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012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约2.8万亿m3),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710m3,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而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更使一些地域处于严峻的缺水状态。因此,解决城市缺水、恢复良好水环境、缓解水资源危机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污水资源化再利用是指将污水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资源给予综合开发,所获得的各种资源或能源再利用于国计民生之中。污水再生利用即污水回用是污水资源化再利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间接效益和长远效益更是难以估量。目前,国内在水处理药剂自动添加方面起步较晚,配药、补药均系人工操作,长期频繁与药品接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加药装置,能够实现人机分离,避免了长期频繁与药品接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器,具有储药箱和给药装置;一号药罐,具有向所述一号药罐内补水的二号泵,补药口与所述给药装置的排药口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二号药罐,与所述一号药罐的排药口之间通过三号泵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给药装置、二号泵、三号泵,并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一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给药装置和二号泵、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二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三号泵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优选地,所述给药装置包括料斗,与所述储药箱的输出端相通;机筒,一端具有与所述料斗密封连接的开口,另一端具有存药斗;主轴,位于所述机筒中;螺旋体,位于所述机筒中,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散射器,进药口与所述 存药斗的输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料斗的形状为倒置的四棱台,上下截面均为矩形。[0020]优选地,所述料斗的材料为橡胶。 优选地,所述存药斗的底部设有筛网。优选地,所述散射器采用文丘利喷嘴结构。优选地,所述自动加药装置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具有两个输出轴,其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偏心块,设置于所述减速器的第二输出轴上;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偏心块连接、驱动所述料斗往复运动的四杆机构。优选地,所述螺旋体与所述主轴通过连接杆焊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加药器内设有物料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散射器具有浓度传感器,供水口与所述散射器的进水口连通的一号栗。优选地,所述二号药罐设有控制其输出药量的四号泵。优选地,所述一号药罐内具有搅拌器。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一号泵、所述二号泵、所述三号泵、所述四号泵及所述搅拌器设有各自的控制开 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器,具有储药箱和给药装置;一号药罐,具有向所述一号药罐内补水的二号泵,补药口与所述给药装置的排药口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二号药罐,与所述一号药罐的排药口之间通过三号泵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给药装置、二号泵、三号泵,并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一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给药装置和二号泵、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二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三号泵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给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一号药罐输出液位达到设置下限时,所述一号药罐内的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将采集的液位信息传送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给药装置向所述一号药罐内加药,并同时控制所述二号泵开启,所述二号泵对所述一号药罐进行补水,使药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当达到所述一号药罐设置的最高液位时,所述一号药罐内的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将采集的液位信息传送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二号泵关闭,所述给药装置停止给药。当所述二号药罐输出液位降到设置下限时,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将采集的所述二号药罐内的液位信信息传送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三号泵开启,从而,将所述一号药罐中的药剂导入到所述二号药罐中,并将所述二号药罐中的药剂排进污水中,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当所述二号药罐达到设置的最高液位时,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将采集的所述二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传送给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三号泵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药装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化的,避免了人工操作时,药剂对人体的伤害。[0040]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药装置,能够实现人机分离,避免了长期频繁与药品接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药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杆机构与料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射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器,具有储药箱I和给药装置6 ;
一号药罐4,具有向一号药罐4内补水的二号泵41,补药口与给药装置6的排药口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2 ;二号药罐5,与一号药罐4的排药口之间通过三号泵44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二液位传感器51 ;信号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42、第二液位传感器51、给药装置6、二号泵41、三号泵44,并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42米集的一号药罐4内的液位信息控制给药装置和二号泵41、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51采集的二号药罐5内的液位信息控制三号泵44的可编程控制器PLC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给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一号药罐4输出液位达到设置下限时,一号药罐4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42将采集的液位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给药装置6向一号药罐4内加药,并同时控制二号泵41开启,二号泵41对一号药罐4进行补水,使药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当达到一号药罐4设置的最高液位时,第一液位传感器42将采集的一号药罐4内的液位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二号泵41关闭,给药装置6停止给药。当二号药罐5输出液位降到设置下限时,二号药罐5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51将采集的液位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三号泵44开启,从而,将一号药罐4中的药剂导入到二号药罐5中,并将二号药罐5中的药剂排进污水中,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当二号药罐5达到设置的最高液位时,第二液位传感器51将采集的二号药罐5内的液位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三号泵44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药装置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8控制实现自动化的,避免了人工操作时,药剂对人体的伤害。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加药装置,能够实现人机分离,避免了长期频繁与药品接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0054]为了使药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潮解板结,储药箱I设有密封装置,密闭储药箱I的底部与料斗2通过外支架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为了方便给储药箱I加药,在密闭储药箱I的顶部设有一个可以自由开关的箱盖,箱盖的边缘处装有密封圈,可以防止空气进入储药箱I内,避免储药箱I内的药剂潮解板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给药装置可以包括料斗2,与储药箱I的输出端相通;机筒3,一端具有与料斗2密封连接的开口,另一端具有存药斗34 ;主轴33,位于机筒3中;螺旋体31,位于机筒3中,通过连接杆32与主轴33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输出端与主轴33传动连接;散射器35,进药口 351与存药斗的输出口连通。 螺旋体31与主轴33固定连接在一起,放入机筒3中,且与机筒3之间间隙配合,在使用过程中,药剂由储药箱I进入螺旋体31内,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带动螺旋体31连续转动,把药剂挤到存药斗34内,再经散射器35把药剂送到一号药罐4中,由于螺旋体31转动一周推出定量的药剂,从而实现了连续定量加药的过程。进一步地,料斗2的形状为倒置的四棱台,上下截面均为矩形。更进一步地,料斗2的材料为橡胶。橡胶耐酸碱腐蚀,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为了阻止大颗粒的药剂或杂质进入药罐内,优选地,存药斗2的底部设有筛网。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散射器35采用文丘利喷嘴结构。如图4所示,散射器35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能量守恒,采用文丘利喷嘴结构,在喉部流速增大时,动能提高而静压能将下降,从而散射器35内的压力下降,当压力下降到低于大气压力时,存药斗34内的药剂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将由散射器35的进药口 351沿着箭头b的方向被吸入到散射器35内,散射器35的一端具有进水口,水沿着箭头a的方向由进液口进入散射器35内,吸入的药剂与水混合,由于高压水冲击,药液被冲击在散射器35底部的挡板352上,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可以将颗粒状的药剂进一步的粉碎,有利于药剂与水的溶解,同时这种反作用力还会使药剂与水在散射器35出口处沿着箭头c的方向散开,散落在一号药罐4中,有利于药剂与一号药罐4中的水更好的溶解。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自动加药装置还包括减速器,减速器具有两个输出轴,其输入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主轴33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偏心块71,设置于减速器的第二输出轴上;分别与料斗2和偏心块71连接、驱动料斗2往复运动的四杆机构。储药箱I中的药剂进入料斗2中,驱动电机7通过减速器的第二输出轴上的偏心块71与连接杆61传动链接带动四杆机构的连接杆61往复运动,连接杆61带动从动杆62、63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料斗I做往复运动,可以防止药剂由于板结粘附在料斗I的内壁上,堵塞螺旋体31的进药口。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螺旋体31与主轴33通过连接杆32焊接为一体。防止螺旋体31高速旋转时与主轴33分离。为了避免加药器堵塞,加药器内设有由可编程控制器8控制的物料传感38。当加药器堵塞时,物料传感器38将采集的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控制驱动电机7、一号泵36、二号泵41、三号泵44和搅拌器43停止工作,控制四号泵52开启。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到的散射器35具有浓度传感器37,供水口与散射器的进水口351连通的一号泵36。当散射器35内液体浓度过高时,浓度传感器37将采集的散射器35内的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一号泵36开启,一号泵36对散射器35进行补水,达到散射器设置的最低浓度时,浓度传感器37将采集的散射器35内的信息传送给可编程控制器8,可编程控制器8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一号泵36关闭。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地,二号药罐5设有控制其输出药量的四号泵52。通过可编程控制器8控制其定量的将二号药罐5中的药剂流入污水中。为了使药剂更好的溶解在水中,优选地,一号药罐4内具有搅拌器43。通过可编程控制器8控制搅拌器搅拌的时间。为了避免可编程控制器8不正常工作时,影响整个加药装置的正常运行,驱动电机7、一号泵36、二号泵41、三号泵44、四号泵52及搅拌器43设有各自的控制开关。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药装置,能够实现人机分离,避免了长期频繁与药品接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又可以对药剂量进行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器,具有储药箱和给药装置;一号药罐,具有向所述一号药罐内补水的二号泵,补药口与所述给药装置的排药口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二号药罐,与所述一号药罐的排药口之间通过三号泵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给药装置、二号泵、三号泵,并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一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给药装置和二号泵、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二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所述三号泵的可编程控制器PL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包括料斗,与所述储药箱的输出端相通;机筒,一端具有与所述料斗密封连接的开口,另一端具有存药斗;主轴,位于所述机筒中;螺旋体,位于所述机筒中,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散射器,进药口与所述存药斗的输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形状为倒置的四棱台,上下截面均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材料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斗的底部设有筛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采用文丘利喷嘴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具有两个输出轴,其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主轴与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偏心块,设置于所述减速器的第二输出轴上;分别与所述料斗和所述偏心块连接、驱动所述料斗往复运动的四杆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体与所述主轴通过连接杆焊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器内设有物料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具有浓度传感器,供水口与所述散射器的进水口连通的一号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药罐设有控制其输出药量的四号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药罐内具有搅拌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一号泵、所述二号泵、所述三号泵、所述四号泵及所述搅拌器设有各自的控制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器,具有储药箱和给药装置;一号药罐,具有向一号药罐内补水的二号泵,补药口与给药装置的排药口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二号药罐,与一号药罐的排药口之间通过三号泵连通,罐体内部具有第二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给药装置、二号泵、三号泵,并根据第一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一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给药装置和二号泵、根据第二液位传感器采集的二号药罐内的液位信息控制三号泵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上述自动加药装置,能够实现人机分离,能够实现人机分离,避免了长期频繁与药品接触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文档编号C02F1/00GK202898058SQ20122046764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单明军, 王飘扬, 田世伟 申请人: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