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塔式机立窑的支承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2497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塔式机立窑的支承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轴承,适用于水泥塔式机立窑。
以中国专利CN2113452u“水泥塔式机立窑的物料破卸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在该背景技术的机立窑的内部,用于破卸的托盘等垂直安装在一支承轴承上,该轴承由整体铸件结构的上、下轴承座及滚球组成。工作时,动力经齿轮传动带动轴承上的托盘转动从而使物料破碎,破碎后的物料从上述轴承的中间落下。该装置的支承轴承存在下列不足之处工作时,位于轴承上的托盘等以及大量的物料的重量对轴承产生的压力很大,加之窑内工作时分布大量的粉尘,轴承的使用寿命很短,一般为2至3年,其损坏多发生在上、下轴承座的滚道上,由于轴承的上、下轴承座为整体铸件结构,发生损坏时实际上要对轴承进行整体拆换,而该轴承直径很大,拆卸很困难,一般采用筒割的方式,拆换周期约占20天左右,并且该轴承需向生产厂家定购,再作大件运输,其费用很可观,一般拆换一次轴承,生产厂家需化费3至4万元的费用,加之拆换所造成的停产损失,对使用厂家来说这种结构的轴承的拆换很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拆换方便且经济的水泥塔式机立窑的支承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整个轴承由上、下轴承座及滚球组成,上、下轴承座中各包括一带有滚道的滚道环和一基底,滚道环由多个滚道环块沿圆周紧密拼接而成,滚道环块固定在基底上。

背景技术
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上、下轴承座各采用分体结构,滚道损坏后,无需作整体拆换,只需将带有滚道的滚道环块从基座上拆换下来即可。拆换时可采用将上轴承座从窑顶吊起,人从人孔中进入进行操作的方式进行。滚道环块相对较小,拆换非常方便,实验表明,拆换周期只需一天左右,并且滚道环块可作为附配件由生产厂家供应使用厂家,这样对于使用厂家来说,拆换一次轴承只需化费5至7千元的费用,加之无需长时间的停产维修,其经济效益是很大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轴承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上轴承座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下轴承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上轴承座的滚道环块之间的联接部位的局部视图(沿图2的A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下轴承座的滚道环块之间的联接部位的局部视图(沿图3的B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
图1-3),整个轴承由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以及滚球1组成,上轴承座包括一带有滚道的滚道环2与基底3,滚道环由多个滚道环块4沿圆周紧密拼接而成,滚道环块4通过定位销5定位并由螺钉6固定在基底3上;同样,下轴承座也采用同样的结构,即下轴承座中包括一带有滚道的滚道环7与基底8,滚道环7由多个滚道环块9沿圆周紧密拼接而成,滚道环块9通过定位销10定位并由螺钉11固定在基底8上。滚道环块拼接时会有0.2至0.5毫米的间隙,工作时环境温度可达200℃,这样材料的热膨胀可致使间隙缩小,另外工作时的粉尘会对间隙填实,加之工作时轴承的转速一般很低(6-11转/小时)滚球直径又很大,一般大于100毫米,这样,拼接结构所造成的滚道上的间隙不会对工作产生任何不利的因素,这也为实验所证实。另外,由于滚道环块体积较小,其材料可改用球铁或45号钢,这可使轴承的工作寿命提高到5至8年,这也是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一个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总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上、下轴承座中的滚道环块之间采用槽式拼接。具体地,上轴承座的滚道环块间采用梯形槽结构拼接(图4所示),下轴承座的滚道环块间采用燕尾槽结构拼接(图5所示)。这样的结构可保证轴承受力工作时,上轴承座不会由于受向里的压力而使滚道环块过多压进,而下轴承座不会由于受向外的压力而使滚道环块过多压出,从而保证轴承的最佳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塔式机立窑的支承轴承,包括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及滚球,其特征在于上、下轴承座中各包括一带有滚道的滚道环和一基底,滚道环由多个滚道环块沿圆周紧密拼接而成,滚道环块固定在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塔式机立窑的支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承座的滚道环块间采用梯形槽结构拼接,所述的下轴承座的滚道环块间采用燕尾槽结构拼接。
专利摘要一种水泥塔式机立窑的支承轴承,上、下轴承座采用分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拆换方便,拆换周期大大减小,并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对使用厂家来说,其拆换周期、费用成倍降低。
文档编号F27B1/10GK2154451SQ9323607
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4日
发明者蔡春森 申请人:蔡春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