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746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去除废水中油污的煤 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2007年全国煤炭总产量25亿吨,采掘涌出水量达 100亿吨以上,无论是外排还是综合利用,都需要进一步处理,特别对于西部矿 区提高水的复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处理工艺中,迷宫式沉淀池是较 为高效的技术。但是现有的迷宫式沉淀池有两大技术问题 一是,现有迷宫式 沉淀池由于缺少油污处理装置,往往无法解决废水中漂浮的油污,往往还要进 行二次处理才能达到废水回用的标准,使得废水回用处理工序较为复杂,大大 降低了效率;二是,现有迷宫式沉淀池利用泥沙自身的重力进行沉淀,在出泥 槽上设有多个小的出泥口,各个出泥口往往会因为有些泥沙粘性较大,流动性 差而堵塞,导致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需要经常停机清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去除废水中 油污的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 口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与出水口相通的迷宫沉淀区以及污泥贮存斗,在迷宫 沉淀区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行车式撇油器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 的撇油铲;在迷宫沉淀区设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油槽,排油槽的槽口与所述 撇油铲齐平。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在污泥贮存斗下方设有集泥螺旋压縮除泥装置。 所述集泥螺旋压縮除泥装置包括减速器和螺纹杆,螺纹杆设置在污泥贮存斗下 方且由减速器带动旋转。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将除油区、微涡流 反应区、迷宫沉淀区、污泥贮存斗、螺旋输泥器以及刮油器整合为一体,有效 解决了泥沙堵塞出泥口问题,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实现了水面油污快速有效处理, 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回用的标准,大大提高矿井下水回用处理的效率。

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 1相通的 微涡流反应区2、与出水口 3相通的迷宫沉淀区4以及污泥贮存斗5,在污泥贮 存斗5下方设有出泥口 10。在迷宫沉淀区5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6,行 车式撇油器6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7;在迷宫沉淀区4设有出水 口 3 —侧设置有排油槽8,排油槽8的槽口与所述撇油铲7齐平。在污泥贮存斗 5下方还设有集泥螺旋压縮除泥装置9。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废水从进水口 l进入微涡流反应区2,再逐渐渗 入迷宫沉淀区4,经过迷宫沉淀区4后,泥沙逐渐沉降到污泥贮存斗5内。迷宫 沉淀区4上层的废水经过处理,其表层油污由行车式撇油器6的撇油铲7撇到 排油槽8排走,剩下的净水通过出水口 3排走。螺旋输泥器9开启时,可以将 泥沙挤压到异向螺纹的交汇处,泥沙顺着水流,沿着污泥贮存斗5正下方的出 泥口 IO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刮油器6以及螺旋输泥器9都是本领域通用的装置, 可以在市场上购得。所述螺旋输泥器也可以自行制造,减速器为普通的调速电 机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 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 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 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1)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2)、与出水口(3)相通的迷宫沉淀区(4)以及污泥贮存斗(5),其特征在于,在迷宫沉淀区(4)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6),行车式撇油器(6)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7);在迷宫沉淀区(4)设有出水口(3)一侧设置有排油槽(8),排油槽(8)的槽口与所述撇油铲(7)齐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污泥 贮存斗(5)下方设有集泥螺旋压缩除泥装置(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与出水口相通的迷宫沉淀区以及污泥贮存斗,在迷宫沉淀区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行车式撇油器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在迷宫沉淀区设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油槽,排油槽槽口与所述撇油铲齐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将除油区、微涡流反应区、迷宫沉淀区、污泥贮存斗、螺旋输泥器以及刮油器整合为一体,有效解决了泥沙堵塞出泥口问题,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实现了水面油污快速有效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回用的标准,大大提高矿井下水回用处理的效率。
文档编号C02F1/52GK201245483SQ20082003783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周才华, 於战跃, 陈立新 申请人:周才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