会引起制冷系统的波动。因此,实现两相制冷剂在同一流程不同扁管内部的均匀分配是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换热器上同一根扁管内的不同微通道、相同流程内的不同扁管内制冷剂流量更加均匀,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回路,用于进行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所述换热回路上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上行流程和下行流程;所述换热器包括:扁管,其内具有多个微通道,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二集流管,与所述下行流程内的所述扁管连通,用于流通所述制冷剂;第三集流管,与所述上行流程内的所述扁管连通,用于流通所述制冷剂;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和所述第三集流管,用于流通所述制冷剂;其中,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空腔部,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用于流通所述制冷剂;通道部,一端与所述空腔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扁管连通,用于流通所述制冷剂;扰流部,设于所述空腔部内,用于扰动所述空腔部内的所述制冷剂的流动路径,促使所述空腔部内高压区与低压区的所述制冷剂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流管内形成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布设的所述通道部,每个所述通道部的一端与所述空腔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扁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道部具有折弯部,所述通道部靠近所述空腔部的一侧与所述空腔部垂直,所述通道部靠近所述扁管的一侧与所述扁管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侧壁上设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通道部连通,所述扁管插设于所述插入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部为设于所述空腔部内的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沿与所述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隔断结构与所述空腔部的四周内壁均具有一定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空腔部远离送风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部为设于所述空腔部内的至少两个、且间隔设置的隔断结构,所述隔断结构沿与所述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隔断结构相对于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空腔部的位置处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流管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集流管内设有多个第三隔板,多个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三集流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三腔室,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腔室同时连通于所述上行流程内的部分所述扁管和所述下行流程内的部分所述扁管,其余所述第三腔室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数量相同,其余每个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每个所述第二集流管一一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室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连通于同一所述连接管两端的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中,所述第三腔室连通的所述扁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的所述扁管的数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气液两相制冷剂由第三集流管经连接管进入第二集流管时,气液两相制冷剂首先进入空腔部内,制冷剂流量越大,制冷剂分布不均越明显,制冷剂的流入端将产生低压,进而在空腔部内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扰流部可以有效避免空腔部内因涡流而导致的流动盲区,扰流部对空腔部内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进行扰动,促使空腔部内高压区与低压区的制冷剂混合,制冷剂在空腔部内循环流动,由扰流部形成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可以自动适应制冷剂流量的变化,进而使进入不同通道部内的制冷剂能够均匀分配,实现同一根扁管内的不同微通道、相同流程内的不同扁管内制冷剂流量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空调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一分离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一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b向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第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第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二(省略侧板);

图11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第二集流管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中c-c向剖视图;

图13为图11中d-d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第二集流管内部制冷剂流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第二集流管第二种结构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二第二集流管第三种结构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一(蒸发工况);

图18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二(冷凝工况);

图19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的实际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中间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中间集流管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2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中间集流管连通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中间集流管的俯视图;

图24为本发明换热器实施例三中间集流管另一种结构形式的俯视图;

图25为图23中h1-h1向剖视图;

图26为图23中h2-h2向剖视图;

图27为图23中h3-h3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蒸发器,2-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四通换向阀;

01-第一集流管,011-上腔室,012-下腔室,013-小腔室,014-第一隔板;

02-第二集流管,021-空腔部,022-通道部,023-扰流部,024-内壁,025-插入部,026-折弯部;

03-第三集流管,031-第三隔板,032-第三腔室;

04-第四集流管;

05-中间集流管,051-子腔体,0511-第一分隔板,0512-第二分隔板,0513-第三分隔板,052-第一腔体,053-第二腔体,054-第三腔体,055-第一流通部,056-第二流通部,057-第三流通部,058-第一安装部,059-第二安装部;

06-分离器,061-分离器空腔,062-第一挡板,063-第二挡板,064-间隙,065-制冷剂流通口;

07-分气管组,071-分气主管,0711-第一分气主管,0712-第二分气主管,072-分气支管;

08-分液管组,081-分液主管;

09-连接管,091-第一连接管,092-第二连接管;

10-翅片;

11-扁管;

12-气管组,121-气管支路;

13-换热部,131-第一排换热部,132-第二排换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尤指热泵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换热回路,用于进行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以实现空调器对室内温度的调节。

换热回路可采用现有技术图1中所示的换热原理,也即,换热回路包括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以及四通换向阀c,蒸发器1和冷凝器3内的制冷剂相变过程相反,将蒸发器1和冷凝器3统称为换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对换热器进行结构改进,提高制冷剂在换热器内的均衡分配,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空调器整体的换热效果。

本发明对换热器中制冷剂的流入端、流出端、不同流程之间的连通过渡处、以及并排换热器的连通过渡处均进行了结构改进,以期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换热器包括有若干等距排布的扁管11和翅片10,扁管11内形成有多个用于流通制冷剂的微通道,翅片10设于相邻的两个扁管11之间,流经翅片10的空气流动方向与流经扁管11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互垂直,通过散热翅片10和空气流带走扁管11内制冷剂释放的热量/冷量。

扁管11采样多孔微通道铝合金,翅片10为表面具有钎焊复合层的铝合金,质量轻、换热效率高。

实施例一

图2至图7用以说明换热器实施例一的结构,实施例一中,换热器具有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两个流程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图2所示为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扁管11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集流管01和第四集流管04,第一集流管01设于换热器的一端、与扁管11的一端连通,第四集流管04设于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扁管11的另一端连通。

其中,第一集流管01内形成有用于流通制冷剂的上腔室011和下腔室012,上腔室011与第二流程内的扁管11连通,下腔室012与第一流程内的扁管11连通。

换热器还包括分离器06、分气管组07、以及分液管组08。

其中,分离器06用于分离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

分气管组07连通于分离器06与下腔室012之间,用于流通气相制冷剂。

分液管组08连通于分离器06与下腔室012之间,用于流通液相制冷剂。

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气液两相制冷剂在进入下腔室012之前,先通过分离器06进行有效分离,气相制冷剂经分气管组07进入下腔室012,液相制冷剂经分液管组08进入下腔室012,从根本上避免了两相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分离,从而保证进入下腔室012内的气相和液相制冷剂的质量、流量近似相等,使得制冷剂在下腔室012内不存在气液分离的现象,进而提高扁管11内制冷剂的分配均匀性。

分离器06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和图5,分离器06的内部形成有分离器空腔061,分离器06的侧壁上设有制冷剂流通口065,制冷剂流通口065与分离器空腔061连通,制冷剂经制冷剂流通口065流入分离器空腔061内。

参照图3至图5,分气管组07包括分气主管071和与分气主管071连通的多个水分气支管072,分气主管071伸入分离器空腔061内,分气支管072沿水平方向延伸、与下腔室012连通,分离器空腔061内的气相制冷剂从分气主管071流出,而后经多个分气支管072进入下腔室012内,使下腔室012内每一处的气相制冷剂流量均匀。

进一步的,参照图3,分气主管07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分气主管0711和第二分气主管0712,第一分气主管0711与分离器空腔061连通,第一分气主管0711从分离器空腔061内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后通过弧形部与第二分气主管0712连通,第二分气主管0712向下延伸,多个分气支管072沿第二分气主管0712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气相制冷剂沿第二分气主管0712自上而下地分流进入多个分气支管072内,提高气相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分离器空腔061内,气相制冷剂趋于向分离器空腔061的上部流动,参照图5,将第一分气主管0711的一端设于靠近分离器空腔61的顶部,以便于上部气相制冷剂的流入。

继续参照图3至图5,分液管组08包括分液主管081和与分液主管连通的多个分液支管(未图示),分液主管081伸入分离器空腔61内,分液支管081沿水平方向延伸、与下腔室012连通,分离器空腔061内的液相制冷剂从分液主管081流出,而后经多个分液支管进入下腔室012内,使下腔室012内每一处的液相制冷剂流量均匀。

进一步的,分液主管081包括连通的第一分液主管和第二分液主管,第一分液主管与分离器空腔061连通,第一分液主管从分离器空腔061内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后通过弧形部与第二分液主管连通,第二分液主管向下延伸,多个分液支管082沿第二分液主管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液相制冷剂沿第二分液主管自上而下地分流进入多个分液支管内,提高液相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分离器空腔061内,液相制冷剂趋于向分离器空腔061的底部流动,参照图5,将第一分液主管的一端靠近分离器空腔061的底部、且具有一定距离,以便于下部液相制冷剂的流入。

经分气管组07和分液管组08分离后的制冷剂自上而下地进入下腔室012后再分流进入扁管11内,相比传统的自下而上地分流方式,可以抑制制冷剂上行分流过程中重力的影响以及导致的分离现象。

参照图5和图6,分离器空腔061内设有第一挡板062,其位于第一分气主管0711端部的下方、与第一分气主管0711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第一挡板0662可以提高气液两相制冷剂上行过程中的分离效率,且可以避免液相制冷剂在惯性作用下进入第一分气主管0711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分离效率,参照图5和图7,分离器空腔061内还设有第二挡板063,第一挡板062和第二挡板063分设分液主管081的两侧,第二挡板063与分液主管08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064,气相制冷剂从该间隙064继续向上流动。

参照图3,下腔室012内设有多个等距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014,多个第一隔板014将下腔室012分隔成多个小腔室013,每个小腔室013连通有数量相同的扁管11,每个小腔室013连通有分气支管072和分液支管,如此,使得进入每一个小腔室013内的制冷剂流量均匀,相同流量的制冷剂又被均匀地分配至相同数量的扁管11内,实现每一个扁管11内制冷剂的流量均匀。

本实施例中,下腔室012内形成有10个小腔室013,每一个小腔室013内连通两个扁管1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小腔室013的数量和每个小腔室013内扁管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对第四集流管04给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第四集流管04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腔室m1、腔室m2、腔室m3、腔室m4、以及腔室m5,腔室m1与腔室m5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091连通,腔室m2与腔室m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092连通,流入腔室m1中的制冷剂经第一连接管091进入腔室m5中,流入腔室m2中的制冷剂经第二连接管092进入腔室m4中,进入腔室m3中的制冷剂向上流动、进入第二流程内的扁管11内。

下腔室012和第四集流管04的内部采用隔腔设计,确保制冷剂从进入第一集流管01到离开第一集流管01的流程内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相等,确保换热器整体具有较好的分流均匀性。

进一步的,两相制冷剂在扁管11内沸腾换热时,比容和流速逐渐增加,气液混合程度增加,分离均匀性提高,因此,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扁管数应逐渐减少;反之,两相制冷剂在扁管内冷凝换热时,比容和流速逐渐减小,气液趋于分离,为了减少气液两相在空间上的分离,因此,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的扁管数应逐渐增加。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腔室m1连通的扁管11的数量小于腔室m5连通的扁管11的数量,腔室m2连通的扁管11的数量小于腔室m4连通的扁管11的数量,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流入腔室m3中的扁管11的数量大于流出腔室m3中的扁管11的数量。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管091的一端连接于腔室m1的下端,便于腔室m1下部液相制冷剂的流入第一连接管091内;第一连接管091的另一端连接于腔室m5的上端,第一连接管091内的制冷剂自上而下地流入腔室m5中,利用重力提高与腔室m5连通的扁管11内制冷剂的流量均匀性。

同样的,第二连接管092的一端连接于腔室m2的下端,便于腔室m2下部液相制冷剂的流入第二连接管092内;第二连接管092的另一端连接于腔室m4的上端,第二连接管092内的制冷剂自上而下地流入腔室m4中,利用重力提高与腔室m4连通的扁管11内制冷剂的流量均匀性。

参照图2,实施例一中,换热器还包括气管组12,气管组12包括多个气管支路121,多个气管支路121均与上腔室011连通,上腔室011内的制冷剂从多个气管支管121汇总后流出。

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从制冷剂流通口065进入分离器06中,气相制冷剂经分气管组07进入第一集流管01的下腔室012内,液相制冷剂经分液管组08进入第一集流管01的下腔室012内,而后气液两相制冷剂同时进入第一流程内的多个扁管11内,然后经第一连接管091、第二连接管092、及第四集流管04进入第二流程内的多个扁管11内,最后经第一集流管01的上腔室011从气管组12流出。

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换热器内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作蒸发器时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参照图8,换热器具有上行流程和下行流程,上行流程和下行流程是针对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而言,仅是为了便于技术方案的说明,以上述实施例一而言,可将第一流程称为上行流程,将第二流程称为下行流程。

实施例二中,以换热器具有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为例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第一流程即为上行流程,第二流程即为下行流程。

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之间通过第二集流管02、第三集流管03连通,具体的,第二集流管02与第二流程内的扁管11连通,第三集流管同时与第一流程内的扁管11、及第二流程内的部分扁管11连通,第二集流管02与第三集流管03之间通过连接管09连通。

参照图9至图14,第二集流管02包括空腔部021、通道部022、以及扰流部023,空腔部021与连接管09连通,通道部022的一端与空腔部021连通,通道部022的另一端与第二流程内的扁管11连通,扰流部023设于空腔部021内,用于扰动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促使空腔部021内高压区与低压区的制冷剂混合。

具体的,第一流程扁管11内的制冷剂经第三集流管03、连接管09进入第二集流管02,制冷剂进入第二集流管02时,气液两相制冷剂首先进入空腔部021内,制冷剂流量越大,制冷剂分布不均越明显,制冷剂的流入端将产生低压,进而在空腔部021内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扰流部023可以有效避免空腔部021内因涡流而导致的流动盲区,扰流部023对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进行扰动,促使空腔部021内高压区与低压区的制冷剂混合,制冷剂在空腔部021内循环流动,由扰流部023形成的制冷剂循环路径可以自动适应制冷剂流量的变化,进而使进入不同通道部022内的制冷剂能够均匀分配,实现同一根扁管11内的不同微通道、相同流程内的不同扁管11内制冷剂流量均匀。

参照图9和图10,第二集流管02包括集流管主体,集流管主体的内部通过多个间隔的内壁024形成多个通道部022,多个通道部022均匀间隔布设,集流管主体内的底部形成空腔部021,集流管主体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扁管11,集流管主体与扁管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连接有连接管09,通道部022的一端与空腔部021连通,通道部022的另一端与扁管11连通,图10中,为了便于表示集流管主体的内部结构,将其一侧壁隐藏未示出。

实施例二中,集流管主体为方形结构,多个内壁面形成的通道部022为扁平状结构,其他实施例中,集流管主体可以为圆柱结构、椭圆柱结构等,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多个通道部022均匀间隔布设,便于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能够均匀地流入不同的通道部022内,进而保证与各个通道部022连通的扁管11内制冷剂流量均匀。

通道部022具有折弯部026,通道部022靠近空腔部021的一侧与空腔部021垂直,通道部022靠近扁管11的一侧与扁管11平行,便于制冷剂在空腔部021与通道部022之间、扁管11与通道部022之间的流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道部022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的流道,比如圆弧面的流道,为了平衡不同通道之间的阻力可以改变通道折返次数、改变通道部的表面粗糙度等。

集流管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插入部025,插入部025与通道部022连通,扁管11插设于插入部025内,实现扁管11与通道部022的连通。

每个第二集流管02能够接出的扁管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实施例二中,每个第二集流管02可以连接的扁管11数量为1-20。

参照图10至图14,图12为图11中c-c向剖视图,图13为图11中d-d向剖视图,扰流部023为设于空腔部021内的隔断结构,隔断结构沿与制冷剂的流入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隔断结构为不完全隔断,也即,隔断结构与空腔部021的四周内壁均具有一定间隙。

图14中的箭头所示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换热器内蒸发时,由连接管09流入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一部分直接向上流动直接进入通道部022内,另一部分制冷剂绕过扰流部023进入空腔部021内远离制冷剂流入口的一侧(也即图14所示方位中的左侧部分),此部分制冷剂绕扰流部023流动的同时,其中部分制冷剂会流入通道部022内,剩余部分制冷剂绕过扰流部023后再与新流入的制冷剂混合后进入下一个流动循环。由于制冷剂从连接管09进入空腔部021内时流速较高,空腔部021内制冷剂的进口处压力较低,促使未能够及时流入通道部022内的制冷剂能够绕着扰流部023循环流动,空腔部021内形成的制冷剂循环流路,有利于提高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的均匀分配,使进入不同通道部022内的制冷剂均匀,进而使不同扁管内的制冷剂均匀。

在高流量下,制冷剂分布不均更加明显,当制冷剂流量较大时,本方案对制冷剂的均匀分配效果更加显著。因为流量越大,空腔部021制冷剂入口处喷射引起的低压效应愈显著,促使制冷剂绕扰流部023流动的循环回路愈显著,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回路自动适应外部制冷剂流量的变化,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由于通道部022为扁平状结构,该扁平状结构与扁管11的结构正好匹配,制冷剂在通道部022内的均匀分配,也有利于提高进入同一根扁管11内不同微通道内的制冷剂均匀性。

参照图11和图14,连接管023优选地设于空腔部021远离送风方向的一侧,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图15和图16示出了扰流部023的另外两种变形结构形式,通过增加扰流部023的数量以在空腔部021内形成多路回流和多路扰流,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效果。

图15中,扰流部023为两个间隔设置的隔断结构,隔断结构与图14所示的隔断结构相同,只是布置方式不同,图15中,两个扰流部023在空腔部021内相对于制冷剂流入空腔部021的位置处对称分布。流入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先进入两个扰流部023之间,然后分成两路,一路制冷剂绕左侧的扰流部023形成循环回路,另一路制冷剂绕右侧的扰流部023形成循环回路。

图16中,扰流部023为三个间隔设置的隔断结构,隔断结构与图14所示的隔断结构相同,只是布置方式不同,图16中,三个扰流部023在空腔部021内相对于制冷剂流入空腔部021的位置处对称分布,位于中间的扰流部023与连接管09正对。流入空腔部021内的制冷剂分成两路,一路沿着左侧扰流部023与中间扰流部023之间的间隙流动、并绕着左侧扰流部023形成循环回路,另一路沿着右侧扰流部023与中间扰流部023之间的间隙流动、并绕着右侧扰流部023形成循环回路。

返回至图8,第二集流管02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集流管03内设有多个第三隔板031,多个第三隔板031将第三集流管03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第三腔室032,其中一个第三腔室032同时连通于上行流程(第一流程)内的部分扁管11和下行流程(第二流程)内的部分扁管11,其余第三腔室031的数量与第二集流管02的数量相同,其余每个第三腔室031通过连接管09与每个第二集流管02一一对应连通。

实施例二中,第二集流管02具有两个,第三集流管03内设有三个第三隔板031,第三隔板031将第三集流管03内部分隔成三个独立的第三腔室032,依次标示为n1、n2、n3,其中位于上方的第二集流管02与第三腔室n1通过第一连接管091连通,位于下方的第二集流管02与第三腔室n2通过第二连接管092连通,第三腔室n3同时连通于第一流程内的部分扁管11和第二流程内的部分扁管11。

通过多个第三腔室032与多个第二集流管02的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第一连接管091的一端连通于第三腔室n1的下端,便于第三腔室n1中的液相制冷剂流入第一连接管091内,第一连接管091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集流管02的下端、与空腔部021连通,便于气液两相制冷剂经过第二集流管02进行均匀分配。

同样的,第二连接管092的一端连通于第三腔室n2的下端,便于第三腔室n2中的液相制冷剂流入第二连接管092内,第二连接管092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集流管02的下端、与空腔部021连通,便于气液两相制冷剂经过第二集流管02进行均匀分配。

连通于同一连接管09两端的第三腔室032和第二集流管02中,第三腔室032连通的扁管数量小于第二集流管02连通的扁管11数量。实施例二中,第三腔室n1连通的扁管数量小于第二集流管02连通的扁管数量,第三腔室n2连通的扁管数量小于第二集流管02连通的扁管数量,第三腔室n3连接的第一流程内的扁管数量小于连接的第二流程内的扁管数量。如此设计的原因与实施例一中第四集流管04的多层隔板设计原因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以将多个换热器并排连通设置,实施例三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相邻连通的两个换热器之间的制冷剂均匀分配,以提高整个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均匀性。

参照图17至图19,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部13,多个换热部13并排连通设置,相邻的两个换热器13上的扁管11通过中间集流管05连通。

图17中的箭头表示换热器处于蒸发工况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图18中的箭头表示换热器处于冷凝工况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图19为多个换热部实际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三中,以换热器具有两个换热部13为例对技术方案进行阐述,将两个换热部13定义为第一排换热部131和第二排换热部132,第一排换热部131位于送风方向的下风区,第二排换热部132位于送风方向的上风区,第一排换热部131和第二排换热部132均包括若干等距排布的扁管11和翅片10,空气从扁管11和翅片10之间的间隙流过,达到换热的效果。

两个换热部之间通过中间集流管05连通,换热器包括第一流程、第二流程、第三流程、以及第四流程,第一流程和第四流程位于第一排换热部131上,第二流程和第三流程位于第二排换热部132上,设于第一流程内的扁管与设于第二流程内的扁管之间通过中间集流管05连通,设于第三流程内的扁管与设于第四流程内的扁管之间通过中间集流管05连通。

第一排换热部131的一端的设置可参照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排换热部132的一端的设置可参照图8所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7,换热器处于蒸发工况时,制冷剂经分离器06、分气管组07、分液管组08进入第一集流管01的下腔室012内后,再依次流经第一流程、中间集流管05、第二流程进入第三集流管03,再通过第一连接管091、第二连接管092进入第二集流管02内,而后依次流经第三流程、中间集流管05、第四流程进入第一集流管01的上腔室011,最后从气管组12流出。

参照图18,换热器处于冷凝工况时,制冷剂经气管组12进入第一集流管01的上腔室011后,在依次流经第四流程、中间集流管05、第三流程进入第二集流管02,再通过第一连接管091、第二连接管092进入第三集流管03内,而后依次流经第二流程、中间集流管05、第一流程进入第一集流管01的下腔室012内,最后经分气管组07、分液管组08、分离器06流出。

对于各个流程内扁管的数量而言,第一流程、第二流程、第三流程、以及第四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逐渐增大,也即,第四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大于第三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第三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大于第二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第二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大于第一流程内的扁管的数量。

中间集流管05内部通过隔板形成多个、且沿中间集流管05的高度方向布设的子腔体051,多个子腔体051相互独立,每个子腔体051的结构设置相同,图20至图27所示为单个子腔体051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为从图20的q方向观察到的视图。

参照图20至图23,每个子腔体051包括第一腔体052、第二腔体053、第三腔体054、第一流通部055、及第二流通部056,第一腔体052与第一排换热部131上的部分扁管连通,第二腔体053与第二排换热部132上的部分扁管连通,第三腔体054与第一腔体052连通,第一流通部055位于第三腔体054的下方、用于连通第二腔体053和第三腔体054,第二流通部056位于第二腔体052的上方,用于连通第一腔体052和第二腔体053。

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先进入第一腔体052内,第一腔体052内的大部分制冷剂将流入第三腔体054内,进入第三腔体054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趋于在重力作用下分离并且均匀度变差,第三腔体054内的制冷剂经下方的第一流通部055进入第二腔体053内,由于气相制冷剂的流速高于液相制冷剂的流速,第三腔体054上方的气相制冷剂向下流经第一流通部055的过程中,必会与下方的液相制冷剂混合,而后将第一流通部055的加速效应进入第二腔体053,并自下而上地流入与第二腔体053连通的扁管内,实现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扁管内的均匀分配。制冷剂在第二腔体053内自下而上的流动过程中速度递减,第二腔体053的上部形成涡流,涡流处扁管制冷剂流量偏小,而第二流通部056将使制冷剂上行过程中多出的制冷剂导入第一腔体052内,与第一腔体052内的高速制冷剂混合,参与下一循环的分配过程,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进而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第一流通部055的口径优选地大于扁管11的口径,以便于第三腔体054内的制冷剂顺利经第一流通部055进入第二腔体053内。

第一腔体05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扁管11的多个第一安装部058,第二腔体05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扁管11的多个第二安装部059,第一安装部058和第二安装部059位于子腔体051的同侧,这样,第一排换热部131和第二排换热部132经中间集流管05连通后,可以形成前后并排的结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整个换热器的体积。

第一安装部058和第二安装部059可以为设于子腔体051侧壁上的插入孔,扁管11可直接与插入孔插接,便于安装、结构可靠。

第一安装部058和第二安装部059的数量相同,使得第一腔体052连通的扁管数量与第二腔体053连通的扁管数量相同,以提高不同流程扁管内的制冷剂均匀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子腔体051内设有第一分隔板0511、第二分隔板0512、以及第三分隔板0513,通过第一分隔板0511、第二分隔板0512、及第三分隔板0513将子腔体051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052、第二腔体053以及第三腔体054。

第二分隔板0512优选地与第三分隔板0513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分隔板0511优选地与第二分隔板0512、第三分隔板0513垂直,便于形成体积相等的第一腔体052和第二腔体053,以便于实现制冷剂的均匀分配。

参照图23、图25至图27,第一分隔板0511设于第一腔体052和第二腔体053之间,第二流通部056设于第一分隔板0511的上部,第二分隔板0512设于第一腔体052和第三腔体054之间,第二分隔板0512上设有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第三流通部057,第三分隔板0513设于第二腔体053和第三腔体054之间,第一流通部055设于第三分隔板0513的下部。

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多根扁管流入第一腔体052内的制冷剂,大部分经第三流通部057进入第三腔体054内,第三腔体054内的制冷剂经下方的第一流通部055进入第二腔体053内,将第一流通部055设于下方,使得第三腔体054上方的气相制冷剂向下流经第一流通部055的过程中,必会与下方的液相制冷剂混合,而后经第一流通部055的加速效应进入第二腔体053,并自下而上地流入与第二腔体053连通的扁管内,实现气液两相制冷剂在扁管内的均匀分配。制冷剂在第二腔体053内自下而上的流动过程中速度递减,第二腔体053的上部形成涡流,涡流处扁管制冷剂流量偏小,而位于上方的第二流通部056将使制冷剂上行过程中多出的制冷剂导入第一腔体052内,与第一腔体052内的高速制冷剂混合,参与下一循环的分配过程,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制冷剂的均匀分配,进而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第三流通部057的数量优选地与第一腔体052连通的扁管的数量相同,位于第一腔体052内的扁管的端部与第三流通部057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且正对第三流通部057,便于从扁管内喷射出的制冷剂能够大部分射入第三腔体054内。

此外,图20至图23所示的子腔体051为矩形结构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腔体054可以为d型、o型等其他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如图24所示,第三腔体054为d型。

实施例三中,气液两相制冷剂在第一排换热部131和第二排换热部132之间流通时,无论上游制冷剂分流是否均匀,经过中间集流管05后,都可以确保进入下一个流程扁管内的制冷剂实现动态调节和均匀分配。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