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832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及设备,属于废水处理、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采矿行业、电镀行业、电池加工业、机械加工、化学工业等行业在生产过
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浓度极高的有害重金属,这些毒性极大,生物毒素最显著的重金属包括汞(Hg)、铬(Cr)、镉(Cd)、铅(Pb)和类金属砷(As),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这些重金属可引起动植物生物功能紊乱、营养失调,甚至死亡。因此必须对这些行业产生的废水进行除重金属处理,使它们的含量达到排放标准。目 前除重金的方法有吸附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微生物处理法、沉淀法等。吸附法就是利用活性炭等比表面积大的物质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使其沉淀而达到除去的目的,此法成本高,一般不单独使用。电渗析法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重金属离子向电极处吸引,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的目的。电渗析法处理废水的特点是不需要消耗化学品,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处理时间长,处理量小,不适合大规模处理。电解法就是利用重金属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形态发生改变而使毒性降低或消失的方法,该方法处理重金属能力强,又能直接回收重金属,缺点就是耗电大,处理时间长。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重金属就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活性基团吸附重金属离子而达到分离、固定、富集重金属的目的,但吸附重金属后的树脂需要再生,成本相对要高。膜分离法是利用具有一定大小孔径的膜材料选择性的透过一定大小分子量的物质,使它们达到分离、纯化、浓缩的目的,膜分离重金属效果好,但膜材料价格贵,膜的清洗、维护比较麻烦。微生物处理重金属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氧化、还原作用,把重金属转化为低毒甚至无毒的形态,并且微生物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多糖类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可以吸附重金属而达到富集、转化重金属的目的。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的方法简单,成本低,但处理时间长,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很多,处理效果不稳定。相对于以上六种处理方法,沉淀法处理重金属是一种古老、简单、范围广的方法,它是利用重金属离子与加入的沉淀剂产生反应,生成难溶物而达到去除的目的。最常用的沉淀剂是碱金属硫化物。重金属的硫化物的溶度积都非常小,因此可以一步处理废水中多种重金属。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硫离子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体硫化氢从硫化氢储罐通过管道进入双循环喷射式中的反应釜(3 ),开启循环泵(5 )使反应釜(3 )内的物料进行内循环反应,循环反应时间为60 90分钟,反应温度为30 60°C,反应压力为O. I O. 3Mpa ;同时反应釜(3)剩余的硫化氢进入反应釜(4),开启循环泵(6)使反应釜(4)内的物料进行内循环反应,循环反应时间为60 90分钟,反应温度为30 60°C,反应压力为O. I O. 3Mpa ;循环反应结束,通过管道将反应爸(3)反应后的液体置于储槽内,静置30 60min后,将液体进行压滤,得到的滤渣送到冶炼厂进行重金属的回收,滤液经处理后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反应釜(4)循环反应后的废液则留作为下一轮反应釜(3)的反应液。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采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反应釜(4)、二级反应釜(3)、喷射器(I)、喷射器(2)、循环泵(5)、循环泵(6)、原液槽(7)和硫化氢储罐(8),喷射器(I)的下端用一条管道与反应釜(3)相连通;喷射器(2)的下端用一条管道与反应釜(3)相连通,反应釜(3)的底部用管道与循环泵(5)的进料口连通,反应釜(4)的底部用管道与循环泵(6)的进料口连通,循环泵(5)的出料口与喷射器(I)的顶部相连通,循环泵(6)的出料口与喷射器(2)的顶部相连通,两个喷射器之间用管道连接,两个反应釜之间也用管道相连接;原液槽(7)底部用管道与循环泵(5)、(6)的进料端相连;硫化氢储罐(8)的顶部用管道与喷射器(I)、(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液槽,放有废水,废水来自于冶金行业、采矿行业、电镀行业、电池加工业、机械加工、硫酸工业或磷酸工业等化学工业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循环喷射式除重金属的方法及设备。硫化氢从硫化氢储罐通过管道进入反应釜(3),开启循环泵(5)使反应釜(3)内的物料进行内循环;同时反应釜(3)剩余的硫化氢进入反应釜(4),开启循环泵(6)使反应釜(4)内的物料进行内循环。待反应60~90min后,通过管道将反应釜(3)反应后的液体置于储槽内,静置30~60min后,将液体进行压滤,得到的滤渣可送到冶炼厂进行重金属的回收,滤液综合利用用于其他工段,实现零排放;反应釜(4)的废液则留作为下一轮反应釜(3)的反应液。
文档编号C02F9/04GK102923879SQ20121041597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黎铉海, 曹传东, 杜晓娟, 陈勇, 高祖玉, 李荣胜, 蒋书霞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