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管式换热器及其冷媒管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586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壳管式换热器及其冷媒管路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媒管路组件以及具有该冷媒管路组件的壳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参照图1和图2,图1为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壳管式换热器的右视图。该壳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外壳100、冷媒管路102、固定板104、密封胶垫106、第一端盖108、第二端盖109、冷媒流入管304、冷媒流出管306、进水管308以及出水管309 ;该换热外壳100呈圆筒状,其两端具有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端盖衔接盘107 ;该冷媒管路102为U形铜管束,其管口分为冷媒流入管口和冷媒流出管口 ;该固定板104对应冷媒管路102的管口设有密封孔;第一端盖108和第二端盖109为法兰盘;其中,冷媒管路102与固定板104收容于换热外壳100内,冷媒管路102的管口插入固定板104的密封孔内,通过膨胀胀管的方式实现冷媒管路102与固定板104之间的机械密封结合,密封胶垫106套设在固定板104上而位于固定板104与换热外壳100的内壁之间,进而实现固定板104与换热外壳10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第一端盖108以螺栓固定方式盖设在靠近固定板104的端盖衔接盘107上,第二端盖109同样以螺栓固定的方式盖设在靠近冷媒管路102的U形端的端盖衔接盘上,冷媒流入管304和冷媒流出管306分别贯穿第一端盖108且与第一端盖108密封焊接连接,由此固定板104与第一端盖108之间形成相互间隔的流入腔300与流出腔302,流入腔300将冷媒流入管304与冷媒管路102的冷媒流入管口导通,流出腔302将冷媒流出管306与冷媒管路102的冷媒流出管口导通;进水管308与换热外壳100导通且导通处位于固定板104远离流入腔300和流出腔302的一侧,出水管309与换热外壳100安装第二端盖109的一端导通。
[0003]其中,冷媒流入管304具有冷媒进口 504,冷媒流出管306具有冷媒出口 506,进水管308具有进水口 508,出水管309具有出水口 509。该壳管式换热器工作时,参照图1中虚线箭头方向,冷媒自冷媒流入管304的冷媒进口 504流入,进入流入腔300内,并经流入腔300分流流入所有冷媒流入管口,流过冷媒管路102的U形端,自冷媒流出管口流出,在流出腔302内汇集,并自冷媒流出管306的冷媒出口 506流出;与此同时,参照图1中实线箭头方向,水流从进水管308的进水口 508流入,进入换热外壳100内,自固定板104向换热外壳100的另一端流动,从而与铜管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后水流从换热外壳100与出水管309的连通处流出,由出水管309自出水口 509流出。
[0004]然而,当换热外壳100内换热温差较大时,冷媒管路102与固定板104之间的收缩率不一致,造成冷媒管路102与固定板104的密封孔之间无法机械密封结合,引起冷媒自流入腔300或流出腔302经固定板104进入换热外壳100内与水混合,同时水也可以经固定板104进入流入腔300或流出腔302内与冷媒混合,最终导致造成换热系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管路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管路与固定板之间的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管路组件,所述冷媒管路组件包括冷媒管束,所述冷媒管束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管口,所述管口分为冷媒流入管口和冷媒流出管口,所述冷媒管路组件还包括分流管以及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所有冷媒流入管口密封连通,另一端用于冷媒流入;所述集流管的一端与所有冷媒流出管口密封连通,另一端用于冷媒流出。
[0007]优选地,所述分流管包括流入管以及与所述流入管连通的管路分流器,所述管路分流器用于将自所述流入管流入的冷媒分流至所有冷媒流入管口 ;所述集流管包括流出管以及与所述流出管连通的管路集流器,所述管路集流器用于集流自所有冷媒流出管口流出的冷媒并导流至所述流出管。
[0008]优选地,所述管路分流器具有分流流出端,所述分流流出端设有第一插口,每一所述第一插口对应每一所述冷媒流入管口设置,所述冷媒流入管口插入所述第一插口内且焊接连接;所述管路集流器具有集流流入端,所述集流流入端设有第二插口,每一所述第二插口对应每一所述冷媒流出管口设置,所述冷媒流出管口插入所述第二插口内且焊接连接。
[000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媒管路组件。
[0010]优选地,所述壳管式换热器还包括呈圆筒状的换热外壳以及密封盖设于所述换热外壳的一端的第一端盖,所述冷媒管路组件收容于所述换热外壳内,且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和所述集流管的另一端均伸出所述第一端盖。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端盖本体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盖本体的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对应所述分流管设置,所述第二套管对应所述集流管设置;所述分流管贯穿所述第一套管且与所述第一套管密封焊接连接;所述集流管贯穿所述第二套管且与所述第二套管密封焊接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分流管、所述集流管、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为铜管。
[0013]优选地,所述壳管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二端盖以及泄压组件,所述第二端盖密封盖设在所述换热外壳的另一端,所述泄压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外壳内且伸出所述第二端盖,所述泄压组件用于降低所述换热外壳内的水压。
[0014]优选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膨胀膜片以及泄压阀;所述膨胀膜片包括一圆环片以及与该圆环片的内周缘相连的凸包,所述凸包收容于所述换热外壳内且所述圆环片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换热外壳的端部之间;所述泄压阀贯穿所述第二端盖且与所述第二端盖密封连接,所述泄压阀与所述凸包的腔室导通;所述凸包可受压变形,所述泄压阀用于排出所述凸包的腔室内的受压缩的气体。
[0015]优选地,所述壳管式换热器还包括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换热外壳的上侧且与所述换热外壳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换热外壳的上侧且与所述换热外壳的另一端连通。
[0016]本实用新型的壳管式换热器及其冷媒管路组件通过将所有的冷媒流入管口与分流管密封导通且将所有的冷媒流出管口与集流管密封导通,冷媒自分流管流入并分流至所有的冷媒流入管口,流经冷媒管束,并从所有的冷媒流出管口汇集至集流管内,从集流管流出,实现了冷媒管束与分流管和集流管之间良好的连接密封性,避免了冷媒泄漏进入水中或者水进入冷媒管束中而造成换热系统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的壳管式换热器的剖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壳管式换热器的右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冷媒管路组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冷媒管路组件的右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2]图6为图5中壳管式换热器的右视图;
[0023]图7为图5中壳管式换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8为图7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9为图7中膨胀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