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06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其的空调。



背景技术:

两管制空调系统是由外机系统、冷媒交换器系统、内机系统组成,该系统通过冷媒交换器的控制实现内机同时制冷、制热工作。

气液分离器作为冷媒交换器主要部件,实现了外机冷媒进入内机前的气态冷媒、液态冷媒的分离工作。空调工作时,外机压缩机输送的冷媒由于换热不完全和工作模式需要,进入冷媒交换器前为气液混合的冷媒,当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后,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由于速度不同被分离,气态冷媒通过出气管进入内机,液态冷媒通过出液管进入内机,实现内机同时制冷、制热功能。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气液分离器结构设计不合理,部分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逐渐囤积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随着时间增加,囤积的液态冷媒不断增加。尤其在特定工况下会出现分离出的液态冷媒速度大于被气流带走的冷媒的速度。冷媒液面会超过出口管,罐内的压力会迅速将液态冷媒压出,使液态冷媒液面低于出管口,随着时间推移液态冷媒再次囤积和被压出,不停的重复该过程。出管内会形成一会走气液混合状冷媒,一会走纯液态冷媒的状态。因气、液流速不同就会产生一下大一下小的噪音波动声。而大多数冷媒交换器会安装在室内,该噪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舒适性引起客户的市场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可有效的消除因冷媒液面浮动产生的波动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具有所述气液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内腔;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气管的进口伸入到所述内腔内;进气液管,所述进气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进气液管的出口伸入到所述内腔内,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口的下方;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进口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出液管口位于设定高度面上,或者所述出液管口位于所述设定高度面的下方,其中,所述设定高度面位于所述内腔的底壁上方的15mm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挡板,可阻挡液体从出气管排出,提高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效果。通过限定出液管的出液管口不高于壳体内腔底壁上方15mm处,从而保证从出液管排出的基本为液态冷媒,避免出液管产生时大时小的噪声波动,可有效的消除因冷媒液面浮动产生的波动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或者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周壁的底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出液管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时,所述出液管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的中心位置处。这样,壳体周边的液态冷媒均向中心位置处流动,排液效率较高。而且将出液管连接在壳体的底壁中心处,连接加工也非常方便。

具体地,所述出液管的所述出液管口伸入到所述内腔内,且所述出液管口高于所述内腔的底壁。可避免杂质从出液管处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液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环绕所述出液口的接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接管相连。从而方便将出液管连接在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和横向延伸段,所述横向延伸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壳体相连。

具体地,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下端,在从所述第一竖直段到所述第二竖直段的方向上,所述横向延伸段向上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延伸段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以圆弧过渡连接。由此,可提高出液管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下端敞开,所述下筒体的上端敞开,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相扣合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可以有效地将冷媒的气态与液态进行分离,缩小空调产品体积,降低空调的成本且便于安装,提高了整机的能效效率,同时,可有效避免因气液分离器内液态冷媒的液面高度在出液管口处上下浮动产生的噪音波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气液分离器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气液分离器100;

壳体1,上筒体101,下筒体102,接管103,内腔10,上腔室12,下腔室13,出液口14;

设定高度面F;

出气管2,进口21;

进气液管3,出口31;

出液管4,出液管口41,第一竖直段401,第二竖直段402,横向延伸段403;

挡板5,圆形通孔51,竖向挡板52,横向挡板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制冷设备在需要时会用到可分离出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的气液分离器,例如在空调同时制冷、制热模式下运行时,需要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气态冷媒用于制热,液态冷媒用于制冷。

如果气液分离器结构设计得不合理,如将出液管的管口从侧面插入气液分离器内部,管口方向朝下,管口端面距离底部有20mm,气液两相的冷媒从外机进入气液分离器时,部分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逐渐囤积到气液分离器底部。随着时间增加,囤积的液态冷媒不断增加。尤其在特定工况下会出现分离的液态冷媒速度大于被气流带走的冷媒速度。冷媒液面在超过出液管的管口端面时,罐内的压力会迅速将液态冷媒压出,使液态冷媒液面低于液出管端口。随着时间推移,液态冷媒再次囤积和被压出,如此过程会不停的循环,导致 出液管一会走气液混合状冷媒,一会走纯液态冷媒。由于气、液流速不同,出液管两种状态下产生的流动噪音也不同,从而会产生一下大一下小的噪音波动声。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出气管2、进气液管3、出液管4和挡板5。其中,壳体1可以为封闭性的罐体,壳体1内限定出内腔10。如图1所示,壳体可以为圆柱体,气液混合态的冷媒可在壳体1的内腔10内进行气液分离。

出气管2设在壳体1上,出气管2的进口21伸入到内腔10内,因此壳体1内的气体冷媒可从出气管2的进口21排出壳体1。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出气管2可以为直管且部分插入内腔10内。

进气液管3设在壳体1上,且进气液管3的出口31伸入到内腔10内,由此,气液混合态的冷媒可从进气液管3的出口31进入壳体1内。出液管4设在壳体1上且与内腔10相连通,出液管4的与内腔10相连通的管口为出液管口41,出液管4用于将壳体1内的液体输出壳体1。

其中,进气液管3的出口31位于出气管2的进口21的下方,由此,可以避免从进气液管3的出口31进入到内腔10内的气液两相的冷媒直接从出气管2排出,保证气液分离器100的气液分离效果。

挡板5设在壳体1内,挡板5位于进口21的正下方且位于进口21与出口31之间,也就是说,进气液管3的出口31位于挡板5的下方,出气管2的进口21位于挡板5的上方。这样,挡板5可阻挡液体随气体上升而从出气管2排出,使得从进气液管3的出口31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液混合态的冷媒可经过挡板5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开。

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挡板5,可阻挡液体从出气管2排出,提高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效果,同时,由于液体被挡板5阻挡汇聚在挡板5上后因重力作用下落,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果,因此与传统的气液分离器相比,可以减小气液分离器100的体积,节省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位于设定高度面F上,或者出液管口41位于设定高度面F的下方,其中,设定高度面F位于内腔10的底壁上方的15mm处。也就是说,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不高于内腔10的底壁上方的15mm处,或者说,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可以位于内腔10的底壁上方15mm处,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也可以位于内腔10的底壁上方15mm处的下方。

内腔10内液态冷媒的高度在高于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时,液态冷媒能迅速从出液管4处流出。限定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的高度,使得内腔10内液面高度不会太高,内腔10内不会囤积过多液态冷媒,从出液管4流出的冷媒基本为液态冷媒。这样也就避免了出液管4一会儿走气液混合状的冷媒,一会儿走纯液态冷媒的状况,从而避免了出液管4产生时大时小的噪声波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挡板5,可阻挡液体从出气管2排出,提高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效果。通过限定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不高于壳体内腔底壁上方15mm处,从而保证从出液管4排出的基本为液态冷媒,避免出液管4产生时大时小的噪声波动。

可选地,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上筒体101和下筒体102,上筒体101的下端敞开,下筒体102的上端敞开,上筒体101与下筒体102相扣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液管4连接在壳体1的底壁上,或者出液管4连接在壳体1的周壁的底端,两种连接结构下出液管4都能很好地排出液态冷媒。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当出液管4连接在壳体1的底壁上时,出液管口41位于壳体1的底壁的中心位置处。这样,壳体1周边的液态冷媒均向中心位置处流动,排液效率较高。而且将出液管4连接在壳体1的底壁中心处,连接加工也非常方便。

具体地,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41伸入到内腔10内,且出液管口41高于内腔10的底壁,当然,出液管口41不会高于内腔10的底壁15mm。这样设置,液态冷媒中混入的杂质可沉淀在内腔10的底部,可避免杂质从出液管4处排出。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液管口41也可低于内腔10的底壁。当气液混合的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100时,被分离的液态冷媒不会在内腔10内囤积,所有液态冷媒均会随着冷媒主流进入系统循环,从而进一步避免气液分离器100内液态冷媒的液面在出液管4的出液管口端面处上下波动,产生忽大忽小的噪音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上设有出液口14,壳体1上还设有环绕出液口14的接管103,出液管4与接管103相连,从而方便将出液管4连接在壳体1上。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取消接管103,甚至将出液管4与壳体1一体加工,这里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液管4包括:第一竖直段401、第二竖直段402和横向延伸段403,横向延伸段403连接在第一竖直段401和第二竖直段402之间,第一竖直段401与壳体1相连。

这里,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具体地,第一竖直段401位于壳体1的下方,第一竖直段401连接在壳体1的底壁上,这样,有利于内腔10内的液态冷媒能够顺利排出。

具体地,第二竖直段402的下端高于第一竖直段401的下端,在从第一竖直段401到第二竖直段402的方向上,横向延伸段403向上倾斜延伸。第二竖直段402的设置,可帮助气液分离器100将液态冷媒输送至需要的高度上,方便气液分离器100与其他部件连接等。

进一步地,横向延伸段403分别与第一竖直段401和第二竖直段402之间以圆弧过渡连接。这样,可减小第一竖直段401与横向延伸段403的连接处、横向延伸段403与第二竖直段402的连接处的集中应力,提高出液管4的结构强度。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液管4的形状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作适应性变化,如出液管4可设计成竖直结构、或弯曲结构、或弯曲和竖直混合结构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气液管3可从壳体1的顶部伸入到壳体1内,从而便于气液混合态的冷媒从进气液管3进入壳体1内,同时,气液混合态的冷媒中的液体从顶部下落,提高了液体与气体分离开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气液管3伸入壳体1的部分先竖直向下延伸后朝向壳体1的内部弯折延伸,由此,可改变气液混合态的冷媒进入到壳体1内的流向,使得部分冷媒可冲向壳体壁面,混合物中冷媒液滴撞击壳体壁面并粘附在壁面上,液滴向下流动汇集至气液分离器100的内腔底部,汇集的液态冷媒可从出液管4排出。

如图1所示,出气管2可设在壳体1的顶部,从而便于壳体1内气态的冷媒从出气管2排出壳体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挡板5可构成透气的板件,挡板5的外周壁与壳体1的内周壁接触以将内腔10限定出上下两个腔室,进气液管3可向下延伸穿过挡板5。换言之,挡板5的形状与壳体1的内周壁的形状相适配,挡板5将壳体1内分隔成上腔室12和下腔室13,如图3所示,在挡板5上与进气液管3相对应的位置处可形成有圆形通孔51,进气液管3可通过圆形通孔51穿过挡板5,使得进气液管3的出口31位于挡板5的下方。

这样,从进气液管3进入到壳体1内的气液混合态的冷媒处于壳体1的下腔室13,挡板5为透气板件,从而气态的冷媒透过挡板5进入壳体1的上腔室12,进而从出气管2排出,液态的冷媒被挡板5阻挡,汇聚在挡板5底面,最终因重力作用下落至壳体1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挡板5可设在壳体1的部分内周壁上,换言之,仅部分壳体1的内周壁上设有挡板5。由此,气态的冷媒穿过或绕过挡板5从出气管2排出,液态冷媒被挡板5阻挡,同时,可节省挡板5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挡板5可为网状结构,对于挡板5上的内孔尺寸的大小而言,内孔可允许气体通过,同时可阻挡液体通过挡板5,由此,可提高挡板5气液分离的效果。

下面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

在该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100用于冷媒交换器,气液分离器100包括上筒体101、下筒体102、挡板5、进气液管3、出气管2和出液管4。

其中,气液分离器100的壳体1由上筒体101和下筒体102组成,上筒体101套在下筒体102的扩口端内部,并通过焊接固定。

挡板5焊接在上筒体101的内壁上,其位置位于出气管2的进口21下方。具体地,如图1所示,挡板5包括竖向挡板52和横向挡板53,横向挡板53连接在竖向挡板52的一侧,横向挡 板53位于出气管2的进口21的正下方,且横向挡板53位于进气液管3的出口31的正上方。具体地,竖向挡板52沿竖向延伸,竖向挡板52的两侧连接在壳体1的内壁上,横向挡板53连接在竖向挡板52的顶端,且在远离竖向挡板52的方向上,横向挡板53向下倾斜延伸。

进气液管3为一端弯曲、一端竖直扩口结构,弯曲的一端通过上筒体101的安装孔插入壳体内部。

出气管2为竖直一端扩口结构,未扩口端通过上筒体101的安装孔插入壳体内部。

出液管4为弯管结构,且由多段竖直、弯管结构组成,出液管4的其中一端扩口,另外一端未扩口。出液管4的未扩口端从下筒体102的底部安装孔插入下筒体102内,出液管4的未扩口端插入深度略微高于下筒体102的内表面,插入深度不高于下筒体102的底部内表面15mm,安装孔的位置为下筒体102的中心位置。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出液管4也可以从下筒体102的侧面插入,插入位置为不高于底部表面15mm,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效果。

这样,当气液混合的冷媒从外机进入气液分离器100时,被分离的液态冷媒不会在罐内囤积,而是会随着冷媒主流进入系统循环,从而避免气液分离器100内冷媒在出液管口41端面上下波动、产生忽大忽小的噪音波动。这样的气液分离器100,为空调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安静的冷媒交换器,消除了客户噪音投诉的隐患。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具有上述气液分离器100,空调还包括压缩机等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通过设有上述的气液分离器100,可以有效地将冷媒的气态与液态进行分离,减小气液分离器100的体积,从而缩小空调产品体积,降低空调的成本且便于安装,由于冷媒的气态和液态能够有效分离,提高了整机的能效效率,同时,可有效避免因气液分离器100内液态冷媒的液面高度在出液管口处上下浮动产生的噪音波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