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简易换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93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简易换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因制冷与制热循环而处于同一系统,导致其所需的制冷剂的量是恒定的,如此空调器则无法同时兼顾制冷与制热,即空调器难以同时具有较佳的制冷与制热功能,导致现市场上销售的空调出现明显的两极,制冷功能强或制热功能强的单一性能空调销售情况好,因为现有的制冷与制热都兼顾的空调器,其结构复杂使空调器的制造成本较高,从而导致其销售成本高,因此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会选择该种空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成本低、可兼顾制冷与制热的空调器简易换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一种空调器简易换热装置,包括设有进气管的冷凝器、具有设定容积的储液容器与连接管,其中所述储液容器设于所述进气管一侧并通过所述连接管与进气管连接使储液容器实现接收冷凝器的制冷剂或向冷凝器输送制冷剂。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容器与连接管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与连接管之间设有防震管用于减小冷凝器与连接管的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进气管、连接管、储液容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换热装置的工作方法:

当空调器制冷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到所述冷凝器的进气管内,此时气态制冷剂分流,一部分气态制冷剂直接进入冷凝器内,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所述连接管流到所述储液容器内进行放热降温,放热降温后的气态制冷剂形成液态制冷剂至液态制冷剂充满储液容器,使进气管流到冷凝器的制冷剂减少;

当空调器制热时,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流到所述冷凝器的进气管内,此时所述储液容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吸热蒸发,形成气态制冷剂,吸热蒸发后的气态制冷剂通过所述连接管流到所述进气管内,使进气管流到冷凝器的制冷剂增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空调器可兼顾制热与制冷且成本低,本方案中的冷凝器连接一储液容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流动时会进入储液容器内,并在储液容器中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或者从液态变为气态,以达到很好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有效增加了空调的利用率,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同时由于本方案的结构简单,使本方案的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其中,1为冷凝器,11为进气管,2为储液容器,3为连接管,4为防震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空调器简易换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设有进气管11的冷凝器1、具有设定容积的储液容器2与连接管3,其中而储液容器2设于进气管11一侧,同时储液容器2连接连接管3,而连接管3连接进气管11,具体地,储液容器2设于进气管11的右侧,在进气管11一处开有一缺口与连接管3的一端连接,而连接管3另一端连接储液容器2;其中进气管11与连接管3之间还连接有防震管4用于减小在制冷剂从进气管11流到连接管3或从连接管3流到进气管11时产生的震动(具体地,防震管4只连接于进气管11与连接管3的外表面,不会参与进气管11与连接管3之间的制冷剂的流动);储液容器2、连接管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使冷凝器1与进气管11之间、进气管11与连接管3之间、连接管3与储液容器2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固定。

当空调器制冷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会流经进气管11再流到冷凝器1,此时进气管11中的一部分气态制冷剂会从连接管3流到储液容器2内,使进气管11不断向储液容器2中注入气态制冷剂,而进入储液容器2中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储液容器2内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进行放热降温,使制冷剂不断冷凝液化至液态制冷剂充满整个储液容器2,使从进气管11进入冷凝器1的制冷剂减少,抑制了系统制冷量的增大,保证了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较佳的制冷功能。

当空调器制热时,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会流经进气管11再流到冷凝器1,此时储液容器2中液态制冷剂不断吸收外界以及已气化制冷剂的热量,使储液容器2中液态制冷剂吸热蒸发,形成气态制冷剂,而由于储液容器2通过连接管3与进气管11连通,此时储液容器2中的气态制冷剂会流入冷凝器1的进气管11中与进气管11中原有的气态制冷剂混合,并参加整个系统的循环,使从进气管11进入冷凝器1的制冷剂增多,即增大了冷凝器1出口的制冷剂过冷度,提升了系统制热量,实现本实施例的空调器较佳的制热功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简述:在空调器制冷时将部分制冷剂设置在储液容器2内储存,待空调器制热时,采用储液容器2内的制冷剂以加强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如此实现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制冷与制热功能。

本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仅为空调器中的部分结构;而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