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导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626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板状导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板状导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用于导风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叶,当导叶的导风面与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的轴线呈一定角度时,空气将沿着导叶的导风面朝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流出,从而完成导向功能。但是,现有的导叶仅提供导风功能,并不能柔化出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状导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旨在使得空调器室内机的导叶具有柔风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状导叶,所述板状导叶包括背向的两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上设有气孔区,所述板状导叶的气孔区内设有贯通两所述导风面的多个透气孔。
[0005]优选地,所述板状导叶上的多个透气孔的面积占所述导风面的面积的20%?50%。
[0006]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2mm?10mm。
[0007]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两开口皆呈扩张的喇叭状。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风装置,设于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板状导叶和驱动所述板状导叶来回摆动的摆动驱动结构,所述板状导叶为上述的板状导叶。
[0009]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板状导叶,多个所述板状导叶呈一排设置;所述摆动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板状导叶连接以使多个板状导叶联动的连杆,和驱动多个板状导叶绕其各自的轴线摆动的驱动电机。
[0010]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包括若干所述板状导叶,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若干光面导叶,所述光面导叶包括的呈整面状的导风面,所述板状导叶和光面导叶呈一排设置;所述摆动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板状导叶连接以使多个板状导叶联动的连杆,和驱动多个板状导叶绕其各自的轴线摆动的驱动电机。
[0011]优选地,所述板状导叶设于所述光面导叶之间;或
[0012]所述光面导叶设于板状导叶之间;或
[0013]所述光面导叶设于所述板状导叶的一侧。
[0014]优选地,所述板状导叶沿着纵向延伸;或
[0015]所述板状导叶沿着横向延伸。
[0016]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设于板状导叶迎风侧或出风侧的配合导叶,所述配合导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板状导叶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配合导叶包括呈整面状的导风面或设有气孔区的导风面。
[0017]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导叶框,所述配合导叶固设于所述导叶框内,所述摆动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所述导叶框摆动的驱动电机。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风机和导风装置,所述壳体形成有风道和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所述导风装置设于所述壳体的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导风装置为上述的导风装置。
[0019]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连接于其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侧面,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底端设置,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顶端设置,所述风道沿着所述壳体的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延伸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0020]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包括围合形成通风腔的筒壁、与所述筒壁的迎风端连接并背向所述通风腔延伸的延伸壁,和与所述延伸壁连接并朝所述延伸壁的迎风侧延伸的安装壁;所述延伸壁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筒壁和所述安装壁上设有用于转动插接的转轴孔和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固定座。
[0021]优选地,所述筒壁的出风端与所述壳体抵顶或伸出至所述出风口的出风侧。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状导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板状导叶来进行导风,可以起到降低空气流动的动能达到柔风的效果。具体地,当沿着出风口的轴线流出的空气遇到所述板状导叶的一侧导风面时,空气将进行第一次转向而损失动能;当空气在板状导叶上遇到透气孔时,空气将经由该透气孔进行第二次转向流动,一方面,该第二次转向过程将损失动能,另一方面,空气在流过该透气孔的过程中将损失动能;空气经过上述动能的消耗则在出风时将变得柔和。尤其是当板状导叶摆动至其导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垂直或接近垂直时,空气第一次转向时损失较大的动能,并且空气在经过透气孔将再损失较大的动能,从而达到最强的柔风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第二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第三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第四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第五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第六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第七实施例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图8中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为图8中导风装置的出风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3]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状导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说明板状导叶、导风装置的结构特征和有益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以采用了上述板状导叶和导风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为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0036]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0、换热器和风机。其中,所述壳体10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 101和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101的风道102。所述换热器和风机设于所述风道102中,所述风机设于所述进风口处。风机用于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90从进风口吸入风道102,空气90经过换热器而变温后由出风口 101吹出。
[0037]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该空调器室内机构造成可稳定地立在地面上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也可以将该空调器室内机构造成悬挂于墙面上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以适应多种空间布置要求。本实施例采用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壳体10包括连接于其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侧面,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底端设置,所述出风口101设于所述壳体10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顶端设置,所述风道102沿着所述壳体10的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延伸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 101。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背板104和与所述背板104盖合的面板103,所述出风口 101设于面板103,而进风口设于背板104以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