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029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新型油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油过滤器,其与气液分离器上的出气管相连,它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圆筒形的滤杯、固定圈、杯盖及环状的连接片,滤杯的圆周及杯底均为过滤网,滤杯的杯口周边延伸有凸圈,固定圈的内外圆之间设有环形槽,凸圈与环形槽对应插接;杯盖紧套在固定圈外,杯盖的上端紧抵滤杯的周边,杯盖的底部与出气管管壁相连,杯盖的底部正中设有凸孔,凸孔插入出气管上的预留孔内;连接片的上部斜伸紧抵滤杯的周边,连接片的底部为平直底,其与出气管管壁之间,以至少两个螺钉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连接紧固,安装简便,过滤效果极佳,降低加工成本,并可避免对环保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专利说明】新型油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过滤器件,特别是一种新型油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空调、热泵、热水器等产品的气液分离器上,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需连有油过滤器,对经出气管进入空压机的润滑油进行过滤,现有过滤器仅底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面积较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网的表面容易沉积污垢,影响润滑油的吸入量,由于污垢长期的沉积,严重时会堵塞过滤网,出气管不能吸入足够的润滑油,影响空压机的正常寿命。另外,现有过滤器和出气管的连接,采用焊接,不仅过滤网固定不牢靠,受到外力冲击易脱落,而且,此工艺会使过滤器和出气管表面产生氧化,必须经后序化学工艺处理,才能减轻其氧化程度,而经过酸洗后,酸及其他化学成分会残留在管和过滤器表面,特别是焊缝里的残留物更严重,不管采取任何工艺,根本不可能完全清除零件表面酸及其它化学成分,这些残留的化学成分,最后不可避免进入空压机,影响空压机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过滤器和管子的结构原因,管子的弧面和过滤器端面接触少,焊接的工艺难度比较大,很容易造成焊缝不均匀,操作不慎,易使焊渣流入管子回油孔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油过滤器,结构简单,连接紧固,安装简便,过滤效果极佳,降低加工成本,并可避免对环保和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型油过滤器,其与气液分离器上的出气管相连,它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圆筒形的滤杯、固定圈、杯盖及环状的连接片,滤杯的圆周及杯底均为过滤网,滤杯的杯口周边延伸有凸圈,固定圈的内外圆之间设有环形槽,凸圈与环形槽对应插接;杯盖紧套在固定圈外,杯盖的上端紧抵滤杯的周边,杯盖的底部与出气管管壁相连,杯盖的底部正中设有凸孔,凸孔插入出气管上的预留孔内;连接片的上部斜伸紧抵滤杯的周边,连接片的底部为平直底,其与出气管管壁之间,以至少两个螺钉连接。
[0005]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油过滤器,由于采用螺钉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紧固,安装简便,增大了过滤网的面积,过滤效果极佳,免除了化学处理的后续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并可避免对环保和空压机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7]图1为所述发明的横截面图。
[0008]图2为所述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09]参见图1、图2,提供一种新型油过滤器,其与空调上气液分离器上的出气管I相连,它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圆筒形的滤杯2、固定圈3、杯盖4及环状的连接片5,滤杯2的圆周及杯底均为过滤网,增大了过滤网的面积,过滤效果极佳。滤杯2的杯口周边延伸有凸圈
6,固定圈3的内外圆之间设有环形槽7,凸圈6与环形槽7经模具挤压对应插接。由于滤杯2为网形体,形状松软,固定圈3可采用钢材,质地坚硬,这样,滤杯2与固定圈3连接后,形状稳定,刚度可靠,能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变形。杯盖4经模具挤压紧套在固定圈3外,杯盖4的上端紧抵滤杯2的周边,杯盖4的底部与出气管I管壁相连,杯盖4的底部正中设有凸孔8,凸孔8插入出气管I上的预留孔内,可保证达到预设回油量。连接片5的上部斜伸紧抵滤杯2的周边,连接片5的底部为平直底,其与出气管I管壁之间,以两个相对的螺钉9连接,使滤杯2与出气管I之间实现紧固连接。
[001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结构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油过滤器,其与气液分离器上的出气管相连,其特征在于:它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圆筒形的滤杯、固定圈、杯盖及环状的连接片,滤杯的圆周及杯底均为过滤网,滤杯的杯口周边延伸有凸圈,固定圈的内外圆之间设有环形槽,凸圈与环形槽对应插接;杯盖紧套在固定圈外,杯盖的上端紧抵滤杯的周边,杯盖的底部与出气管管壁相连,杯盖的底部正中设有凸孔,凸孔插入出气管上的预留孔内;连接片的上部斜伸紧抵滤杯的周边,连接片的底部为平直底,其与出气管管壁之间,以至少两个螺钉连接。
【文档编号】F25B43/02GK103575002SQ20131055151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1日
【发明者】任少琳, 毛育智 申请人:任少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