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流体分配歧管、扰流器及能量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10156187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阻流器221由多片片状物222,223及226 (图53,54及55)具间隙地上下布置而成。其中片状物222及223为阻流片,其交替地横置于空腔194内。
[0175]阻流片222 (图53)呈圆盘状,其具有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221和形成有一个供冷水流讨的中央开口 2222,且其边沿2223紧贴空腔194的内壁。阻流片223 (图54)亦呈圆盘状,其亦具有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231,而且边沿2232与空腔194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以于外围形成供冷水通过的开口 224。其中,任意两对最接近的阻流片222和223之间形成有间隙225,并且其开口 2222和224在阻流片222或223的主要表面方向上互不重叠。
[0176]冷水通过冷水入口 192进入空腔194之后,受阻于阻流片222而从其开口 2222进入阻流片222和223之间的间隙225内,随后冷水从中心向周边流动,并通过阻流片223与开口 224向上。由于冷水再次受阻于上层阻流片222而从周边向中心流动,并通过该阻流片222的开口 2222向上流动。如此循环迂回往复,直至从温水出口 193流出。期间,冷水迂回地流经多条热交换管179并与于其内逆向流动的热废水进行热交换,阻流片222及223不断改变冷水流向,制造紊流效果,有助改善热交换效率。为了再进一步改善其效率,可选择地可于阻流片222及223之间加入一片或多片如图55所示的传热片226。
[0177]传热片226由金属制成并呈圆盘状,其具有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并热接触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261和形成有一个供冷水通过的中央开口 2262,而且其边沿2263与空腔194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以于外围形成供冷水通过的开口 227。冷水于任意两对最接近的阻流片222和223之间的空隙225通过时,其平行地流过所述传热片226的两个望主要面,并借助其及与其有良好热接触的多根热交换器管179与管内热废水进行热交换,传热片226大大增加了冷水的热交换面,从而提高热交换器165的效率。为了进一步增加冷水热交换面,可选择地阻流片222及223亦可以金属制造并热接触多条金属管179。
[0178]图56-57示出本实用新型热传导阻流器第十九实施例的结构。该阻流器231与第十四实施例的阻流器221类似,两者不同之处仅在于阻流器231的相邻的2片平行片状物222,223或226之间设置有网状阻流片232,该网状阻流片232亦呈圆盘状并由铜铝等导热材料制成,其包括多条彼此平行的第一金属丝2321和多条彼此平行的第二金属丝2322,第一金属丝2321与第二金属丝2322互不平行地叠置焊接于第二金属丝2322上。该网状阻流片232上具有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并热接触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323。冷水通过该阻流器231的方式与通过阻流器221的方式大致相同,只是在通过由相邻的2片平行片状物222,223或226及多条热交换管179所形成的流体通时
[0179]遇到网状阻流片232,冷水会通过金属丝2321和2322之间间隙流通。从而,可以增加冷水的热交换面,并且进一步造成紊流的效果,这都有助于改善热交换效率。
[0180]图58-6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热传导功能阻流器第二十实施例的结构。该阻流器241第十五实施例的阻流器221类似,两者不同之处仅在于阻流器241的片状物242,243和244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多条彼此平行的沟槽2423、2432和2443。同样,该阻流片242包括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并热接触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421和一个中心开口2422 ;而阻流片243亦具有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431 ;传热片244包括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并热接触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441和一个中心开口 2442。传热片244的沟槽2443增加了冷水的片状物热交换面,且片状物242,243和244的沟槽不断改变冷水流向,进一步造成紊流效果,这都有助于改善热交换效率。为了进一步增加换热效率,阻流片242及243可选择地由金属制造并热接触多条热交换管179。
[0181]图62-63示出本实用新型热传导阻流器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结构。该阻流器251是由多个网状限流器232叠置而成。网状限流器片232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文进行过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0182]图64-66示出本实用新型具热传导功能阻流器第二十二实施例的结构。该阻流器261由多片网状阻流片262叠置而成。该网状阻流片262由铜铝等导热材料制成,并包括多条彼此平行的第一金属丝2621和多条彼此平行的第二金属丝2622,第一金属丝2621与第二金属丝2622互不平行地叠置焊接于第二金属丝2622上。该网状阻流片262}具有多个与热交换管179对应以便套装并热接触热交换管179的通孔2623。网状阻流片262被构造成以各通孔2623为中心形成宽度大致相同的圆环,进而在该网状阻流片262中心形成中心孔2624。对应的,空腔194的内壁264形成与各圆环耦合的形状,以便将该阻流器261装配至空腔194内时,其紧靠于空腔内壁之上。另外,在阻流器261的中心孔2624中可以插入中心杆263,以阻止冷水通过中心孔流通。该阻流器261供冷水流通的部分与热交换管的距离大致均匀,故降低了冷水在阻流器261不同部分进行的热交换不均匀的情况。
[0183]图67-68示出本实用新型具热传导功能阻流器第二十三实施例的结构。该阻流器271由多片网状阻流片272叠置而成,该网状阻流片272的构造与第十七实施例中的网状阻流片232基本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在网状阻流片272中,除了以各通孔2722为中心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圆环之外,其他周边部分2721和中心部分2723的金属线被压扁,以封闭网孔而阻止冷水经此流通。由此,该阻流器271供冷水流通的部分与热交换管的距离大致均匀,故降低了冷水在阻流器271不同部分进行的热交换不均匀的情况。
[0184]图69-7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第四实施例。热交换器280可拆卸地安置于浴室底面排水装置283的排水孔295内。热交换器280具有废水收集器开口 291、废水收集器空腔292及多个废水收集器出口 293。其中,淋浴后的热废水从排水孔295进入废水收集器开口 291并流入废水收集器空腔292,然后在多条热交换管296内形成的多条废水通道298内平行通过热交换器28,然后经排水装置283的排水口 299排放到建筑物的排水管(图中未示)中。
[0185]图70-72示出了热交换器280的装配结构。热交换器280包括主体301和防漏壳302。如图72所示,冷水从冷水入口 303导入,经过空腔304,然后从温水出口 305导出。期间经由多条热交换管296与在废水通道298内通过的热废水进行热交换。空腔304内可放置上述任意一项热传导阻流器,以增加热交换效率。
[0186]如图73,74所示,热交换管296由内金属管306和外金属管307两条金属管互相套装而成,其中内金属管306的底部外壁与防漏外壳302密封连接,外金属管307的外壁底部与主体301的底壳308密封连接。当外金属管307有渗漏时,冷水可通过内金属管306和外金属管307之间形成的微小通道309流入在主体301的外壁与防漏壳30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腔,然后从位于各热交换管296之上且邻近废水开口 301的渗漏警报孔310流出。使用者可在浴室内察觉渗漏,从而通知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0187]图75-7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第五实施例。热交换器380安装于一个集水器370底部,集水器370具有平台371围边372及集水器出口 375。集水器370放置于淋浴室地面378。使用时淋浴者站立于平台371上,淋浴时产生的热废水被平台371及围边372收集,并于收集器出口 375流出。图77示出了热交换器380的结构,其包括废水收集器381及热交换器主体386。废水收集器381具有开口 382空腔383及多个废水出口 384,其中该开口 382位于多个废水出口 384之上,并于水平方向覆盖所有废水出口 384 ;主体386包括外壳387及多条金属管391,其中外壳387具有冷水(第二流体)入口 395,温水(预热的第二流体)出口 396及在冷水入口 395及温水出口 396之间的冷水管道390 ;多条金属管391设置于冷水管道390内,其穿过外壳387并在该冷水管道390内形成多条供热废水平行通过的废水(第一流体)通道392。所述多条废水通道392分别与废水收集器381的多个废水出口 384连通。废水于集水器出口 375流出后经废水收集器381的开口 382进入其空腔383,再于多个废水通道392平行通过,最后于集水器底370底部于间隙376 (图75)流向浴室排水口 377。
[0188]使用热交换器380时,冷水入口 395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建筑物的冷水源(图中未示),温水出口 396连接至浴室的加热器(图中未示)或浴室的水温水量调节阀(图中未示)
[0189]与此同时,冷水从冷水入口 395导入由右至左流经冷水通道400并介由金属管391与热废水通道392内流过的热废水进行热交换,使冷水改变温度成为预热水,然后从温水出口 396导出并提供至浴室的加热器或浴室的水温水量调节阀(图中未示)来使用。
[0190]如图77所示,多条金属管391的切面为扁的,其具有长轴及短轴,其中各热交通换管的中心线基本水平摆放,并具其长轴亦水平摆于,其目的在于:1.减慢废水流速及2.增加金属管内壁面积与其内废水体积的比例以增加换热效率。在一个例子中,当上述扁金属管391内壁的垂直高度(短轴)少于6.5mm时,废水即使于极低流速,甚至近乎静止时流动,由于管壁的阻力及水的表面张力,于扁金属管391内通过的废水仍会同时接触到扁金属管391内壁位于顶部及底部的2个表面。这确保了即使在低流速昤时热废水仍有足够的换热面。
[0191]可选择地,如图77所示金属管391可如第三实施例(图48)般由外金属管及外金属管互套而成。内外金属管之间保持良好热接触,并留有可供冷水通过的微小通道394。正常状态下,微小通道394并没有冷水流过,但常外金属管有损坏时,冷水可通过微小通道394进入防漏壳398,再通过连接管399 (图76)从集水器370的位于所示金属管391之上的警报孔401 (图77)流出以向使用者警报。
[0192]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废水通过392内壁难免积聚污垢影响热回收效能。由于收集器开口 382于水平方向上覆盖所有废水出口 384,使用者移除门挡板502将一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