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支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233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支撑支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撑支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其中,该支撑支架,安装于室内机的壳体内,用以支撑换热器,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架本体的镂空部分形成供室内机的壳体内的气流通过的过风间隙。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换热器安装的稳定性,能够使换热器的正常工作,有利于提升室内机的产品性能。
【专利说明】
支撑支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支撑支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室内机中换热器采用竖直或横向安装的方式装配于壳体内。换热器竖直装 配时,通常将换热器的左右两侧或者底壁螺接固定于壳体内壁。由于换热器左右两侧跨度 大,在空调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跌落等受力情况,左右两侧固定位容易发生轻微 位移,同时换热器为本身会受冲击力发生变形,由此,导致室内机在安装至墙壁时,换热器 与背侧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变小,影响进风量,从而影响制冷制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支架,能够保证换热器的进风量,并且提 高换热器安装的稳定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撑支架,安装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内,用 W支撑换热器,它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呈缕空设置,所述支架本体的缕空部分形成 供的壳体内的气流通过的过风间隙。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由均呈缕空设置的四侧壁围设 形成,每一侧壁包括多条纵向分布的第一支撑筋及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 筋与第二支撑筋连接形成主骨架。
[0005]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筋及第二支撑筋所围成的缕空 部内的子骨架,所述子骨架包括呈X型分布的两条斜筋,所述两条斜筋的两端对应与相邻的 第一支撑筋或相邻的第二支撑筋连接。
[0006]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侧壁包括分别与换热器及壳体抵接的两抵接壁,与该 抵接壁相邻的两支撑壁,所述抵接壁中第二支撑筋的宽度大于支撑壁的第二支撑筋的宽 度。
[0007] 优选地,所述抵接壁的第二支撑筋抵靠在换热器的铜管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撑筋 在与换热器的接触面上的投影叠合于换热器的铜管上。
[000引优选地,所述抵接壁的主骨架具有用W与换热器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突出 于所述子骨架设置,W使得所述支撑支架在支撑所述换热器时,所述子骨架与所述换热器 间隔设置。
[0009] 优选地,所述主骨架及子骨架的材质为弹性塑料或软性塑料。
[001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呈圆筒形的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换 热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壳体与换热器之间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正对壳 体的进风口设置;
[0011] 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呈缕空设置,所述支架本体的缕空部 分形成有连通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的进风口与换热器的过风间隙。
[0012]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换热器的出风侧且呈缕空设置的电机支 架,所述电机支架的一端固定于壳体内壁,电机支架的另一端与支架本体端部延伸的固定 部连接。
[0013] 优选地,所述电机支架包括纵向及多条横向交叉分布的支撑筋W及设置于相邻支 撑筋之间且呈X型分布的两条支撑斜筋,所述支撑斜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筋连接W 形成骨架。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 括呈圆筒形的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换热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壳体与换热器 之间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正对壳体的进风口设置;
[0015] 所述支撑支架安装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内,用W支撑换热器,包括支架本体,所 述支架本体呈缕空设置,所述支架本体的缕空部分形成供室内机的壳体内的气流通过的过 风间隙。
[001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支架本体固定换热器,由于支架本体与换热器的接触面 积较大,使得支架本体与换热器装配时,换热器的表面应力分散,不会破坏换热器的翅片结 构,方便换热器的固定。固定安装时,支撑支架隔离换热器与壳体,换热器的位置不会偏移, 能够提高换热器装配的稳定性;另外,支架本体呈缕空设置,便于外部气流流入换热器,能 够保证进入换热器的风量。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空调器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中的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2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组装后的正视示意图;
[0022] 图5为图4中的空调器室内机沿A-A的剖视示意图。
[0023] 附图标号说明:
[0024]
[0025]
[002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引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W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W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W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运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支架,安装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内,用于换热器的固 定。
[0031]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空调器 室内机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支撑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00,所述支架本体100呈缕 空设置,所述支架本体100的缕空部分形成有供的壳体内的气流通过的过风间隙。
[0033] 所述支架本体100的外形不做限制,只需保证所述支架本体100具有至少一抵接换 热器3的侧壁,W保证所述支架本体100与所述换热器3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即可,有利 于抵接时的应力分散,从而可W对换热器3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还需要保证所述支撑本 体100具有缕空结构,W形成所述过风间隙,W确保所述支架本体100在对所述换热器3进行 支撑的同时,不影响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1内的气流,对于缕空结构的形成有许多方 式,可W是支架本体100采用的材料具有缕空结构,也可W是,支架本体100采用杆件材料支 起,杆件材料之间形成缕空结构等等。
[0034] 所述支架本体100可W位于所述换热器3的背风侧,也可W位于所述换热器3的进 风侧,所述支架本体100最好与所述换热器3的中间段连接,如此,可W保证对所述换热器3 支撑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0035] 所述支架本体100与室内机的壳体之间的固定方式有许多种,本实用新型不做限 审IJ,例如,可W是支架本体100的端壁101设置有螺孔或安装部,便于与室内机的壳体固定, 有利于保证支撑支架在壳体内的位置的稳定性。
[003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支架本体100固定换热器3,由于支架本体100与换热器3 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支架本体100与换热器3装配时,换热器3的表面应力分散,不会破坏 换热器3的翅片结构,方便固定。固定安装时,支架本体100隔离换热器3与壳体,换热器3的 位置不会偏移,能够提高换热器的稳定性;另外,支架本体100呈缕空设置,便于外部气流流 入换热器3,能够保证进入换热器3的风量。
[0037] 请参照图1,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00由呈缕空设置的四侧壁围设 形成,每一侧壁包括多条纵向分布的第一支撑筋112及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筋111,所述第 一支撑筋112与第二支撑筋111连接形成主骨架。
[0038]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条第一支撑筋112及第二支撑筋111交错连接形成主骨架,第一 支撑筋112与第二支撑筋111之间形成多个呈方形的缕空部115,通过该缕空部115可W容许 外部的气流进入换热器3,不会影响进风效率,因而能够保证换热器3的换热效率。可W理解 的是,第一支撑筋112及第二支撑筋111的数量可W根据实际的要求来设计。
[0039] 请参照图1,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 筋112及第二支撑筋111所围成的缕空部115内的子骨架,所述子骨架包括呈X型分布的两条 斜筋113,所述两条斜筋11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支撑筋112或相邻的第二支撑筋111连 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本体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通过子骨架可W将缕空部115分成多个= 角形,利用=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整个支架本体100的结构的稳定性。
[0040] 请参照图1及图2,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壁103的主骨架具有用W与换热 器3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突出于所述子骨架设置,W使得所述支撑支架10在支撑所述 换热器3时,所述子骨架与所述换热器3间隔设置。子骨架中的斜筋113的宽度较小,若与换 热器3抵接时,换热器3的应力较大,本实施例为了防止子骨架上的斜筋113对换热器3的翅 片产生的损伤,子骨架的表面不会与换热器3接触,此时,主骨架上的第一支撑筋112及第二 支撑筋111对换热器3支撑,使得抵接时换热器3上的应力分散,从而可W保护换热器3。请参 照图1,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W及参照图2,所述支架本体100的四侧壁包括与换热器3与壳 体1抵接的两抵接壁103,与该抵接壁103相邻的两支撑壁102。所述抵接壁103中第二支撑筋 111的宽度大于支撑壁102的第二支撑筋111的宽度,且所述抵接壁103中斜筋113的宽度小 于支撑壁102中斜筋113的宽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支架100的稳定性,增大支撑支架100 与换热器3的接触面积,抵接壁103中的第二支撑筋111的宽度还可W适当加宽,抵接及固定 换热器3的效果较佳。同时,为了保证换热器3的进风量,可W将抵接壁103中斜筋113的宽度 减小,在保证进风量同时进一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壁103的主骨架具 有用W与换热器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突出于所述子骨架设置,所述子骨架与所述换 热器间隔设置,能够防止子骨架的表面不会与换热器3接触。
[0041] 请参照图1及图2,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抵接壁103的第二支撑筋11抵靠在换 热器3的铜管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撑筋11在与换热器3的接触面上的投影叠合于换热器3的 铜管上。一般地,换热器3主要由铜管及设置于铜管外的翅片组成,铜管内的热量或冷量主 要由于空气接触面积大的翅片来散热,铜管相对的换热效率较小;并且翅片的厚度小,面积 大,而使机械强度小,而铜管的强度比翅片的强度大,为了防止翅片的倒片而损坏,本方案 采用第二支撑筋11抵靠于铜管的方案。进一步的提高对翅片结构的保护,还可W所述第二 支撑筋11在与换热器3的接触面上的投影叠合于换热器3的铜管位置,W使铜管完全支撑第 二支撑筋11,进而达到减小,甚至避免第二支撑筋11与翅片的接触面积。另外,第二支撑筋 11的数量及位置均可根据换热器中铜管的数量、实际位置来决定。
[0042] 请参照图1及图2,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骨架及子骨架的材质为弹性塑料 或软性塑料。考虑到支撑支架10加设于壳体1与换热器3之间,在壳体域换热器3由于外部 的原因而发生移动时,可通过弹性形变的主骨架及子骨架来抵消相互的作用力,使得换热 器3与壳体1的间距可W通过弹性形变来抵消振动的影响。因此,主骨架的材质及子骨架的 材质可W选用弹性塑料、软性塑料或者其他材质。
[0043]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呈圆筒状 的壳体1、安装于壳体1内的换热器3及位于壳体1与换热器3之间的支撑支架10,所述支撑支 架10正对壳体1的进风口设置。该支撑支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室内 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 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寶述。
[0044] 所述支架本体100可W位于所述换热器3的背风侧,也可W位于所述换热器3的进 风侧,所述支架本体100最好与所述换热器3的中间段连接,如此,可W保证对所述换热器3 支撑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00设于所述换热器3的进风侧,且与 所述换热器3的中间段连接。
[0045]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圆筒状的壳体1、电控盒2、支撑支架10、换 热器3、电机4、风机5、导风部件6、出风部件7及显示面板8,电机4带动风机5转动将换热后的 气流转换成热风或者冷风,并通过导风部件6的导向作用引出热风或冷风,引出的热风或冷 风从出风部件7中排出空调器室内机。显示面板8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侧,并与电控 盒2电连接,W对空调器室内机的状态进行显示。为了更好的导风,该导风部件6的内表面可 W设置成光滑面。
[0046] 请参照图2及图3,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换热器3的出 风侧的且呈缕空设置的电机支架41,所述电机支架41的一端固定于壳体4内壁,电机支架41 的另一端与支撑支架10的端部延伸的固定部连接。电机支架41可W提供支撑支架10的固定 安装位置,通过该电机支架41及支撑支架10的配合可W夹设换热器3,更有利于换热器3的 固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风效率,减小电机支架41对换热气流的阻挡,电机支架41呈缕空设 置。该电机支架41的两端可设置固定配合部,可通过该配合部上设置通孔、卡槽或者卡勾等 结构,固定安装至壳体1内壁。
[0047] 请参照图2及图3,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架41包括多条纵向及多条横向交叉分布 的支撑筋412, W及设置于相邻支撑筋412之间且呈X型分布的两条支撑斜筋411,所述支撑 斜筋4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筋412连接W形成骨架。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支架41的稳 定性,本实施例的电机支架41上开设有多个呈=角形分布的缕空部,利用=角形结构的稳 定性,提高整个电机支架41的固定性能。
[0048] 请继续参照图2,具体的,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W将 所述壳体1的内腔间隔形成容置电控盒2的收纳空间12的隔页11。并且,于本实施例中,所述 支架本体100的一端壁101与所述隔页11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为:隔页11可W设置通 孔,对应的端壁101上可W开设螺孔,外部螺钉穿过通孔可螺接固定于螺孔中实现支撑支架 10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当然,上述的螺接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可W通过设置 卡扣结构或者卡接配合结构来实现支撑支架10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另外,为了进一步对电 机4的保护,电机4的外侧还罩设有电机罩42。
[0049] 请参照图4,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件7包括出风格栅71。该出风格栅71 能够对气流吹出的角度进行调节,W增加出风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空调器的舒适性。优选 地,所述出风格栅71上设置有多个螺旋型导风叶,能够实现环形扫风,并且该扫风的距离较 远。出风格栅71也可W采用多个呈栅格状分部的导风叶,能够实现沿纵向或横向扫风。
[0050] 请参照图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换热器3下 方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接水盘9。导风部件6中间开设有呈环形的导风通道61,所述风机5位于 导风通道61内,且所述出风部件7位于导风通道61的出口端。具体的,导风通道61的内表面 为光滑的圆弧面,也可W采用多头螺旋结构,W引出风流,减少素流,从而可W降低风损。优 选地,导风部件6的导风通道61沿其出风的方向呈渐缩设置或者呈渐扩设置。导风通道61渐 缩设置时,能够增加出风的风压;导风通道61渐扩设置时,能够增大出风量。
[0051] 请参照图5,空调器室内机中的电机4带动风机5转动时,壳体1的进风口附近形成 负压,外部的气体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1,并通过支撑支架10流向换热器3中,经换热器3换 热后流入风机5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导风部件6及出风部件7实现空调器室内机定向出风。
[0052]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具体结构 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 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寶述。
[0053] W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 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支撑支架,安装于室内机的壳体内,用以支撑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 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呈镂空设置,所述支架本体的镂空部分形成供室内机的壳 体内的气流通过的过风间隙。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由均呈镂空设置的四侧壁 围设形成,每一侧壁包括多条纵向分布的第一支撑筋及横向分布的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 支撑筋与第二支撑筋连接形成主骨架。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 撑筋及第二支撑筋所围成的镂空部内的子骨架,所述子骨架包括呈X型分布的两条斜筋,所 述两条斜筋的两端对应与相邻的第一支撑筋或相邻的第二支撑筋连接。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侧壁包括分别与换热 器及壳体抵接的两抵接壁,与该抵接壁相邻的两支撑壁,所述抵接壁中第二支撑筋的宽度 大于所述支撑壁中第二支撑筋的宽度,所述抵接壁的斜筋的宽度小于支撑壁中斜筋的宽 度。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壁的第二支撑筋抵靠在换热器 的铜管位置,且所述第二支撑筋在与换热器的接触面上的投影叠合于换热器的铜管上。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壁的主骨架具有用以与换热器 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突出于所述子骨架设置,所述子骨架与所述换热器间隔设置。7. 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架及子骨架的材质 为弹性塑料或软性塑料。8. -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呈圆筒形的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壳体与换热器之间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正对壳体的进风 口设置,所述支撑支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支架。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换热 器的出风侧且呈镂空设置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一端固定于壳体内壁,电机支架的 另一端与支架本体端部延伸的固定部连接。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架包括多条纵向及多 条横向交叉分布的支撑筋,以及设置于相邻支撑筋之间且呈X型分布的两条支撑斜筋,所述 斜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筋连接以形成骨架。11.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文档编号】F24F13/30GK205641464SQ20162025186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冯海龙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