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996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地,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可以同时打开四个出风口,使出风量达到最大。当然,处于舒适角度考虑,可以在制热时利用出风挡板封闭第一上出风口 1211和第二上出风口 1212,使得热风仅从第一下出风口1221和第二下出风口 1222吹出。可以在制冷时利用出风挡板封闭第一下出风口 1221和第二下出风口 1222出风,使得热风仅从第一上出风口 1211和第二上出风口 1212吹出。
[0153]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上蜗舌151和第二上蜗舌152分别设置在第一上出风口 1211和第二上出风口 1212上相互靠近的内壁上,第一下蜗舌153和第二下蜗舌154分别设置在第一下出风口 1221和第二下出风口 1222上互相远离的内壁上。同时,第一上蜗舌151和第二上蜗舌15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下蜗舌153和第二下蜗舌154之间的距离。上述结构使得第一上出风口 1211、第二上出风口 1212、第一下出风口 1221以及第二下出风口 1222尺寸较大,进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出风量。
[0154]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离心风机3a的叶片旋向和第二离心风机3b的叶片旋向相反。具体地,当空调器的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工作时,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会分别带动气流并对空调器产生一定的冲击力。通过将第一离心风机3a的叶片旋向和第二离心风机3b的叶片的旋向相反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离心风机3a工作时对空调器产生的冲击力和第二离心风机3b工作时对空调器产生的冲击力方向相反。这样,能够使空调器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噪音。
[0155]优选地,当空调器工作时,第一离心风机3a的旋转方向和第二离心风机3b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使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对空调器产生的冲击力互相抵消。
[0156]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形成上扫风机构。其中,第一上扫风机构161位于第一上出风口 1211处,第二上扫风机构162位于第二上出风口 1212处。上述的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用于改变出风方向,使得第一上出风口 1211处及第二上出风口 1212处的出风方向更加灵活。
[0157]具体地,通过控制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的方向,使得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选择性地具有以下工作状态:
[0158]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向同侧导向;
[0159]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均向内侧会聚导向;
[0160]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均向外侧扩散导向。
[0161]空调器工作时,可以选择上述任一种工作状态。这样使得出风方向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温度调整的需求。
[0162]优选地,第一上扫风机构161和第二上扫风机构162分别控制,使得上述三种工作状态更容易实现。
[0163]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形成下扫风机构。其中,第一下扫风机构163位于第一下出风口 1221处,第二下扫风机构164位于第二下出风口 1222处。上述的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用于改变出风方向,使得第一下出风口 1221及第二下出风口 1222处的出风方向更加灵活。
[0164]具体地,通过控制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的方向,使得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选择性地具有以下工作状态:
[0165]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向同侧导向;
[0166]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均向内侧会聚导向;
[0167]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均向外侧扩散导向。
[0168]空调器工作时,可以选择上述任一种工作状态。这样使得出风方向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温度调整的需求。
[0169]优选地,第一下扫风机构163和第二下扫风机构164分别控制,使得上述三种工作状态更容易实现。
[0170]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电器盒安装部13,下面对电器盒安装部13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进行详细介绍。电器盒安装部13设置在第一上蜗舌151和第二上蜗舌152之间。该电器盒安装部13中设置有装有电路板的电器盒131,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的电机线可以与上述电路板连接,从而实现为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的电机供电,上述走线简单,可靠性强。同时在本申请中,将电器盒安装部13设置在第一上蜗舌151和第二上蜗舌15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有效地利用了底壳I的使用空间,从而使空调器的内部结构更加地紧凑,使空调器更加纤薄。
[017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器盒131中设置的电器元件为电路板,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电器盒131中设置其他能够为离心风机的电机供电的电器元件。
[0172]如图5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空调器还包括连接在底壳I上的风道盖板2,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位于底壳I和风道盖板2之间,风道盖板2具有对应于第一离心风机3a的第一导流口 211以及对应于第二离心风机3b的第二导流口212。上述风道盖板2上的第一导流口 211和第二导流口 212可以分别对通过第一离心风机3a和通过第二离心风机3b的气流起到导向的作用。此外,风道盖板2将底壳I与空调器的其他部件(本实施例中为蒸发器)隔开,增强了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的安装稳定性。
[0173]如图1、图5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风道盖板2上设置有第一走线通道22,第一走线通道22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远离底壳I的一侧,第一走线通道22与电器盒安装部13的内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盖板2的右侧边上设置有驱动盒23,该驱动盒23中设置有驱动电源等电器元件。从上述驱动电源接出的电线可以通过第一走线通道22延伸至电器盒安装部13的内腔中,并且与电器盒131中的电路板连接并导通,从而为电路板供电,进而驱动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工作。同时,第一走线通道22可以使线路布置更加规整,从而有效防止电线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保证了电气安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盒23不限于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右侧边上,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驱动盒23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左侧边上,在上述情况下,第一走线通道22也相应地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左侧。
[0174]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第一走线通道22为第一走线槽。上述第一走线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当然,第一走线通道22不限于走线槽,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其他走线结构,例如可以设置为走线孔。
[0175]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第一走线槽包括强电线槽和弱电线槽,强电线槽和弱电线槽之间设置隔板221隔开。上述结构可以使强电线与弱电线分开布置,防止强电线与弱电线之间产生电磁干扰。
[0176]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隔板221上设置有布线缺口 2211。上述结构使电线布置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布线效率。
[017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槽为可拆卸地设置在风道盖板2上的分体结构,可以根据走线的具体要求,选择不同长度或不同形状结构的走线槽。当然,第一走线槽不限于上述分体结构,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走线槽与风道盖板2设置为一体结构。
[0178]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风道盖板2上对应于电器盒安装部13的位置形成有避让缺口 222。上述结构可以防止风道盖板2与底壳I在安装时产生干涉。
[0179]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底壳I上设置有位于第一离心风机3a和第二离心风机3b之间的风道壁,风道壁内设置有第二走线通道1321,底壳I对应于风道壁和第一离心风机3a之间设置有第三走线通道1322,底壳I对应于风道壁和第二离心风机3b之间设置有第四走线通道1323,第二走线通道1321分别与第三走线通道1322和第四走线通道1323连通。其中,第二走线通道1321与电器盒安装部13的内腔连通。
[0180]当对空调器进行装配时,第一离心风机3a的电机线通过第三走线通道1322和第二走线通道1321延伸至电器盒安装部13的内腔,并且与电器盒131中的电路板连接并导通,从而实现为第一离心风机3a的电机供电,驱动第一离心风机3a转动。同样地,第二离心风机3b的电机线通过第四走线通道1323和第二走线通道1321延伸至电器盒安装部13的内腔,并且与电器盒131中的电路板连接并导通,从而实现为第二离心风机3b的电机供电,驱动第二离心风机3b转动。同时,上述走线通道可以使线路布置更加规整,从而有效防止电机线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保证了电气安全。
[0181]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第二走线通道1321为第二走线槽,第三走线通道1322为第三走线槽,第四走线通道1323为第四走线槽。上述第二走线槽、第三走线槽以及第四走线槽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当然,第二走线通道1321、第三走线通道1322以及第四走线通道1323不限于走线槽,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其他走线结构,例如可以设置为走线孔。
[0182]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第三走线槽上设置有第一盖板133,第四走线槽上设置有第二盖板134。上述结构可以使第三走线槽和第四走线槽内的电机线不外露,保证了离心风机的风叶转动时不剐蹭线体,防止电机线损坏。同时,又能保证风道的完整性,使风道不产生异常噪音。
[0183]如图5、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器中,第一盖板13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31,第一盖板13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332,第二盖板13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341,第二盖板13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连接部1342。第一盖板133朝向底壳I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线容纳槽,第二盖板134朝向底壳I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线容纳槽。
[018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走线槽和第四走线槽在靠近第二走线槽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柱及螺钉柱,第三走线槽和第四走线槽在远离第二走线槽的一端均设置有插槽。第一连接部1331和第三连接部1341上均设置有螺钉孔,并且第一连接部1331与第三走线槽上的定位柱及螺钉柱相配合,第三连接部1341与第四走线槽上的定位柱及螺钉柱相配合。第二连接部1332和第四连接部1342均为插片,并且第二连接部1332与第三走线槽上的插槽相配合,第四连接部1342与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