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9408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的回收设备,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纳米碳酸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余热如果不加以回收会浪费大量能源。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
[0003]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
[0004]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0005]现有的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只是通过管道本身实现热传递,余热回收效率不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安装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的一侧安装导热管,导热管与进气管内部相通,导热管的内壁侧周安装数个导热片,导热管的外周安装水套,导热管外部侧周安装数个散热片,散热片位于水套内部,导热管的一端安装第三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的一侧安装第四连接环,第四连接环的一侧安装出液管,导热管与出液管内部相通,水套的一侧安装出水管,水套的另一侧安装进水管。
[0009]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管的外部侧周安装保温套,保温套位于水套一侧。所述导热管内部安装数个金属网。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开设第三环形槽,第二连接环的一侧开设第四环形槽,第三环形槽与第四环形槽配合,第三环形槽内安装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的一端与第三环形槽配合,第一密封环的另一端与第四环形槽配合。所述第三连接环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槽,第四连接环的一侧开设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配合,第一环形槽内安装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配合,第一密封环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槽配合。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散热管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导热片和散热片,导热片可以增加导热管与导热管内部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管对二氧化碳热量的吸收效率;散热片可以增大导热管与水套内部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管对水套内部水的散热效率。导热片和散热片配合,使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可以使水套内的水分实现循环,从而方便对水套内水分吸收热量的利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标注部件:1进气管2第一连接环3第二连接环4导热管5导热片7出水管8散热片9金属网10第一环形槽11第一密封环12第二密封环13出液管14第三环形槽15第二密封环16第四环形槽17进水管18第三连接环19第四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一种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进气管1,进气管I的一端安装第一连接环2,第一连接环2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环3,第二连接环3的一侧安装导热管4,导热管4与进气管I内部相通,导热管4的内壁侧周安装数个导热片5,导热管4的外周安装水套6,导热管4外部侧周安装数个散热片8,散热片8位于水套6内部,导热管4的一端安装第三连接环18,第三连接环18的一侧安装第四连接环19,第四连接环19的一侧安装出液管13,导热管4与出液管13内部相通,水套6的一侧安装出水管7,水套6的另一侧安装进水管17。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散热管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导热片5和散热片8,导热片5可以增加导热管4与导热管4内部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管4对二氧化碳热量的吸收效率;散热片8可以增大导热管4与水套6内部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管4对水套6内部水的散热效率。导热片5和散热片8配合,使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17和出水管7可以使水套6内的水分实现循环,从而方便对水套6内水分吸收热量的利用。
[0016]所述导热管4的外部侧周安装保温套20,保温套20位于水套6 —侧。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套20可以防止导热管4的热量散失。
[0017]所述导热管4内部安装数个金属网9。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网9可以进一步增加导热管4对导热管4内部二氧化碳热量的吸收。
[0018]第一连接环2的一侧开设第三环形槽14,第二连接环3的一侧开设第四环形槽16,第三环形槽14与第四环形槽16配合,第三环形槽14内安装第二密封环15,第二密封环15的一端与第三环形槽14配合,第一密封环11的另一端与第四环形槽16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密封环15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从第一连接环2和第二连接环3之间露出。
[0019]所述第三连接环18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槽10,第四连接环19的一侧开设第二环形槽12,第一环形槽10与第二环形槽12配合,第一环形槽10内安装第一密封环11,第一密封环11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10配合,第一密封环11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槽12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密封环11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从第三连接环18和第四连接环19之间露出。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进气管(I)的一端安装第一连接环(2),第一连接环(2)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环(3),第二连接环(3)的一侧安装导热管(4),导热管(4)与进气管⑴内部相通,导热管⑷的内壁侧周安装数个导热片(5),导热管(4)的外周安装水套(6),导热管(4)外部侧周安装数个散热片(8),散热片(8)位于水套¢)内部,导热管(4)的一端安装第三连接环(18),第三连接环(18)的一侧安装第四连接环(19),第四连接环(19)的一侧安装出液管(13),导热管(4)与出液管(13)内部相通,水套(6)的一侧安装出水管(7),水套(6)的另一侧安装进水管(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4)的外部侧周安装保温套(20),保温套(20)位于水套(6) —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4)内部安装数个金属网(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环(2)的一侧开设第三环形槽(14),第二连接环(3)的一侧开设第四环形槽(16),第三环形槽(14)与第四环形槽(16)配合,第三环形槽(14)内安装第二密封环(15),第二密封环(15)的一端与第三环形槽(14)配合,第一密封环(11)的另一端与第四环形槽(16)配口 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环(18)的一侧开设第一环形槽(10),第四连接环(19)的一侧开设第二环形槽(12),第一环形槽(10)与第二环形槽(12)配合,第一环形槽(10)内安装第一密封环(11),第一密封环(11)的一端与第一环形槽(10)配合,第一密封环(11)的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槽(12)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酸钙二氧化碳余热的回收设备,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安装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的一侧连接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的一侧安装导热管,导热管与进气管内部相通,导热管的内壁侧周安装数个导热片,导热管的外周安装水套,导热管外部侧周安装数个散热片。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散热管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导热片和散热片,导热片可以增加导热管与导热管内部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管对二氧化碳热量的吸收效率;散热片可以增大导热管与水套内部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导热管对水套内部水的散热效率。
【IPC分类】F28D17-02
【公开号】CN204301578
【申请号】CN201420689627
【发明人】罗伟, 谢文清, 郑新烟, 苏承炎
【申请人】福建省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