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取热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7815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管板或称下管板5、取热介质流出分区隔板或称为下隔板25构成;以及还包括位于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上部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该单元由上封头11以及上封头11顶部设置的水或取热介质入口 12,内部设置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管板或称上管板4、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分区隔板或称上隔板14构成。
[0033]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和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由上管板4隔开,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和取热单元3由下管板5隔开,且每个单元与管板之间均设置为可拆分结构,优选法兰连接结构。上管板4布置一定数量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下管板5布置一定数量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与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布置数量和方位一致,上下管板按方位安装后,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装进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内,形成一个个独立取热介质回路的换热单元,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则伸向下部的取热单元3,对催化剂进行换热,这样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可分组控制式换热管。
[0034]如图2所示,在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的上封头11内部设置4个上隔板14,将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分成但不限于4个区,在上封头11中心设置上隔板固定杆13,上隔板14与上隔板固定杆13焊接,在上封头11顶部设置4个水或取热介质入口 12,水或取热介质入口 12位于每两个上隔板14之间的方位,与每个区一一对应。这样就相当于多个上隔板14将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内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分为4组,每组对应一个水或取热介质入口 12。实际应用中根据设备和取热量不同的需要确定隔板25数量,不限于本图的数量。
[0035]如图3所示,在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的上壳体21内部设置与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等数量的下隔板25,将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分成4个区,在上下管板的中心设置下隔板固定杆24,下隔板25与下隔板固定杆24焊接,在上壳体21上设置4个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 22,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 22位于每两个下隔板25之间的方位,与每个区一一对应。这样就相当于4个下隔板25将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分为4组,每组对应一个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 22。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分成的4个区与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分成的4个区上下一一对应,即上隔板14与下隔板25的方位一致,每个区内设置多支换热管。实际应用中根据设备和取热量不同的需要确定隔板25数量,不限于本图的数量。
[0036]再生器或反应器中有多余热量的催化剂由催化剂进入口 32进入下部的取热单元3 ;同时,取热介质由上封头11上部设置的但不限于2~10个水或取热介质入口 12进入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内部上隔板14分成的相对应的分区内,流入上管板4布置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中,然后进入下部取热单元3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内,通过换热套管7与由催化剂进入口 32进入的多余热量的催化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取热介质进入中部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内下隔板25分成的相对应的分区内,再通过每个分区对应的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 22引出。这样,当某组的管束出现故障或设备符合有变化时,只需关闭该组的换热管即可,设备仍可正常运行,便于切换,可操作性强。流化气体进入口 34和分布器35可调节催化剂的冷却程度。
[0037]如图7所示,在取热单元3下部可以设置固体颗粒出口 36,冷却后的催化剂从此出口流出。
[0038]如图4、5、6所示,一种实用新型外取热器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可设置为光管71,也可设置为翅片管72,具体由设备布置和取热量而定。
[0039]如图7所示,一种外取热器,在取热单元3下部设置气体置换元件37,气体置换元件37具有汽提功能,用于置换出催化剂携带的气体,在气体置换元件37下部设置置换介质入口 38和置换介质分布器39。
[0040]本实用新型的外取热器,主要用于石油加工行业的催化裂化装置,以及与其工艺过程类似的流化床气固反应装置,例如MTO (甲醇转化制烯烃)装置、流化床MTA装置;还可应用于具有相似要求的其它热传递场所。
[0041]本实用新型的取热介质可以为气体,也可以为液体流体,如反应原料。
【主权项】
1.一种外取热器,它包括取热单元(3),该单元由下壳体(31)、固体颗粒或催化剂进入口( 32 )、下封头(33 )以及下壳体(31)下部设置的流化气体进入口( 34 )和分布器(35 ),内部设置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固定导向架(8)构成;它还包括位于取热单元(3)上部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该单元由上壳体(21)以及上壳体(21)上设置的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22),内部设置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管板或称下管板(5)、取热介质流出分区隔板或称为下隔板(25)构成;以及还包括位于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上部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该单元由上封头(11)以及上封头(11)顶部或侧部设置的水或取热介质入口(12),内部设置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管板或称上管板(4)、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分区隔板或称上隔板(14)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的上封头(11)内部设置上隔板(14),将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分成多个区;在上封头(11)上部设置与由上隔板分成区个数相同的水或取热介质入口(12),水或取热介质入口(12)位于每两个上隔板(14)之间的方位,与每个区一一对应;在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的上壳体(21)内部设置下隔板(25),将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分成多个区;在上壳体(21)外部设置多个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22),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22)位于每两个下隔板(25)之间的方位,与每个区一一对应;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分成的区与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分成的区上下一一对应,即上隔板(14)与下隔板(25)的方位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和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由上管板(4)隔开,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和取热单元(3)由下管板(5)隔开,且每个单元与管板之间均设置为可拆分式,优选法兰方式。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上管板(4)设置一定数量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下管板(5)设置一定数量的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与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设置数量及方位均一致;上下管板按方位安装后,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6 )装进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 )内,形成一个个独立取热介质回路的换热单元,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则伸向下部的取热单元(3),对催化剂进行换热。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1)的上封头(11)中心设置上隔板固定杆(13),上隔板(14)与上隔板固定杆(13)焊接;在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2)的上壳体(21)中心设置下隔板固定杆(24),下隔板(25)与下隔板固定杆(24)焊接。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7)可设置为光管(71),也可设置为翅片管(7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取热单元(3)下部可以设置固体颗粒或催化剂出口( 36 ),冷却后的催化剂从此出口流出。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在取热单元(3)下部设置气体置换元件(37 ),在气体置换元件(37 )下部设置置换介质入口( 38 )和置换介质分布器(39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上隔板和下隔板分别可以设计为平板或弧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外取热器,其特征在于由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取热单元、管板、水或取热介质进入管及汽水或取热介质换热套管等组成,在水或取热介质进入单元和汽水或取热介质流出单元内部分别设置分区,与外部的水或取热介质进口、汽水或取热介质出口一一对应,在取热单元设置一个催化剂进入口、流化气体进入口和分布器等;换热管下方可以设置催化剂携带气体的置换单元;以解决现有外取热器换热管束不便于维修和更换、管线和阀门使用量大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IPC分类】F28D7/10, F28F9/06
【公开号】CN204987960
【申请号】CN201520403020
【发明人】石宝珍, 郭俊辉, 孙弘
【申请人】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