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水逆向循环回收热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474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道水逆向循环回收热能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回收热能热水炉,尤其涉及一种烟道水逆向循环回收热能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农村使用的采暖炉一般都是带水套的,在水套内形成多循环的烟道,即将用水包围烟道加热,水受热面积大,存水多,这种炉子适合冬天供暖用,不适合平时热水即热即用,当不需要供暖时,由于水套存水多,需要热水时,需要将整个水套加热后,水温方能上去,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即热即用、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并且节约能源的烟道水逆向循环回收热能炉。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加热炉、和加热炉的烟道连通的加热箱以及和加热箱连通的烟囱;在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加热室,在加热室内设置有迂回水管;所述迂回水管为迂回设置。
[0005]进一步,所述加热炉的烟道在加热箱为迂回设置。
[0006]进一步,所述迂回水管包括第一迂回管、第二迂回管以及第三迂回管;在所述加热箱的一侧板上设置有隔板A以及隔板C,在加热箱的另一侧板上设置有隔板B ;所述隔板A设置在隔板B的下方,隔板C设置在隔板B的上方;在隔板A和加热箱底板之间为进热通道;在隔板A、隔板B以及加热箱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A ;在隔板B、隔板C以及加热箱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B ;在隔板C、加热箱顶板以及加热箱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C ;在隔板A的顶端和加热箱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A ;在隔板B的顶端和加热箱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B ;在隔板C的顶端和加热箱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C ;烟囱通过加热室C和导热口 C连通,导热口 C通过加热室B和导热口 B连通,导热口 B通过加热室A和导热口 A连通;在隔板A和加热箱底板之间为和导热口 A连通的进热通道;所述第一迂回管设置在加热室A内;所述第二迂回管设置在加热室B内,第三迂回管设置在加热室C内;所述第三迂回管的进水口为迂回水管的总进水口,所述第二迂回管的进水口和第三迂回管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迂回管的出水口和第一迂回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迂回管的出水口为迂回水管的总出水口。
[0007]进一步,第三迂回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三迂回管的出水口下方、所述第二迂回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二迂回管的出水口的下方和/或第一迂回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一迂回管的出水口下方。
[0008]进一步,所述迂回水管包括第一迂回管和第二迂回管;在所述加热箱的一侧板上设置有隔板A ;在加热箱的另一侧板上设置有隔板B ;在隔板A、隔板B以及加热箱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A ;在隔板B、加热箱顶板以及加热箱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b ;在隔板A的顶端和加热箱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A ;在隔板B的顶端和加热箱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B ;烟囱通过加热室b和导热口 B连通,导热口 B通过加热室A和导热口 A连通;在隔板A和加热箱底板之间为和导热口 A连通的进热通道;所述第一迂回管设置在加热室A内;所述第二迂回管设置在加热室b内;第二迂回管的进水口为迂回水管的总进水口 ;第二迂回管的出水口和第一迂回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迂回管的出水口为迂回水管的总出水口。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迂回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二迂回管出水口的下方和/或所述第一迂回管的进水口位于第一迂回管出水口的下方。
[0010]进一步,所述加热炉包括炉壁、设置在炉壁内的炉膛以及设置在炉膛上方和加热炉顶板之间的加热炉烟道;所述进热通道和加热炉烟道连通;在炉膛上套装有炉膛螺旋管,在炉膛螺旋管的下端设置有炉膛螺旋管的进口,所述炉膛螺旋管的进口和总出水口连通。
[0011]进一步,在所述加热炉烟道内设置有保温箱;所述炉膛螺旋管的出口和保温箱连通。
[0012]进一步,在所述炉膛和加热炉烟道之间设置有助燃套,在所述助燃套上设置有增气孔以及和外界相连通的增氧通道。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迂回管、第二迂回管以及第三迂回管分别为纵向螺旋设置和/或横向螺旋设置。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缠绕设置,实现迂回水管充分受热;加热炉的烟道在加热箱的路径为折线,热量包围迂回水管,实现热量充分利用,在烟囱口处的温度为常温且没有烟尘,保护环境;迂回水管由低温度的加热室流入高温度的加热室,从而保证迂回水管合理受热,有效利用热量;
迂回水管的进水口低于迂回水管的出水口,从而保证迂回水管更合理加热,更有效利用热量;
在炉膛上套装有炉膛螺旋管,炉膛螺旋管的进口和总出水口连通,使得从迂回水管流出的热水在炉膛螺旋管内进一步加热,加热更合理。
[0015]通过炉膛上口设置保温箱,实现热水的加热以及保温,实现热量有效利用,科学合理,热水即热即用。
[0016]通过设置有助燃套,增加供氧量,使得燃料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迂回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迂回管、第二迂回管以及第三迂回管为纵向螺旋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迂回管、第二迂回管以及第三迂回管为横向螺旋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加热箱;2、烟囱;4、迂回水管;10、炉壁;11、炉膛;12、助燃套;13、保温箱;14、水龙头;15、炉膛螺旋管;16、加热炉烟道;19、进热通道;20、加热室b ;21、加热室A ;22、导热口 A ;23、隔板A ;24、加热室B ;25、导热口 B ;26、隔板B ;27、加热室C ;28、导热口(:;29、隔板(:;41、总出水口 ;42、总进水口 ;43、第一迂回管;44、第二迂回管;47、第三迂回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包括加热炉、和加热炉的烟道连通的加热箱I以及和加热箱I连通的烟囱2 ;在加热箱I内设置有加热室,在加热室内设置有迂回水管4 ;迂回水管4为迂回设置。加热炉的烟道在加热箱I内迂回设置,其路径为连续的折线。迂回水管4包括第一迂回管43、第二迂回管44以及第三迂回管47 ;在加热箱I的一侧板上设置有隔板A23以及隔板C29,在加热箱I的另一侧板上设置有隔板B26 ;隔板A23设置在隔板B26的下方,隔板C29设置在隔板B26的上方;在隔板A23和加热箱I底板之间为进热通道19 ;在隔板A23、隔板B26以及加热箱I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A21 ;在隔板B26、隔板C29以及加热箱I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B24 ;在隔板C29、加热箱I顶板以及加热箱I两侧板之间为加热室C27 ;在隔板A23的顶端和加热箱I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A22 ;在隔板B26的顶端和加热箱I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B25 ;在隔板C29的顶端和加热箱I侧板之间为导热口 C28 ;烟囱2通过加热室C27和导热口 C28连通,导热口 C28通过加热室B24和导热口 B25连通,导热口 B25通过加热室A21和导热口 A22连通;在隔板A23和加热箱I底板之间为和导热口A22连通的进热通道19 ;第一迂回管43设置在加热室A21内;第二迂回管44设置在加热室B24内,第三迂回管47设置在加热室C27内;第三迂回管47的进水口和水管,第三迂回管47的进水口为总进水管42第二迂回管44的进水口和第三迂回管47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迂回管44的出水口和第一迂回管43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迂回管43的出水口为迂回水管4的总出水口 41,总出水口 41和自来水管连接。第三迂回管47的进水口低于第三迂回管47的出水口、第二迂回管44的进水口低于第二迂回管44的出水口和\或第一迂回管43的进水口低于第一迂回管43的出水口。
[0021]加热炉包括炉壁10、设置在炉壁10内的炉膛11以及设置在炉膛11上方和加热炉顶板之间的加热炉烟道16 ;进热通道19和加热炉烟道16连通;在炉膛11上套装有炉膛螺旋管15,在炉膛螺旋管15的下端设置有炉膛螺旋管15的进口,炉膛螺旋管15的进口和总出水口 41连通。在加热炉烟道16内设置有保温箱13,保温箱13通过水管连接有水龙头14 ;炉膛螺旋管15的出口和保温箱13连通。在炉膛11和加热炉烟道16之间设置有助燃套12,在助燃套12上设置有增气孔以及和外界相连通的增氧通道。
[0022]本实施例的迂回水管4为迂回设置,实现迂回水管4充分受热;加热炉的烟道在加热箱I的路径为迂回的折线,热量包围迂回水管4,实现热量充分利用;加热箱I包括加热室A 21、加热室B 24和加热室C 27 ;加热箱I也可以分成为单层或者多层加热室,在每层加热室内均可以设置相应的迂回管,并且迂回水管4依次经过温度较低的加热室C 27、温度较高的加热室B 24以及温度高的加热室A 21,从而保证迂回水管4合理受热,有效利用热量;迂回水管4的进水口低于迂回水管4的出水口,更合理加热,更有效利用热量;在炉膛11上套装有炉膛螺旋管15,炉膛螺旋管15的进口和总出水口 41连通,使得从迂回水管4流出的热水在炉膛螺旋管15内进一步加热,加热更合理。
[0023]通过炉膛11上口设置保温箱13,实现热水的加热以及保温,实现热量有效利用,科学合理,热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