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空调用的冷凝式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363发布日期:2019-11-25 21:39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空调用的冷凝式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纺织空调的冷凝式挡水板。



背景技术:

纺织空调是一种用于纺织车间降温除湿的设备,一般包括喷淋排管和挡水板。冷凝式挡水板的主要作用是在起到挡水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低温(内部通冷媒),使气流穿过其中的间隙时,气流中的水蒸汽遇冷凝结,减少气流中的水蒸汽含量,达到除湿的目的。

现有的挡水板一般为固定结构,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所需处理的气流中蒸汽含量和状态并不相同,固定结构的挡水板无法调节输出,造成能源浪费或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冷凝面积可调的冷凝式挡水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纺织空调用的冷凝式挡水板,包括方形的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若干挡片,所述的挡片包括定板和动板,均整体为波浪形,各设置两列整流通孔,动板和定板的一个面紧贴,所述定板的中心设置有冷媒通道,动板中心设置有相应的突槽,所述定板中部设置有二个卡扣,与突槽配合使得动板与定板在接触面上滑动,在动板的行程范围内,定板和动板上的整流通孔可以重合和错开,所述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伸出框架的顶部,所述框架顶部设置有连接拉杆的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和提升板,所述的提升板连接所有拉杆,所述提升板通过减速机连接电机并由电机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若干挡片的定板呈s形串联为一个整体冷媒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定板动板滑动连接,定板顶部固定设置一导环,套住拉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整流通孔的大小相等,同一列的整流通孔间距与整流通孔的高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框架出风侧的湿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挡水板的挡片由相配合的定板和动板组成,动板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整流通孔的大小,进而实现挡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改变气流方向,调节挡片的集水量,改变挡水板的整体集水量,调节流出气体的湿度,设置湿度传感器的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可以实现整流通孔的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挡片调节的动态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纺织空调用的冷凝式挡水板,包括方形的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内的若干挡片2,所述的挡片2包括定板3和动板4,均整体为波浪形,各设置两列整流通孔5,动板4和定板3的一个面紧贴,所述定板3的中心设置有冷媒通道6,动板4中心设置有相应的突槽7,所述定板3中部设置有二个卡扣8,与突槽7配合使得动板4与定板3在接触面上可以滑动,在动板4的行程范围内,定板3和动板4上的整流通孔5可以重合和错开,所述动板4的一端设置有拉杆9,所述拉杆9伸出框架1的顶部,所述框架1顶部设置有连接拉杆9的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电机10、减速机11和提升板12,所述的提升板12连接所有拉杆9,所述提升板9通过减速机11连接电机10并由电机10驱动上下移动,所述若干挡片2的定板3的两端首尾相连、呈s形串联为一个整体冷媒通道。

为了加强动板的稳定性,所述的定板3顶部固定设置一导环13,套住拉杆9。

所有所述整流通孔5的大小相等,同一列的整流通孔5间距与整流通孔5的高度相等。采用冷媒通道、双板整流通孔进行冷凝挡水。

更优地,所述的电机10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框架1出风侧的湿度传感器。该种控制系统的电子电路为领域常见的功能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功能需求得到准确的电路结构。当然,没有湿度传感器的常规电机开关电路,使用者通过手动控制电机也可以实现整流通孔的大小调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挡水板的挡片由相配合的定板和动板组成,动板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整流通孔的大小,进而实现挡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改变气流方向,调节挡片的集水量,改变挡水板的整体集水量,调节流出气体的湿度,设置湿度传感器的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可以实现整流通孔的自动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