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9919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通过使多个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连接而构成上述制冷剂回路.
【背景技术】
[0002]一直存在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通过使多个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连接而构成上述制冷剂回路。作为该空调装置,存在具有能力控制元件的空调装置,上述能力控制元件对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详细而言是压缩机的运转容量)进行控制,以使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成为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并且,作为具有能力控制元件的空调装置的例子,存在如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 - 147823号公报)所示那样的改变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的空调装置。在此,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是依据建筑物的空调负荷特性而改变的。

【发明内容】

[0003]通过如上述那样对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进行改变,能够抑制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的过多,并减少室内单元及压缩机的运转/停止的反复频度,以提高节能性。
[0004]但另一方面,例如在因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而使室外单元需要较大的空气调节能力的情况下,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处于容易受到抑制的倾向,相应地空气调节空间的室内温度达到目标值、即设定温度为止的时间处于变长的倾向,可能不能获得充分的控制追随性。
[0005]这样,在空调装置中,希望通过对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进行改变,抑制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的过多而提高节能性,并且即使在因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而使室外单元需要较大的空气调节能力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分的控制追随性。
[0006]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通过使多个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连接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该空调装置通过对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进行改变,能够提高节能性,并且即使在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分的控制追随性。
[0007]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包括通过使多个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连接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该空调装置具有能力控制元件和目标制冷剂温度可变元件。能力控制元件是对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进行控制,以使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成为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的元件。目标制冷剂温度可变元件进行慢速可变控制,并在温度差超过阈温度差且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了的情况下,进行急速可变控制,其中,在上述慢速可变控制中,依据作为室内单元的对象的空气调节空间的室内温度与室内温度的目标值、即设定温度的温度差,改变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在上述急速可变控制中,将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强制性地改变成急速追随蒸发温度或急速追随冷凝温度。在此,“蒸发温度”是指与制冷剂回路中的蒸发压力等价的状态量,“冷凝温度”是指与制冷剂回路中的冷凝压力等价的状态量。即,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目标蒸发压力与目标蒸发温度、冷凝压力与冷凝温度以及目标冷凝压力与目标冷凝温度虽然用语本身不同,但实际指相同的状态量。另外,“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了的情况”不仅包含停止中的室内单元的运转开始了的情况,还包含处于热开启的状态的室内单元成为了热关闭的状态的情况。
[0008]在此,首先利用目标制冷剂温度可变元件进行慢速可变控制,因此在除了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超过阈温度差且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的情况以外的情况下,缓慢地改变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因此,基本上能够抑制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的过多。而且,在此,在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超过阈温度差且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的情况下,即,因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而使室外单元需要较大的空气调节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急速可变控制,将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强制性地改变成急速追随蒸发温度或急速追随冷凝温度。
[0009]由此,在此,通过对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进行改变,能够提高节能性,并且即使在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分的控制追随性。
[0010]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将运转中的室内单元中的、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的最大值用作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的变更的条件。
[0011]在此,依据要求最大的空气调节能力的室内单元来改变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
[0012]由此,在此,在慢速可变控制及急速可变控制中的任一个控制中,均能快速地改变目标蒸发温度或目标冷凝温度,提高控制追随性。
[0013]第三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目标制冷剂温度可变元件每当经过第一等待时间时,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慢速可变控制,每当经过比第一等待时间短的第二等待时间时,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急速可变控制。
[0014]在此,能比慢速可变控制频繁地进行急速可变控制。因此,能够快速地检测到需要进行急速可变控制。
[0015]由此,在此能够提高急速可变控制的控制追随性。
[0016]第四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在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急速可变控制具有强力可变控制和快速可变控制。强力可变控制是将急速追随蒸发温度或急速追随冷凝温度改变为最低蒸发温度或最高冷凝温度的控制,该最低蒸发温度或最高冷凝温度超过与室外单元的空气调节能力达到100%的能力的情况相当的最大能力蒸发温度或最大能力冷凝温度。快速可变控制是将急速追随蒸发温度或急速追随冷凝温度改变成最大能力蒸发温度或最大能力冷凝温度的控制。
[0017]在此,急速可变控制具有强力可变控制及快速可变控制这样的控制追随性的程度进一步不同的两种控制。并且,在强力可变控制中,改变成超过最大能力蒸发温度或最大能力冷凝温度的最低蒸发温度或最高冷凝温度,因此与快速可变控制相比,控制追随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0018]由此,在此,在急速可变控制中,能够改变控制追随性的程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0020]图2是空调装置的控制框图。
[0021]图3是表示与能设定的目标蒸发温度及目标冷凝温度相关的各种模式的图。
[0022]图4是表示慢速可变模式及急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强力模式)中的目标蒸发温度的修改控制的流程图。
[0023]图5是表示慢速可变模式及急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强力模式)中的目标冷凝温度的修改控制的流程图.
[0024]图6是表示目标制冷剂温度固定模式及目标制冷剂温度可变模式(慢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和强力模式)中的从目标蒸发温度、室内温度及效率的制冷运转的开始后发生的时效变化的图。
[0025]图7是表示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了的情况下的慢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及强力模式中的目标蒸发温度及室内温度的时效变化的图。
[0026]图8是表示目标制冷剂温度固定模式及目标制冷剂温度可变模式(慢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强力模式)中的从目标冷凝温度、室内温度及效率的制热运转的开始后发生的时效变化的图。
[0027]图9是表示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室内单元的运转台数增加了的情况下的慢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及强力模式中的目标冷凝温度及室内温度的时效变化的图。
[0028]图10是表示变形例I的慢速可变模式及急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强力模式)中的目标蒸发温度的修改控制的流程图。
[0029]图11是表示变形例I的慢速可变模式及急速可变模式(快速模式、强力模式)中的目标冷凝温度的修改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0031](I)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
[0032]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I的概略结构图。空调装置I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转来用于对大楼等的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装置。主要通过将室外单元2与多台(在此为两台)室内单元4a、4b连接而构成空调装置I。在此,室外单元2和多台室内单元4a、4b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6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而连接在一起。艮P,通过使室外单元2和多台室内单元4a、4b经由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在一起,来构成空调装置I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
[0033]<室内单元>
[0034]室内单元4a、4b设置在室内。室内单元4a、4b经由制冷剂连通管6、7与室外单元2连接,并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0035]接下来,说明室内单元4a、4b的结构。另外,室内单元4b具有与室内单元4a同样的结构,因此在此只说明室内单元4a的结构,关于室内单元4b的结构,分别标注角标b来代替表示室内单元4a的各部分的角标a,省略对各部分的说明。
[0036]室内单元4a主要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a(在室内单元4b中是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b)。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a主要具有室内膨胀阀41a和室内热交换器42a。
[0037]室内膨胀阀41a是使在室内侧制冷剂回路1a中流动的制冷剂减压、从而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的阀。室内膨胀阀41a是与室内热交换器42a的液体侧连接的电动膨胀阀。
[0038]室内热交换器42a例如由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在室内热交换器42a附近设置有用于将室内空气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a内的室内风扇43a。通过用室内风扇43a对室内热交换器42a输送室内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42a内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利用室内风扇电动机44a驱动室内风扇43a旋转。由此,室内热交换器42a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以及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
[0039]另外,在室内单元4a内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在室内热交换器42a的液体侧设置有对液体状态或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Trla进行检测的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5a。在室内热交换器42a的气体侧设置有对气体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Trga进行检测的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6a。在室内单元4a的室内空气的吸入口侧设置有室内温度传感器47a,该室内温度传感器47a对作为室内单元4a的对象的空气调节空间的室内空气的温度(S卩,室内温度Tra)进行检测。另外,室内单元4a具有对构成室内单元4a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室内侧控制部48a。并且,室内侧控制部48a具有为了对室内单元4a进行控制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及存储器等,能与用于单独地操作室内单元4a的远程控制器49a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互换,并且能与室外单元2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互换。另外,远程控制器49a是用户进行与空调运转相关的各种设定及运转/停止指令的设备。
[0040]<室外单元>
[0041]室外单元2设置在室外。室外单元2经由制冷剂连通管6、7与室内单元4a、4b连接,并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0042]接下来,说明室外单元2的结构。
[0043]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0c。该室外侧制冷剂回路1c主要具有压缩机21、切换机构22、室外热交换器23以及室外膨胀阀24。
[0044]压缩机21是在壳体内收容有未图示的压缩元件及驱动压缩元件旋转的压缩机电动机20的密闭型压缩机。通过未图示的逆变器装置对压缩机电动机20供给电力,压缩机电动机20通过使逆变器装置的频率(即,转速)变化,能改变运转容量。
[0045]切换机构22是用于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四通切换阀。在进行作为空调运转的一种的制冷运转时,切换机构22为了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在压缩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