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2415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3(a)和图3(b)是从Z方向的另一侧观察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I的加热器用引线通路的立体图。
[0028]图4是表示在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中,加热器用引线沿隔壁板延伸的样子的说明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I风门装置
[0031]2 框架
[0032]3 壳体
[0033]4 挡板
[0034]6挡板驱动装置
[0035]7马达用引线
[0036]8加热器用引线
[0037]9加热器
[0038]20隔壁板
[0039]25加热器用引线通路
[0040]26隔壁板侧引线支承部
[0041]33 凹部
[0042]34壳体侧引线支承部
[0043]60驱动室
[0044]61步进马达
[0045]65齿轮组
[0046]86拉绕部分
[0047]90加热器用引线与加热器的连接部分
[0048]91 端子
[0049]95加热器用引线与加热器的连接位置
[0050]210 开口部
[0051]251 第一通路
[0052]252 第二通路
[0053]253第三通路
[0054]255 凸部
[0055]321至324侧板部
[0056]330凹部的底部
[0057]331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冰箱用风门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将挡板4的旋转中心轴线作为L,将沿着旋转中心轴线L的方向作为X方向,将开口部所朝向的方向作为Z方向,将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Y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将X方向的一侧作为XI,将X方向的另一侧作为X2,将Y方向的一侧作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作为Y2,将Z方向的一侧作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作为Z2来进行说明。
[0059](整体结构)
[0060]图1 (a)、图1 (b)以及图1 (C)是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观察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I的立体图,图1 (a)是风门装置I整体的立体图,图1 (b)是将框架2与壳体3分解了的立体图,图1(c)是拆卸下挡板4的分解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从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风门装置I的立体图,图2(a)是风门装置I整体的立体图,图2(b)是将框架2与壳体3分解了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1(a)、图1(b)、图1(c)以及图2(a)、图2(b)中,表示的是挡板4使开口部210形成关闭状态的状态。并且在图1 (b)中,为了方便起见,以加热器用引线8保持于壳体3侧的方式进行表示,但是在使壳体3与隔壁板20结合时,加热器用引线8保持于隔壁板20侦U。
[0061]如图1(a)、图1(b)、图1(c)以及图2 (a)、图2 (b)所示,本方式的风门装置I包括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210的框架2、用于开闭框架2的开口部210的挡板4、配置于在X方向的一侧Xl隔着隔壁板20与开口部210以及挡板4相邻的驱动室60的挡板驱动机构6、以及从X方向的一侧Xl覆盖隔壁板20并与间隔板20之间划分驱动室60的壳体3。在本方式中,隔壁板20与壳体3通过钩机构39结合。在隔壁板20形成有轴部29和突起28,所述轴部29向X方向的一侧LI突出并进行壳体3与隔壁板20的定位,所述突起28按压后述马达用引线7。在本方式中,框架2、隔壁板20以及壳体3由树脂制成。
[0062]框架2具有形成有开口部210的矩形的端板部21和从端板部21的外缘朝向Z方向的另一侧Z2突出的方筒状的主体部22。在本方式中,隔壁板20构成为主体部22中的位于X方向的一侧Xl的部分,隔壁板20与框架2 —体形成。
[0063]形成有从端板部21的开口部210的边缘朝向挡板4所在的一侧突出的方筒状的密封板部23,挡板4通过与密封板部23抵接来使开口部210呈关闭状态。挡板部4具有开闭板40和片状的弹性部件49,所述开闭板40具有尺寸比开口部210的尺寸大的平板部41,所述片状的弹性部件49由贴附于开闭板40的开口部210侧的面的泡沫聚氨酯等构成,弹性部件49与开口部210的周围(密封板部23)抵接,封闭开口部210。
[0064]挡板4被框架2支承为能够绕沿X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挡板驱动机构6使挡板4绕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来开闭开口部210。
[0065]在本方式中,在框架2的端板部21中的挡板4所在的一侧的面,以包围开口部210 (密封板部23的周围)的方式安装有加热器9。在本方式中,加热器9呈片状。
[0066]该风门装置I配置于构成冷气通路的导管的内侧。在此,冷气从相对于开口部210靠与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流过开口部210。或者还存在冷气从相对于开口部210靠配置有挡板4的一侧的位置流过开口部210的情况。
[0067](挡板驱动机构6的结构)
[0068]挡板驱动机构6具有配置于壳体3的内侧的步进马达61和在壳体3的内侧用于将步进马达61的旋转传递至挡板4的齿轮组65。壳体3具有底板部31和从底板部31朝向隔壁板20侧突出的方筒状的主体部32,主体部32具有在Z方向上对置的侧板部321、322和在Y方向上对置的侧板部323、324。从X方向观察时,底板部31以及主体部32为长边沿Y方向延伸,短边沿Z方向延伸的四边形。步进马达61在壳体3与框架2的隔壁板20之间保持于壳体3。
[0069]齿轮组65具有第一齿轮66、第二齿轮67以及驱动齿轮68,所述第一齿轮66具有与马达小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所述第二齿轮67具有与第一齿轮66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所述驱动齿轮68具有与第二齿轮67的小径齿轮啮合的大径齿轮。因此,在齿轮组65中,第一齿轮66、第二齿轮67以及驱动齿轮68构成减速齿轮组。并且,齿轮组65具有扇形齿轮69,所述扇形齿轮69与驱动齿轮68啮合并从动于驱动齿轮68。扇形齿轮69为位于齿轮组65的末级的末级齿轮(输出齿轮),扇形齿轮69与挡板4连接。
[0070]在这样构成的风门装置I中,一共四根马达用引线7与步进马达61连接。马达用引线7在驱动室60的内部从配置有步进马达61的Y方向的一侧Yl经过Z方向的另一侧Z2并拉绕至Y方向的另一侧Y2后,朝向X方向的一侧Xl延伸,并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
[0071]并且,在风门装置I中,一共两根加热器用引线8与加热器9连接。加热器用引线8相对于隔壁板20在X方向的另一侧X2(配置有加热器9的一侧)与加热器9连接后,经过形成于隔壁板20的加热器用引线通路25而相对于隔壁板20拉绕至X方向的一侧XI,然后,朝向X方向的一侧Xl延伸,并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该加热器用引线8与马达用引线7并列地朝向X方向的一侧Xl延伸,并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在本方式中,加热器用引线通路25形成于隔壁板20的外周侧端部。
[0072](马达用引线7以及加热器用引线8等的固定结构)
[0073]在本方式中,在使加热器用引线8朝向X方向的一侧Xl延伸并引出至壳体3的外部时,在隔壁板20以及壳体3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从外表面侧支承加热器用引线8的中途部分的引线支承部。在本方式中,在隔壁板20构成有隔壁板侧引线支承部26,所述隔壁板侧引线支承部26在隔壁板侧引线支承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